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洋
【摘要】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優良文化的精髓。書法藝術的魅力不僅僅在于現代社會交際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她更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與進步,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標志之一,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是華夏文明和文化的基石。筆者二〇一六年參加海南省“雙五百”人才工程項目,在海南省陵水思源初級中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深刻認識到書法教育在中小學綜合素質教育中發揮著有形的和無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書法;素質;教育;興趣;技能
中國漢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創造。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閃耀著文明古國的燦爛光輝。隨著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頒發,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關于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由此可見中小學書法教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尤其在經濟社會突飛猛進、人心浮躁的當今,加強書法教育從娃娃抓起是從長計議的百年大計。書法教育對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操興趣培養
培養積極健康奮發向上的興趣,將對一個人一生的方方面面起到無形的幫助作用。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講:“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欲望”。所以,作為書法老師,第一要務是要發揮自己的學識和智慧,采取各種辦法和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和引導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比如利用古今書法大家感人事跡,向學生展示書法發展歷史,明白書法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其次,利用電教、觀看展覽等直觀手段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幫助提高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認識,認識越深刻,情感越熾烈,興趣也就越濃厚。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幾千年的發展,它以漢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文學、歷史、美學等方面,又與多種門類藝術相通,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上也擁有越來越高的地位,日本稱之為“書道”,韓國稱之為“書藝”。書法藝術作為中國四大國粹之一,我們應該熱愛它,重視它。作為書法教育,必須擔負起繼承和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讓中小學認識到中國書法藝術的巨大價值,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激發其愛國主義熱情和學習書法興趣。
二、人格魅力培養
人品即人的品質、人的品格,相由心生,字如其人。
西漢文學家楊雄的一句名言:書,心畫也。說書法是人的心理描繪,是以線條來表達和抒發作者情感心緒變化的。“字如其人”,意謂人與字、字與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魚水相融,見字如見人。清·周星蓮的《臨池管見》對字如其人表述:“余謂筆、墨之間,本足覘人氣象,書法亦然。”向學生傳輸書品和人品的關系,中國從古到今就非常重視書品及人品。“品格不高,落筆無法”,練字的同時,也是修身養性的一大途徑。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以精妙書法影響后世,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與柳公權并稱為“顏筋柳骨”。教育學生書法塑造人,學會以端正的人品去寫字、去做人,達到“人書合一”。
在書法教育過程中,讓學生學習和感悟書法名家的傳統美德。中國書法大家講“為人第一,為學第二,為藝第三”,講出了學習書法和學習做人的辯證關系。王羲之的書風,與他飄逸脫俗、心懷曠達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學習顏真卿書法,要了解他為官清廉、忠貞凜冽的品行。柳公權曾對穆宗皇帝“心正則筆正”的筆諫美談,柳書風骨錚錚的書體正是他為人的寫照,史稱“顏筋柳骨”。書法家解小青曾說:“書法名曰法,實則強調書德。”
三、能力素質培養
在把升學率作為唯一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當今,同時素質教育從國家到家長也深知其重要性的時段,人們高喊著素質教育,但現實卻仍是應試教育占據著整個教育主導地位。目前,中國教育模式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程之中,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孩子高分低能,缺乏能力將無法面對現實中的情況變化。因此學校環境的素質教育是培養提高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而書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份額,是諸多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書法教育不能僅局限于純技能培訓,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動靜結合,一張一弛的心境訓練以及嚴肅、刻苦、認真勤奮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的培養。端莊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型,將對一個學生的一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書法學習過程中。通過讀帖、臨帖、背帖、創作,可以無形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現在學生缺的是文化而不是知識,而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我們的國粹,代代相傳,書法教育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種最佳形式。
四、健康心理培養
書法學習過程中可以鍛煉提高一個學生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和行為規范的約束能力,可以使學生進入相對平靜的狀態,達到心靜氣和、端正姿勢、持之以恒,從而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養成鍥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好習慣,克服做事馬虎,缺乏韌勁和耐力,粗枝大葉、浮躁不安等諸多不良習慣。在書法學習中,真正感悟到篆書的古雅樸厚,隸書的沉雄道勁,楷書的嚴整瑰麗,行書的秀娟活潑,草書的奔放奇逸,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十分有益。
五、文學知識培養
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學習書法過程也是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書法承載著書寫對象的文化內涵。書寫對象一般都是經典的詩詞、格言等文字形式,都是經過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書者要善于利用機會熟記、研讀書寫內容及其文化背景和原作者的生平和表達意愿。如同中國詩詞大會形式一樣,也是學習優美文字的絕佳途徑。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素質。
書法教育者要更新觀念,發掘書法教育的內涵,把愛國主義、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入到書法藝術教育之中,使書法教育能在加強中小學素質教育發揮其特殊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星元.書法藝術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山西大學學報,2006,(2):135.
[2] 韓邦山.簡論書法教育與素質教育[J].黑河學刊,200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