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
摘 要:高校學科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學校的辦學和科研水平,體現學校的發展特點和優勢。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門戶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以及學科建設提供服務,通過改變傳統的建設模式、制定統一的建設標準、完善基本服務、運用網絡新技術等策略,以此促進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門戶建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學科信息門戶 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b)-0247-02
高校圖書館如何在學校教學、科研以及學科建設中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如今的高校圖書館網絡儲備了大量豐富的各級各類信息,內容詳實而龐雜,用戶可以隨意點擊查找相關信息,專業信息的檢索需要從大量信息中逐條進行篩選,費時費力。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門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它大大減少了用戶的瀏覽時間,可以讓用戶憑借“門戶網站”就可以簡單快捷地獲取最需要的、最有價值的信息,而無須再進入眾多的檢索系統或網站。
1 學科信息門戶的基本概念
學科信息門戶(Subject Information Gateway,簡稱SIG),又稱學科門戶、主題網關,是針對特定學科或主題領域,按照一定的資源選擇和評價標準、規范的資源描述和組織體系,對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網絡資源進行搜集、選擇、描述和組織,并提供瀏覽、檢索、導航等增值服務的專門性信息網站。[1]學科信息門戶主要是借鑒傳統的文獻信息處理技術和經驗,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和更為系統的組織。它有效避免搜索引擎檢索效率低的缺點,成為解決網絡信息過載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之一。近幾十年來,國外關于學科信息門戶的研究和應用,主要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歐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發展引人關注,它以英語為主要語種,廣泛涉獵各個學科主題,可謂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無所不包。相對而言,我國對學科信息門戶的研究和建設都比較滯后,最早始于2001年?,F在可翻閱的書籍中,首次提出“主題網關”的概念是左少凝、柳曉春兩位學者,他們在“國際大型圖書分類法在因特網上的應用”[2]一文中首次引出這一概念,從某種程度上揭開了國內學科信息門戶研究的序幕。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門戶主要是憑借網絡資源瀏覽器或者其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建設研究提供給用戶所需信息的服務方式。隨著各高校的研究改進,很多高校圖書館信息門戶已能提供較為方便的信息化檢索系統。此系統的核心要素包括統一認證、統一檢索、知識導航、統一鏈接等方面。
2 學科信息門戶建設的內容
2.1 學科信息門戶的頁面設計
信息門戶的頁面是展示在用戶面前的銀幕,它主要包括數字資源、信息服務等等比較直觀的數字和畫面。這一合理美觀的頁面不僅能直接吸引讀者,而且還可以給用戶帶來輕松愉悅的視聽感受。其次,網站內容要新穎,獨特、并且從多方面、多角度、詳實豐富主題內容。此外,要派專員對網站進行精心維護,改進和完善其服務功能。
2.2 網絡信息資源的收集
網絡信息資源的收集是數字圖書館的核心事項,此項工作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基礎,信息資源相當于數字圖書館這座高樓大廈的紅磚綠瓦,缺少了信息的源頭只能是一潭死水。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不僅包括現有館藏的各種數據庫資源(如全文電子圖書、期刊全文數據庫和其他類型的全文數據庫),還包括網絡上免費的數字資源。同時,還應有意識地在互聯網上收集與自己服務方向和服務對象有關的一些網絡信息資源,以此豐富數字圖書館的數據資源。
2.3 信息資源加工手段及其方法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處理、再加工提上日程,學科信息門戶是高校網絡庫提供的有利于用戶高效快捷地使用信息的必備手段和方法。很多高校圖書館網站采用了全文檢索、超文本系統和信息選萃等方法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地搜索,這些方法能使用戶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佳答案,獲得超值高效的感受。國外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有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方法值得我們應用和推廣。
3 促進學科信息門戶建設的策略
國外學科信息門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相比之下,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信息門戶的建設還存在一些主要問題。所以,結合我國高校實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改進。
3.1 顛覆傳統的建設模式,促進均衡發展
在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學科信息門戶大多是單槍匹馬,各自為政。以這種模式來建設學科信息門戶有諸多劣勢。一是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且資金力量不夠雄厚;二是階段性特征突出,在建設的時間分布上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一旦項目結束,學科門戶的維護和發展問題得不到保證,成為發展的最大障礙;三是學科信息門戶之間缺乏兼容性和共享性;四是從全國范圍來看,學科信息門戶學科、區域分布不均衡性嚴重。因而,改變這種傳統的不合理建設模式是今后必須要做的工作。全國各高校圖書館在建設學科信息門戶時候,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實現“拿來主義”。還可以采取高校圖書館之間合作建設,還有高校圖書館的學科信息門戶與國家數字圖書館及其他機構的合作建設也可以酌情采用。
3.2 制定統一的建設標準,提高建設質量
從國內外學科信息門戶的建設現狀數據分析,當下我國高校圖書館已經建成的學科信息門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主要表現在資源的數量和資源的類型上。因為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導致各高校的門戶體系都自成一派,很難評判高低,更談不上實現資源的共享。所以,我國高校的相關管理部門要在制度上保證規范標準的可操作和可實施性,需出臺一個統一的學科信息門戶的建設標準。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大部門學科信息門戶體系的資源描述和分類體系都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借鑒國外經驗并結合我國高校實際,主要可以從建立統一的資源類型的劃分標準、規范資源類型術語方面加以完善。
3.3 鞏固基本服務功能,開發個性化服務
綜合看來,我國各高校的學科信息門戶的檢索功能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檢索途徑單一、檢索方式機械,不夠智能化等,所以可以從加強和改進檢索功能兩方面著手。國外很多著名的學科信息門戶都提供了搜索引擎性質的基于互聯網資源的檢索功能。而我國已經建成的學科信息門戶多數缺乏這一功能。國內學科信息門戶應有效汲取國外成熟的有益經驗,在門戶網站中除了保證基本的檢索功能外,還要拓展個性化服務。國內學科信息門戶由于傳統的建設模式,很多服務項目都還是徒有虛名,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從事學科信息門戶的研究人員,不僅要拓展鞏固其基本服務功能,關鍵要根據該校師生及研究人員的興趣愛好,有的放矢,有重點有選擇地開發完善其他服務功能。
3.4 運用網絡新技術,建立交互性平臺
用戶是學科信息門戶網站的受益者,更是此項工作的最大動能,因而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搞好各項資源服務成為當今我國建設門戶網站的主要目的。但是很多交流平臺還停留在傳統的郵箱模式上,征求反饋意見,然后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他們很難提供直接的、即時的交流,導致用戶使用后對其喪失信心。所以,在學科信息門戶中提供集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方式于一體的即時通訊平臺成為當務之急,這樣會使學科信息門戶提供更優質、更全面、更主動、更高效的服務,最終為廣大用戶認可接收。
4 結語
當然,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門戶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所以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也在所難免。只要建設者本著為用戶服務的宗旨,不斷地提高完善技術,此項工作就會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敏.學科信息門戶互操作機制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2] 左少凝,柳曉春.國際大型圖書分類法在因特網上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01(12):10-13.
[3] 周軍.試論圖書館2.0環境下學科信息門戶的再建設[J].圖書館,2011(4):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