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霞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和教育的改革,體育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體育科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對小學生來說,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有利于身心素質的提高,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體力和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身體處于成長階段,要積極引導學生,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做到運動和教學兩不誤,還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淺析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興趣教學法;個性化教學
一、我國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1.興趣缺乏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的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對學生的興趣不夠重視,沒有意識到興趣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沒有對課程的項目進行細致、興趣化的劃分,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學生只重視文化知識,從而忽略了體育課。而且在整個體育課程中,其活動內容都是很單一的,活動的場地也不夠完善,這種情況下會影響學生的情緒,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2.課堂常規不嚴格
小學體育課的課堂常規不嚴格、不規范,老師不能有效地駕馭課堂,課堂常規抓得不到位。有些文化課的老師經常延遲下課,讓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沒有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活動,導致在上課的時候出現誤傷。課堂常規中的準備活動抓得不到位,不能夠有效地活動開學生身體上的各個關節,整節體育課的狀態達不到優良,效果不是很好。
二、興趣教學法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
1.小組自由組合學習,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老師將教學內容灌輸式地講解給學生,老師做出相應的動作,讓學生按照老師的動作進行規范學習,教學方法太死板,沒有創新,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逐漸形成了機械式的學習模式。新課改要求老師一定要注重興趣教學法的運用,為了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愛好進行自由分組,老師還可以引入一些以前沒有的新項目融入體育課堂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2.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取興趣教學的方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德智體美的均衡發展。比如,跳高和跳遠的訓練,體育老師可以將跳皮筋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皮筋上蹦蹦跳跳進一步達到跳高和跳遠的訓練。所以把興趣教學應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和成長。體育教育的最基本目的就是通過鍛煉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創設個性化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眼球
體育教學就是設計身體素質的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也會涉及一些耐力方面和專業技能方面的練習,這些教學內容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對于另外一部分學生來說是高難度的,總而言之,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可以接受這種教學內容,尤其是長跑一類的運動是所有學生都不愿意參加的,正是因為這些教學內容使體育的施教過程受到了很多阻礙,給體育老師授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體育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比如,在短跑和長跑的項目中,老師可以設定抓人的情景,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完成體能的訓練,不失為一個好的教學方法。
體育課堂中融入游戲,豐富教學內容。在新課改的推進下,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已經比較普及,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學生的歡迎。所以體育老師要合理分析,選擇適合學生的游戲,將教學的內容和游戲融合在一起,在不失教學意義和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還具有娛樂性,并且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結合起來進行施教,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會很多知識內容。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玩“123木頭人”的游戲,這種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123木頭人”游戲看起來很普通,也很簡單,但這是一個鍛煉學生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游戲。在游戲數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考慮速度的問題,還要考慮數數同學的整體反映,鍛煉學生的反映能力等。
總而言之,小學的體育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體育不僅有利于學生個人的發展,還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體育老師一定要對體育采用個性化教學,讓學生參與到體育學習中,改變現在單一式的教學,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衛兵.形象直觀出興趣 科學有效達目標: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多媒體運用[J],快樂閱讀,2012(33).
[2]潘正武.經驗興趣學習理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3(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