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祎璠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優化課堂教學,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這是一線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創新備課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以學為主”的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學”為中心,教師的“教”服從、服務于學生的“學”,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相信學生,充分尊重學生人格,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創新備課方式,采用案例式備課
集體備課不是個人備課的簡單重復,而是個人備課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是個人備課的深化和延伸。把集體備課變成每個教師的自覺行動,讓每一個教師都能真正參與到這一活動中。
采用案例式集體備課制度,共分四步:一是每個單元進行單元教材通研。(1)個人單元備課,深入鉆研教材,準確把握單元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本單元教學內容及教學知識點。(2)由主備教師進行教材解讀,重點備一課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建議、教具準備、作業設置等。小組成員補充。二是案例試講。在本班級試講,其他成員聽課。三是集體研討。聽課后進行研究、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四是教師進行二次備課,整理教案后其他組員再講課。集體備課按照按照“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程序進行: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重點跟蹤→課后交流。備課組成員要通力協作,摒棄偏見,做到資源共享,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益,使集體備課活動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教研形式,發揮實效。
二、優化課堂教學,建構高效的課堂
課堂是教改的主陣地,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了解和熟悉“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程序,并著力探討本學科“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教學結構,使之日臻完善。
1.注重知識的遷移和能力培養。根據學科特點,依據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在加強聽、說、讀、寫訓練的同時,有機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的普通話素養得到相應的提高。
2.注重差異,因材施教。教師要熟悉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做到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照顧個性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進行“學生為中心”的分層教學,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知人善教,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上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有所提高。
3.教學方法要有啟發性,激勵性,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學案,防止機械照抄照搬的不良現象,徹底改變“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選擇要根據不同的課時、不同的教學環節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個班級因學生個體不同,所選擇的學習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與此同時,要注重學習方法的落實,看是否落實到各層次的學習內容之中,落實到每一個學習環節之中。
4.抓住“教”和“學”兩個環節,以新的觀念、新的手段、新的途徑,以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為課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課堂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不拘泥于課堂的形式,不以答案的正誤論英雄,不怕打破課堂原有的格局,努力創設適合學生思考和探索的課堂情境,巧妙設置一些有利于師生、生生互動的場景,引發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總之,在實施“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時,我們老師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教學理念,把真正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要把握導學的時機,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合理組建小組,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在課堂上創造人人參與的機會,激勵人人參與的熱情,使基礎差的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基礎好的學生感受到挑戰的樂趣。相信,在我們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不斷探索下,“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研究課堂必將會成為學生放飛美麗心靈的“百草園”。
參考文獻:
[1]曹雷國.構建“以學為主”的高效課堂 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J].新校園旬刊,2010(1):111.
[2]汪向紅.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課堂:淺談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中學),2012(8).
[3]吳棕園.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經歷數學實踐過程: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導學,2014(32):80.
[4]陳學明.預學案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轉變[J].長三角(教育),2012(7):35-36.
[5]李秀麗.以學生為主體 打造高效課堂:談茌平一中“221板塊”教學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5):39-4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