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惠明
【摘要】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是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節水灌溉可以有效的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業的單位畝產量,同時也可以帶動地區的生態環保建設。因此,本文著重探討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思路,意在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高一些建議性策略。
一、前言
農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農作物的生長對于水分的需求兩較大,因此灌溉也就成為了必然。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會導致水資源被大量浪費,不僅大不到應有的灌溉效果,同時也會阻礙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與落實。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能夠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對于灌溉節水效果的改善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田水利灌溉過程中,有必要將這一技術應用其中,以更好的達到提高灌溉水平與灌溉效率的目的,這無論對于我國農業而言,還是對于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農村的長遠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的措施
1.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
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是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特殊性的主要體現。在過去,農業灌溉過程中所應用的渠道均來源于人工的挖掘,受土質的影響,渠道出現泄漏的現象十分常見,由此帶來的水資源的浪費量每一年都有所增長。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在這一技術的要求下,渠道需要以漿砌塊石作為主要材料來完成,相對于土質的渠道而言,其防滲效果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與改善,這對于灌溉節水效果的改善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除此之外,利用傳統的渠道進行輸水,還面臨著水份蒸發的問題。根據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要求,需要以管道的方式實現對灌溉水資源的輸送,這樣的輸送方式極大程度的減少了水資源的蒸發量,因此也就能夠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2.增強維護與管理的意識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使用的主體主要是廣大的農民群眾,因此想要提高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水平就必須要使廣大農民群眾認識到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對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意識;要使廣大農民群眾學會必要的維護與管理手段,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在實踐與維護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工作;同時還要把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工作與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從而大大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對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的積極性,使農田水利灌溉渠道設施都能夠得到合理的維護。近年來,偃師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制定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具體措施, 隨著“綠色農業”“商品農業” 戰略措施得到實施,為農業產業化奠定了基礎。這些有利條件極大地促進了偃師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激發了農民群眾維護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
3.加大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維護與管理資金的投入
由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本身的復雜性及龐大性,從而使得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是一項長久的復雜的工作,因此就需要政府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工作長期性地投入足夠的資金,以保證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工作能夠正常地進行;同時由于政府的財政資金有限,政府還可以通過募捐的形式來吸納社會各界的捐助資金,以保證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工作能夠正常進行。
三、完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管理機制
1.采取引調模式充分利用地下水
在引用地下水的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引調模式,在充分分析水資源特點的基礎上對不同的水源進行合理的引調。通過科學合理的引調模式可以保證地下水庫的容量處于合理的范圍內,且可以有效的避免洪澇災害的出現。本文的舉例縣城共有4條主要河流,共有攔河閘壩11座,在引調模式的選擇過程中,主要依據水流特點分為洪峰期間和平穩期間,并依據水流的上下游水位的高低不同,采用不同的引調策略。一般情況下,洪峰期間水流太過迅速很容易導致地下水庫容量的失控,因此要少引,將重點引調放在平穩期間。在下游水位高時少引,低時多引。這種引調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優化水源的管理。
2.采取合理的配水方案
合理的配水方案與天氣特征以及農田作物生長情況密不可分。一般在耕種初期進行田地灌溉時可以優先使用儲蓄地表水進行灌溉,其可以有效的減少地表水分的蒸發,從而為后期用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出現旱情時,要優先灌溉作物受旱較為嚴重的地塊和作物。在澆筑耐旱作物之前要時常關注天氣變化,在提示雨水來臨之前可以放緩灌溉的速度,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對水資源的浪費。盡管,這種配水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從作物生長的角度以及高效節水的角度均是值得借鑒的良策。
總之,由于我國許多地方都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機制,從而使得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工作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落實,很多人只知道使用,卻不知道如何去進行維護與管理。因此,為了使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能夠有明確的維護與管理,當地鄉鎮政府可以根據當地農村的具體情況,來制定一套完善的具有針對性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管理機制,為廣大農民群眾進行日常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提供一定的行為準則和方法手段;同時該管理機制還要對維護資金以及維護區域等內容進行明確的規范,使相應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維護與管理工作能夠得到很好的落實,避免出現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無人管理的現象結合目前國內水利灌溉渠道的現狀,想要使該市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得到很好的維護與管理,就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與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根據問題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改進,使廣大的農民群眾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的維護與管理中去。
參考文獻
[1] 殷永先.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3(6):5.
[2] 王維碧.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日常維護中的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04(7):28.
[3]翁愛民.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7,0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