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小組合作學習,率先興起于美國,現在已被廣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它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交流,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提高了課堂效率,克服了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在實踐活動中如何更能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與優勢呢?結合我校的教學特色與所教學生的年齡特點,嘗試在實踐活動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下面是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做法與收獲,在此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在活動主題確立階段根據興趣合理組建活動小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綜合實踐活動中主題確立階段組建活動小組很重要,它是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首要步驟。在活動中我與學生共同圍繞主題,將大家提出的問題一一列出,與學生共同歸納、總結,確立好活動小組需要了解的內容。學生再根據自己對問題的探究興趣、愛好,采用自愿的原則,組成活動實踐小組,由活動實踐小組民主推薦一名樂于助人,合作創新意識、口頭表達、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這一階段的教學任務,活動所探究的課題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有利于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如,在“走近民族手工藝”的實踐活動中,玉米葉作為大家常見的材料,丟棄了是很正常的,可就是這樣一個被人們所扔掉的材料,卻能做出很多精美的工藝品。如何將這種廢棄材料再利用,制作出小工藝品呢?這樣既環保,又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感受到民間手工藝的藝術魅力。在確立實踐活動主題時,我從傳承民間手工藝為切入點,選擇了玉米葉干花制作這項內容作為這次活動的內容,活動內容提出后,我與學生共同探討,結合學生想要了解的知識內容,與學生共同給這次活動起了一個好聽的主題名稱“發現生活中的美——藝術干花”。
活動的主題確立了,如何實施呢?學生又會有哪些問題呢?根據調查了解與學生的溝通,我將活動設計為四個方面:一是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玉米葉;二是如何進行染色;三是如何用玉米葉來制作自己喜愛的花型;四是如何能獨立進行創作。這些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調查,這樣根據學生興趣,自由選擇活動小組去了解、去嘗試,也更加有利于活動的成功。
二、在活動主題策劃階段給予適當的指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偏重少數特長學生的活動,它是面向全體學生,人人都參與,人人有工作,不讓合作流于形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因此,在活動中我注意學生的不同特長,根據他們的特點,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潛質,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己的智慧,激發他們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例如,在《E世界的卡通之旅》綜合實踐活動中,在主題策劃階段前,我就對每個小組的學生特點進行初步了解,同時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及其所選的活動小組結合起來,尋找最適合他們的工作。如,有繪畫特長的學生分配在需要有繪畫功底的“卡通創意活動小組”,計算機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放在“信息采集活動小組”中,同時在活動策劃中,我走進各個活動小組,對成員分工提出指導性的建議,幫助活動組長科學安排每一個成員的分工,讓合作小組的成員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
三、在活動實施階段加強課外學習合作指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活動實施階段我加強課外小組合作學習指導,我圍繞每一個小組的研究問題與小組成員進行溝通、交流,與學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所收集的資料,在《發現生活中的美——藝術干花》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與學生共同學習各種干花的制作方法,共同參與玉米葉的印染活動。
在活動實施階段,把碰到的疑難問題,拿到小組里合作解決,并鼓勵學生課后開展一些社會小調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和創造性活動等。如,在《E世界的卡通之旅》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動漫活動小組”所研究的問題中涉及“卡通故事創編、卡通形象設計、動畫的制作”。這些工作不是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學生既需要合作,又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學生在“動畫制作”這一環節出現問題了,該如何解決呢?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予指導,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向。首先,讓這一組的成員思考從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出發,或者求助其他組員,看看哪些部分是自己能解決的。如,故事的文字學生可以解決,我提供學生一個插圖信息,可以借助數碼相機解決。配音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以請學校的計算機老師提供幫助。這樣,難題會比較容易在小組成員與教師共同合作解決。
在綜合實踐教學中,我還把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融入活動中,如,在《E世界的卡通之旅》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將美術教學中的繪畫、計算機學習中動畫制作方法、音樂教學的欣賞、語文教學的習作練習等,融入我們的活動中,讓合作學習無處不在,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體現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