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杰
【摘 要】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的人力資源財富,然而如何去利用這高素質、高戰斗力的軍隊轉業干部人才資源,如何實現軍隊轉業干部人才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是擺在各地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服務者面前的一道難題。本文筆者從多年自主擇業服務工作角度出發,剖析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干事創業面臨的問題,更提出實現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才資源優化配置及開發再利用的途徑,不當之處請不吝賜教。
【關鍵詞】軍轉干部;自主擇業;人才資源;利用
自2001年頒布《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以來,15年時間先后有15萬多名軍轉干部通過自主擇業走向了現代化建設的第一線。一部分符合條件的軍轉干部可以選擇自主擇業,政府人力資源部門計劃安置與軍轉干部自主擇業靈活結合。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的人力資源財富,軍轉干部自主擇業是解決目前軍轉干部安置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黨和國家、人民軍隊對待退役軍人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更是實現軍轉干部人力資源重新利用的有效方式。但目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也面臨諸如社會認知程度不高、教育培訓不夠合理、就業服務不成體系、勞資雙方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因此在新時期下做好軍轉干部自主擇業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做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人才資源開發再利用工作勢在必行,本文筆者也將具體分析軍隊轉業干部人才資源的開發再利用,從而探索研究有效途徑。
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才資源開發面臨問題
一是身份落差較大,心理負擔較重。自主擇業干部大都是營級以上干部,不乏部隊高級人才。在部隊工作期間,政治地位、工作環境、生活待遇相對比較好,而自主擇業后除了退役金基本上再沒有其他方面的待遇,地方上普遍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尊重度不高,少數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黨組織關系都落不下,落個戶口托關系找門子還得遭白眼,更不用說其他的事情了。勉強就業的軍轉干部到了新的企事業單位從頭開始干,少數干部還要給年輕人端茶倒水打掃衛生,少數軍轉干部心理負擔較重。
二是生活較難保障,配套服務滯后。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保障不力,干活吃力。盡管地方基本上都成立了自主擇業干部服務管理機構,但這些機構勢單力薄,不受地方政府和部隊方面重視,職能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而且這些機構主要精力還要放在企業安置的軍轉干部維穩工作中,根問無暇顧及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除了發工資交保險外,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基本處于真空狀態,極個別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醫療、保險、住房、暖氣費等基本生活保障都得不到落實。少數軍轉干部認為本人遇到生活困難時除了集體上訪別無他法。
三是就業起步較難,本身技能單一。現實狀況下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除少數很快能找到工作外,其他大多數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二次就業能力較差。一方面是因為年齡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長期部隊單一技能,人才資源的不到綜合發展。盡管各級也狠抓自主擇業干部相關培訓和指導,同時國家財政每年也提供培訓專項經費,但是從效果來看,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培訓走形式的多,結合實際的少,能起到實質性效果的就更少。另一方面,不少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對個人勞動力價值估值過高,往往眼高手低,就業怕吃苦,創業怕失敗,工作也較難選擇。
二、做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才資源開發的對策
(一)加強自主擇業政策宣傳,鼓勵軍轉干部干事創業。
目前我國自主擇業政策宣傳力度還遠遠不夠,社會主流媒體對自主擇業相關工作報道甚少,社會大眾對自主擇業了解不多,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生活相對閉塞,自我價值不夠凸顯。因此,想要做好軍隊轉業干部工作,首先要做好輿論宣傳推介工作,自主擇業服務人員要把握住轉業安置工作有利時機,積極聯系新聞媒體、武裝部、人社局等傳播途徑,加強自主擇業工作宣傳力度,要突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二次就業優秀代表和成功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的宣傳,讓自主擇業走進社會大眾視野,樹立自主擇業光榮的社會形象;同時鼓勵軍隊轉業干部能夠在就業和創業中樹立信心。要引導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主動適應就業形勢變化,正確看待和處理擇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積極調整擇業心態,更新擇業觀念,實現自己擇業的成功。
(二)健全教育培訓機制,提升軍轉干部人才實力。自主擇業干部二次就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本領與地方需求不接軌,為解決這一問題,切合實際的繼續教育培訓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各級軍轉干部服務部門要立足當地經濟發展實際,結合時代背景,因地制宜地開設相關教育培訓課程,實行量身定訓、以需定訓,走開分層次、分類別培訓的路子,在培訓針對性、實用性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軍轉干部綜合素質,以滿足用人單位和轉業干部的雙向需求。二是借助社會其他機構組織力量促進教育培訓。比如說可以和當地大中專院校開展特色教育培訓,提升軍轉干部專業技能,也可以和當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展開實習培訓,鼓勵軍轉干部帶任務上崗,以學促訓,以訓帶學,抓緊成長。
(三)落實兌現社會保障政策,解除軍轉干部后顧之憂。積極兌現、落實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社會保障政策,是解除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后顧之憂、促進軍轉干部一心干事創業的關鍵途徑。在涉及到基本生活的住房補貼、醫療保障、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地方政府和轉業安置部門要想盡一切辦法保障實現,確保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隊伍思想穩定,穩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后方陣地,讓自主擇業軍轉干部能積極投身到再就業和創業大潮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利形勢下,立足本身高素質人力資源現狀,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三、小結
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的人力資源財富,軍轉干部自主擇業是解決目前軍轉干部安置問題的重要舉措,更是實現軍轉干部人才資源重新利用的有效方式。本文筆者從工作實際出發,從加強自主擇業政策宣傳、鼓勵軍轉干部干事創業,健全教育培訓機制、提升軍轉干部人才實力,落實兌現社會保障政策、解除軍轉干部后顧之憂三個角度出發,針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才資源再利用提出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助軍轉干部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劉義,鮑宣成.自主擇業干部就業狀況調查[J].轉業軍官,2009.2.
[2]張毅.軍隊轉業干部自主擇業安置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學,2011.
[3]陳愛華.擇業 就業 創業——軍隊轉業干部自主擇業三部曲[J].職業,2010(0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