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輝
【摘 要】“營改增”背景下,采用一般計稅方法,即用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來確定應納增值稅額,因此減少銷項稅,增加進項稅,是影響建安企業“營改增”前后整體稅負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營改增;稅負;措施
自2016年5月1日,國家在建筑業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由原來繳納營業稅轉變為繳納增值稅,其目的在于進一步完善稅收制度,解決重復征稅問題,切實減輕建筑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競爭力。
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計稅原理、計稅基礎、適用稅率等方面。建筑業改征增值稅后,老項目稅率不變,新項目稅率由原來的營業稅時的3%調整為11%,同時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即用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來確定應納增值稅額,由此可見能否盡可能多的取得增值稅進項稅發票,是項目能否降低稅負的關鍵。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測算結果,“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的稅負基本不變或者有所降低,事實上這一結論僅是理論計算的結果,從實際情況來看理論與實際嚴重脫鉤。建筑企業一旦實行營改增,九成以上企業的稅負將會大幅提升,稅負下降不足一成,其原因在于建筑業屬微利行業,有關部門所做的測算是依據施工企業材料、設備均能獲取足額增值稅進項稅額,理論上只要建筑業能夠獲得銷售額8%以上的進項稅額,企業稅負就會低于營業稅。實際上由于成本費用比重的不同,在營改增情況下,稅負與理論有較大的差距。
以一個已完工的4000萬元的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為例,作為老項目核算,該項目共需要繳納營業稅3%,加上其他附加,整體稅負在3.5%左右,與發生的成本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作為一個新項目核算,就需要知道發生的各項成本的組成比例,才能算出其具體的稅負。例如在已完工所發生的2900萬元的成本中,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分包成本的占比分別是39:20:8:10:16:7,實際金額分別為1131萬元,580萬元,232萬元,290萬元,464萬元,203萬元。從該成本比例可以看出:
1.人工成本占比過大,由于機電設備安裝工作的專業性,技術工人占比大,且多為正式職工,在與臨時用工組成的施工班組中,與臨時用工的比例為2:1,該部分正式職工發放的工資薪金無法進行取得進項稅發票,無法進行抵扣,臨時用工多為臨時雇傭,直接發放勞務費用,也未與專業的勞務公司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導致占施工成本39%的人工成本其進行稅額無法抵扣。
2、材料費中有主材采購占到40%,該部分采購有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稅額為580*0.4*0.17=39.44萬元,其他零星材料是從個體工商戶、 小規模納稅人手中采購的,這些供應商都不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因此也導致不能形成有效的進項稅。
3、機械費:項目部在施工時所使用的機械,設備由上級單位提供,每個月由上級單位根據使用設備數量核算設備占用費,該筆費用由于是有內部單位核算產生,導致無法取得發票,不能形成進項。
4、其他直接費,核算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水電費用及與工程施工有直接關系的費用,因施工用電為業主提供,未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5、間接費用為管理項目施工所必要的支出,在此中,項目計提的安全基金占間接費用的20%無法取得抵扣進項,其他日常管理費用支出所取得的進行稅務寥寥無幾,以10%的費用取得增值專用發票計算,能夠取得進行稅7.88萬元。
6分包成本:項目對外分包,分包商提供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進項稅額22.33萬元。
從上面計算可以看出,改項目僅能獲得69.66萬元的進項稅, 1.17%的進項稅額,對建筑業而言無法獲取足額的進項稅額,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最大的影響就是進項稅額不足,使企業稅負大幅提高,導致施工成本水漲船高。
其具體原因在于:營改增”從制度上解決了營業稅制下“道道征收,全額征稅”導致的重復征稅問題,實現了增值稅稅制下的“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理論上,企業在銷售產品時可以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向下游企業收取銷項稅款,轉嫁本生產環節的稅款。下游企業可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按照增值額繳稅。但由于建筑業本身所處環境復雜,造成企業難以抵扣進項,比如建筑業勞務成本占總產值的比重近39%,因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而無法形成有效的進項稅。
對于項目管理人員來說,必須樹立正確的增值稅意識,只有兩方面入手,一是減少銷項稅,二是增加進項稅,才能降低項目稅負。
首先項目部作為增值稅的承擔主體,需要建立起項目進項稅和銷項稅的登記臺賬,做到心中有數。施工中存在的施工班組由于勞務人員工資由項目直接發放工資,無法抵扣進項。所以“營改增”后,勞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也不能形成有效抵扣,這就需要將不必要的項目分包給專業勞務分包公司,勞務的專業分包是政府倡導的方向,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形成有效的增值稅抵扣鏈條。第二、應優先選擇能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在采購施工材料時,應該注重供應方納稅人資格,小規模納稅人開具普通發票不具有進項稅抵扣作用,而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予以抵扣。如果必須要購買小規模供應商的貨物時,應慎重考慮其價格是否更優惠,以及是否能達到進項稅扣除的額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強發票的檢查力度,在簽訂采購合同時就要做到三流一致,將貨物流、發票流、資金流統一起來,減少稅務風險。對于零星材料的采購,項目部應盡量和可以提供正規增值稅發票的單位合作,減少和個人交易的幾率,如果發生確實無法取得對方發票時,可要求對方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以抵扣。第三、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工程項目水電費一般由業主先行支付,然后在工程款中扣回。業主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項目部可直接要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對方不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項目可以要求其作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向當地主管國稅部門申請按3%的增值稅征收率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給公司。
在日常管理中,項目應及時認證進項稅票,同時在給建設方開具發票之前,必須取得分包商提供的發票,以實現差額納稅。如果當期未及時取得分包商的分包發票,雖然進項稅額以后期間也能抵扣,表面上看是時間性差異,但先繳稅就會喪失稅款的時間價值,導致不必要的資金占用。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作為合作方,并考察其抵扣稅率,避免出現因不能獲得足夠的抵扣憑證和進項稅額而增加企業稅負的情況。同時強化會計核算培訓,提高財務會計核算技巧,是降低稅負的另一關鍵因素,加強財務人員的會計專業水平的培訓,強化財務人員的稅務知識,增強對“營改增”的政策和實際操作的了解。
建安企業在考慮“營改增”的稅負影響時,如果涉及可抵扣的業務多,增值稅抵扣額度效應大于營業稅抵稅效應,則“營改增”將減輕建安企業整體稅負,反之,則會加大稅負壓力,因此取得合規增值稅發票,加大進行稅額,是企業控制稅負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營業稅改成增值稅建筑企業應如何應對[J].時代金融,2013(01).
[2]營改增對建筑企業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