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日益深化,企業的種類與活動方式變得越來越繁雜。因此為了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需要,與之對應的國家稅收政策與征管方法也相應改變。隨著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為了滿足稅務機關對稅源管理的強化以及減少稅收流失的需要,納稅評估作為一種新型的稅收征管方式逐漸被稅務機關和企業所重視。因此準確理解并把握財務報表分析與納稅評估之間的關系,可以行之有效地強化稅源管理以及降低稅收的風險。本文將圍繞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與納稅評估的關系入手,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以及與稅收風險管理的關系。
【關鍵詞】納稅評估;財務報表分析;稅收風險
一、財務報表分析與納稅評估的關系
(一)納稅評估的功能與方法
納稅評估具有對稅收進行監控分析、對稅收風險控制和實施稅收援助、降低納稅風險的職能。納稅評估具有客觀性,即它是納稅評估是建立在納稅人所申報的納稅材料的基礎上的一種稅款征收制度。納稅人所申報的納稅材料是納稅評估工作的主要信息來源,也是納稅評估的基礎。在納稅評估分析時會綜合考慮各種納稅評估指標并與指標預警值對比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篩選確定評估對象、審核分析相關數據、約談核實等都有著多種多樣的方法,環節不同、疑點問題不同需要的方法也就不同,從稅務化關的實際經驗來看,對納稅人相關數據的審核與分析是影響納稅評估成果的決定性環節。這些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配比分析法、投入產出法等等。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含義、作用與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指的是以財務報表作為主要依據,即通過收集并整理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的提供的相關數據以及其他提供的有關信息,根據相關的評價標準和分析方法與分析程序,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等指標進行分析,從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及其經營業績作出評價與預測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這些信息按照使用人的不同需要,企業報表分析有不同的作用。總的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②為企業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決策提供依據;③為政府部門的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合理依據。近年來隨著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的逐步發展,國內已經逐步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現階段在實際操作中被廣泛應用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種即財務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結構分析法。
(三)財務報表與納稅評估的關系
通過以上對納稅評估以及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理解我們可以看出,這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從兩者內涵與職能上看,財務報表分析跟納稅評估都是作為最終計核算的基礎來進行分析研究的。其次從納稅評估的流程來看,財務報表分析是納稅評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因為對數據的審核分析是納稅評估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而財務報表分析是審核分析工作的基礎。并且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都是以綜合分析財務報表中的數據為出發點的。此外,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為納稅評估工作服務。
總的來說,財務會計報表分析既是納稅評估的出發點也是納稅評估的一種重要的評估方法。財務報表是企業各項經濟活動按照會計準則在財務上的反映,但由于其體現方式專業性和概括性較高,需要相對專業的方法來綜合分析財務數據,挖掘企業的真實信息。但是兩者之間又有一些區別。因為財務報表分析的側重點是給企業投資者、管理者以及債權人等做出科學合理決策提供依據,從而幫助他們分析、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發展狀況進行預測。而納稅評估則主要是通過財務分析,準確判斷企業的生產情況,并且可以在計算財務指標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提交申報材料的企業是否存在涉稅疑點。依靠企業應納稅額跟企業實際納稅額之間的差異分析,從而實現對稅源的有效監控。由于財務報表分析與納稅評估之間目標有時的不一致性也使得兩者在指標的理解上以及運用上有所區別。
二、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
雖然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生產經營是否存在疑點,但是特并不能準確確定這些疑點是否合理,也不能確定是否需要調整或者該怎樣調整。這就需要通過對納稅人進行一些評估手段來核查。在納稅評估工作中應用財務報表分析時,主要應用其比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兩種。比率分析法是指通過計算財務報表中涉及的各種經濟指標,從而獲得一系列的相對數值和財務指標,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結果。比較分析法通過分析企業在不同階段內和不同空間的財務數據,通過判斷財務指標的變動情況來分析企業經營成果和經營業績。我們要充分分析財務報表中與稅收相關的數據,把分析指標有機結合起來,分析相互關聯的指標之間出現異常情況。判斷出這些異常情況反映出企業存在的問題。財務報表分析的結果是納稅評估的重要依據,現在列舉以下幾個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
(一)—般納稅人増值稅應繳稅負分析
增值稅應繳稅負,是指地區中某行業的所有企業在一定的經營期間內,其應繳増值稅占行業全部應征増值稅銷售收入的比例。
增值稅應繳稅負=∑應納増值稅額/∑計征増值稅銷售收入
反映問題:應繳稅負分析可W敏銳地分析出企業時候存在多計進項稅額問題,從而防止稅款流失。
(二)應稅銷售額變動分析
通過對此指標的分析,反應納稅人經營狀況的波動情況。
應稅銷售額變動率=∑(本期應稅銷售額-上期應稅銷售額)/∑上期應稅銷售額×100%
反映問題:是否存在虛開發票的問題。
(三)固定資產變動趨勢分析
按月篩選列示固定資產原值減少的企業,并按金額大小排序,分析企業購進固定資產的情況并綜合分析。
固定資產原價減少值=上期固定資產原價-本期固定資產原價
當期可抵扣購進固定資產原價=當期申報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適用稅率
反映問題;一是分析企業人為減少固定資產規避固定資產周轉率預警的問題,二是分析企業處置固定資產應繳未繳或少繳増值稅的問題,呈是分析企業處置固定資產取得收益未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問題,四是分析企業處置固定資產損失未按規定申報扣除,五是分析企業増加、減少固定資產未按規定計算折舊等問題。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的成因主要有:客觀因素:財務報表是會計系統的產物,會計系統本身也是有缺陷的,并且會計系統也在不斷地發展完善中。主管因素:雖然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生產經營是否存在疑點,但是特并不能準確確定這些疑點是否合理,也不能確定是否需要調整或者該怎樣調整。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做好納稅評估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建立并完善納稅評估業務信息系統平臺,建立納稅評估模型,完善評估方法,建立獨立個體的納稅評估體系,建立分行業橫向對比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在搭建平臺的過程中完善評估指標設計的科學性,同時能夠結合預警評估系統,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技術的強力支撐,從而通過軟件來提升納稅評估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戴慶.以滿足納稅評估需要為導向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研究巧[D].湖南:湖南大學.2011.
[2]楊魯杰.財務分析方法在細稅評估中的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15.
[3]吳曲峰.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廈門大學.2014.
[4]劉吉宏.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研究.財會學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