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
【摘要】教學是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所以數學的教學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學習貴在自覺和自知,擁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往往成績較好,在學習的過程中敢于探究,掌握必要學習思維和數學解題方法的學生往往學習成績也非常理想。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希望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解決問題;有效策略;教學質量
前言
教學活動是一種動態化的教育、學習和知識傳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都伴隨著兩種活動同時進行,一種就是教師的“教”,另外一種就是學生的“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落腳點在學生的學習上,教師的“教”只充當著學生學習多元化途徑當中的一條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時候只考慮到個人的講授,在課堂的設計過程中很少考慮到學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淡薄,學習的效果也不容樂觀。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擺正自身的地位,認清自身的角色,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給學生足夠的課堂重視和尊重,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落實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實現有效教學。
一、從學情出發,優化教學問題的難易度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教師講授了多少知識,也不是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全面把控,講解的津津有味,而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如何。教學的有效性終歸要落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上,為此,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必須緊緊地圍繞著學情而展開。小學生有自身的特點,他們的好奇心較重,但是自信心不足,一旦遇到困難,特別是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大大受挫,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情,優化教學設計,正確的把握教學留白的難易度。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如果教學問題太難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失去信心,那么他們就不會在主動的探究問題了,一節課下來學生會感覺到非常的勞累,那么也對以后的教學埋下了隱患。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中,數量也要適中,不能太多,也不宜過少。如果太多就顯得整堂課都在活動,學生會覺得很累。太少的話,學生意猶未盡,好不容易放松的神經,一會又緊張起來。數學問題的數量要適中,難度系數也要適中,這樣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才會提升。
二、構建寬松的授課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要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分析和處理問題,如有質疑的要及時的給與肯定和引導。學生有疑問就說明學生在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的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建設,認為學好教材上的基本知識,能解決相應的考試問題就可以了。對一些實際問題或者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很少涉及,擔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或者沒必要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因為考試的時候不會牽扯到這些知識,也考查不到這些能力。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小學生雖然受到學齡和年齡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擁有認知世界的好奇心,擁有解決難題的渴望和意志,教師一定要給學生一定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妨從學生提出問題開始,提出問題就意味著學生開始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了。
三、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消除恐懼心理
在筆者的調查和實踐教學中發現,小學生畏懼數學的狀態時候發生,因為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系數較高,對于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很多的小學生不能有效的掌握和消化,導致恐懼心理的產生,當面對數學學習的時候感覺有壓力,并且顯得極為的不自信,那么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就會減弱,為了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肯定的,開展鼓勵性和激勵性教育要比懲罰性教育效果好的多,為此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的恢復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課堂教學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都是靜態的,那么之間就會發生矛盾和沖突,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異想天開,發生課堂以外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那么作為數學教師應該正確的看待學生的疑問和思考,在給與教育和引導的同時,還需要給與鼓勵和肯定,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比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時,內角和就是180°。對于學生而言,不同形狀和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三角之和都是180°,理論上不好接受,為此我分別展示的不同方位,不同大小的共計五組三角形,讓學生判斷他們的內角和是多少,從而總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與他們的大小和方位沒有關系,都是180°。并且,在了解完理論知識之后,學生已經知曉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我讓學生把一個大三角形分割開來,分割成兩個小的三角形,讓學生嘗試著回答,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這兩個三角形內角和又是多少?有的同學暫時轉不過彎來,覺得兩個小三角形是一個大三角形切割而成的,那么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剛剛總結完三角形的內角和定律,小學生就犯錯誤了,有的老師可能很尷尬,也很憤怒,但是切記嚴厲的批評學生,教師可以慢慢的引導學生,讓學生重新溫習三角形內角和的相關知識。告訴學生被分割的小三角形是不是三角形?學生回答:“是”。是三角形那么內角和就應該是多少度?學生回答:“180°。”對于回答錯誤的同學頓時也覺得不好意思,他們就會翻開教材牢牢記住這些知識。對于課堂發生的意外,教師在引導的時候,要做好心理疏導,切記嚴厲批評,否則會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金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PPT課件的使用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 2014
[2]劉慶紅.小學數學開展設問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16(03)
[3]余夕凱,劉娟娟.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熱點問題與思考[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