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
我國《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共同和社會交往,發現合作關系。隨著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人們更加懂得口語交際在社會及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在教學中將口語交際放在重要位置,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努力。
培養和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具有現實意義,但是因為農村小學生受到學生見識少、家庭教育差、語言環境惡劣等問題導致農村小學生與城市孩子相比口語交際能力較低。為了能夠培養和提升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就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尋找切實可行的對策,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
1.學生語言環境差
首先,對于農村小學生,生活環境與外界接觸有限,從而也降低了學生的交際范圍與見識,導致與人交際時表現的羞澀,缺乏自信,表達不完整。
其次,在農村小學生生活中大多用于方言交流居多,長期處于此環境導致不善于用普通話進行交流,普遍缺乏自信,對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思維造成障礙,很難做到與人交流得體大方。
2.口語交際教育互動性少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在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向學生傳輸知識,還應該要重視多關注學生,多與學生互動。但是在目前農村小學教學課堂中,大多都是老師“說”,學生“聽”的模式,缺少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間接降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口語交際教學方法單一
在農村教學中,口語教學方法不夠重視,教學方法簡單,語文課文課后都會有口語交際訓練內容,但是大多農村教師都是只是一提而過,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減少了口語交際鍛煉,從而降低了口語交際能力。
二、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原因分析
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與城市孩子相比較低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不會說:是指一些學生說話敘述不夠完整、詞不達意、含糊不清的問題。出現此問題多是因為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在課堂中不善于回答教師問題,使口語交際能力不能夠達到鍛煉,導致不會說。
2.不敢說:農村小學生所處環境有限,與外界接觸較少,久而久之導致與人交流時表現的內向,不敢表達。
3.不愿說:農村小學生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由于爺爺奶奶多關注孩子的生活起居,很少與孩子交流,再者孩子與老人有代溝,導致孩子不愿說的現象。
三、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1.增強學生“說”的自信
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要素,農村小學生由于受環境影響,在口語交際時通常表現的內向,缺乏自信心。因此,作為教師,要積極幫助,疏導學生克服這些障礙,并且發現學生的優點,多去鼓勵和贊揚孩子。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多用“真棒”,“真厲害”等語言鼓勵孩子,常有撫摸孩子的頭,微笑等行為對待學生,使學生消除緊張感,能夠大膽的說出來。其次,在全體同學面前,不斷鼓勵自卑學生,使學生能夠自我可定,提升自信。
2.加強師生互動
在教學課堂中師生互動交流是非常關鍵的,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很好的機會。所以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時要主動與學生親近,主動關心學生,多與學生交流,讓學生認為教師是溫和,平易近人的朋友,久而久之,(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孩子便喜歡平易近人的老師,愿意與老師做朋友,會主動與老師交流。達到相互交流作用,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所提升。
3.規范學生語言行為
農村小學生因環境影響,說話會帶有較重的方言,對拓展交流不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逐漸規范學生語言,大力推廣普通話,將普通話普遍到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
4.創造情景,襯托氛圍
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拜托教師說,學生聽的單向傳輸狀態。教師要設計貼近生活的交際情景。使學生投入到教學情景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的交際環境對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也有極大幫助。
(1)為了能夠使口語交際教學更加有趣,能夠提升學生敢說、愛說、會說的能力,教師應該創造口語交際情景。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課后都會有口語交際訓練。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聽、講。在課后口語訓練中要求每位學生談談個人見解,并且讓全體學生再做出評論。教師要根據學生需求,選擇訓練內容,有針對性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利用教材為小學生創設表演情景。如北師大版三年級《北京的春節》,先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引導學生探討北京的習俗,更深一步了解北京,欣賞北京春節熱鬧的景象。再引導學生:“了解了北京的習俗,和熱鬧的景象,你們了解家鄉的春節嗎,又有哪些習俗?”。使大家相互討論,此時在進一步引導:“如果你們是小導游,你們會怎樣介紹自己的家鄉和春節的習俗呢?”學生便充當小導游的角色,老師再讓學生相互交談,鼓勵學生作為小導游要與游客大膽交談。這樣不但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又可以使所學教材得到再次鞏固。總之,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口語交際情景,使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提升。
5.拓展知識范圍
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要敢說還要會說,因此要重視詞匯量的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比比皆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記錄好詞佳句的習慣,并且會背誦,長久持之詞匯量必定增加。要多讀書,可對對語感和發音有所鍛煉,也會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是將來發展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要擺正口語交際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農村小學教育具有一定局限性,對口語交際能力教學有一定影響。教師要根據教學資源和學生實際情況,不斷努力和更新,使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一樣敢說、會說、樂說。在實質上使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