隋明浩
【摘要】平面設計是構成藝術中的一部分,在現代藝術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基礎理論,也是關鍵性的學科。虛與實是中國傳統美學中重要的觀念,這也造就了中國傳統藝術十分講究虛實結合,這一運用同時也是現代藝術設計中最重要的設計手法。
【關鍵詞】傳統藝術 虛實 現代設計
中國傳統美學中,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形成了一個虛實結合的重要哲學問題,在中國傳統藝術藝術創作中,虛與實的運用自然也成了中國藝術創作中的一條重要美學法則。若從中國傳統哲學角度來審察,二者的辯證關系也是中國傳統藝術創作的核心思想。在眾多傳統藝術門類創作中,虛實相生的美學法則不單獨使用在造型藝術中,其他諸如文學、舞蹈、音樂等藝術門類,也離不開虛實相生的辯證關系。
一、當代藝術設計中的虛與實
“實化為虛,虛實結合,情感和景物結合,就提高了藝術的境界。”中國傳統繪畫講究以虛當實,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有時不著一墨,卻滿紙江湖。中國水墨山水在創作中往往用很多空白來表現自然之境,因而造就了“留素以成云,借地而為雪”。畫家觀照自然,這種計白當黑的造物手法由心出發,正是巧妙地運用了虛實表達自然的意氣。中國造園藝術跟水墨畫的表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園林中的假山、門洞、花窗、怪石、廊柱、草木這些元素與外部景觀之間的相互映襯,相互借鑒而構成種種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虛實,正是這些虛實之境讓無數的游人寄情其中,思之戀之。
虛實概念仍舊是現今的設計者們自覺或不自覺共同遵循的基本原理或使用的共同法則,在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中,虛實的使用對于實現功能,傳達精神意蘊等方面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虛和實時刻在同其它設計元素共同構建著作品的內在氣韻,并體現民族化風格的美學特征。以書籍設計為例,封面的形狀的大小、版式的格調和布局、以及色彩的虛實搭配無不體現出虛實之間的關系。一本書的封面、護封、檐口、環襯以及頁眉、字體等,每一內容都需要處理好虛和實的關系。在封面設計中,設計者如何運用的虛實理念,如何構思利用看不到的物象來襯托封面上有形的視覺元素,以便讀者在翻看的時候,一種含蓄和意在言外的奇妙感受。正因如此,積極而大膽的利用虛實相生的變化效果,通過物象的虛實效果來提高圖像大量信息的傳達功能和涵載能力,就會在視覺上形成強烈地沖擊力。
二、虛與實的美學法則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傳統的藝術作品往往通過虛實相生法則來進行意境的創造,虛實相生是一種通過指導注重感性判斷的重要美學法則。這種形神兼備的藝術創作是樹立民族藝術特征的重要手段,它是感性思維在具體的創作中體現。今天的觀眾已經對設計作品提出了更加挑剔的要求,他們已經不再滿足直白和被動的接受信息的傳遞,而是追求一種更為含蓄和生動的審美享受,設計者只有清楚地了解到設計過程就是將自身的修養和情趣融鑄為視覺形象的過程,才能引導觀者完成一次視覺和心理的享受過程。當代的藝術設計大致分為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三類。而這幾類藝術設計中虛實的概念,可以理解為色彩或線條的互補、形體或構圖的虛實、表象和內涵的傳達。
三、不同設計門類中虛和實的表現方式
在平面設計中,作品的格調和意境至為重要,而虛實相生的設計手段對實現這一意義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平面設計中中圖和背景的關系往往體現的就是虛和實的融合,作品的主體是圖,讓人產生第一印象,但也容易形成一種直觀的錯覺,那就是作為圖的附屬背景容易被忽略。而在現代平面設計值,優秀的設計作品往往使畫面的主體圖與背景各自成為設計中的視覺目標,圖與背景相互依存,互相配合,使整個版面存在一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依存關系,這和中國傳統美學中“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美學原理是非常相似的,這種設計方法會讓人直接產生虛形和實形共生的妙境,無為有處有還無,虛實相間,天然渾成,各種意境應運而生。
虛實關系的運用作為藝術創造中一個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相似與非似之間的統一,也是虛與實的對立統一。在日用產品的造型設計中,我們所說的統一往往是指產品的形狀、大小、材料、色彩及其表面紋理等要素的一致性或相近似性而言:與其相對的對立則是指產品的形狀、材料、色彩、材料及其表面紋理等造型要素的多樣性與變化而言的。
在空間藝術設計中虛和實仍舊是一對辨證范疇。建筑的外在形體和內部裝修是靠大量的材料堆砌而成的,如何取得最佳的視覺效果,充分地利用好有限的空間,是每一個空間設計師值得思考的問題。空間中虛實關系的處理,是解決空間視覺效果的最好途徑,要想處理好虛實關系,離不開在“虛”字的內涵上文章,處理好虛實之間的平衡點,才能使空間設計變得更加豐富、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