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凱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中國夢具有內在聯系,體現了“中國夢”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中國夢”在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價值上的規定,體現了“中國夢”在個人層面上的價值觀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進一步堅定“中國夢”的政治信仰和奮斗理想,更深刻把握“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和整體推進,進一步樹立實現“中國夢”的人生觀和鍛造實現“中國夢”的高素質的人;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法治”規定,努力做實現“中國夢”的“四正”之人。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夢 聯系
黨的十八大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站在新的視野,我們可以看到,更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聯系,是推進中國夢實踐的重要精神動力。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聯系
實現“中國夢”是我們宏偉目標和愿景,必須匯聚更多的正能量。正能量來自哪里,更高層次的正能量來自體現我們精神追求的價值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體現在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歷史階段的價值觀念。
之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中國夢”的核心內容。價值承載著理想,理想內蘊著價值,理想追求本身就是價值追求。美好的理想也就是值得人們追求和擁有的價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核心價值觀,凝結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的理想與價值愿望,同時也是基于現實的理想,是全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的表達。這樣的價值表達,包括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民主政治的不斷進步、精神世界的文明追求,以及和諧社會的價值追求,更好契合了中國夢的核心價值。習近平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幸福”也蘊含著“民主、文明、和諧”之意。
之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了“中國夢”在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價值上的規定。沒有以人為核心的自由平等與公正法治的社會確立,就談不上人向全面發展方向的邁進,談不上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更談不上實現“中國夢”。改革開放前后的歷史經驗與教訓雄辯地告訴我們,這是一條彌足珍貴的真理。闡述中國夢中,習近平充滿激情地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三個“共享”以及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都體現或反復強調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問題。
之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中國夢”在個人層面上的價值觀要求。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反映了“中國精神”,也是“中國力量”的內在要求。愛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每一個中國人必須堅持的;敬業,是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事業心和責任心強有力的體現;誠信和友善,在諸多美德對個人品德的要求中,是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價值。這些,都與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相連,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個人價值要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精神動力
既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夢具有內在聯系,必然其間就有一條“由此達彼”的橋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精神動力。
第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進一步堅定“中國夢”的政治信仰和奮斗理想。“信仰是關于最高價值的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上講,最高層次體現出的是關于信仰的追夢信念。習近平指出:“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古圣先賢的思想,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夙愿,體現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眾所周知,在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秦代雄風,漢唐文明,宋元文采,乃至康乾盛世,中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曾經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但是,鴉片戰爭之后,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衰落。而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它集中“體現了古圣先賢的思想,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夙愿,體現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進一步蕩激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追夢的激情,堅定“中國夢”的政治信仰和奮斗理想。
第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更深刻把握“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和整體推進。12個詞、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囊括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豐富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制度層面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展目標上的規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集體層面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發展目標上的規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從公民個人層面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的整體素質上的規定。這三個層面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目標,積淀了前人的美好憧憬、承接著世界發展的文明、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崇高歷史使命,和兩個“百年”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息息相通。從某種意義講,是對“中國夢”內在要求的規定和描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更深刻把握“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并大踏步地整體推進。
第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進一步樹立實現“中國夢”的人生觀。人生觀是人們關于人生意義、人的價值、人的幸福和自由的根本看法,是人生存發展的“總開關”。人生觀包含、體現著價值觀。一個人的人生觀不同,就會有迥然不同的人生和價值。正確的人生觀能夠激勵人們奮發進取,創造有價值的幸福的人生,能夠使有限的生命煥發出無限的光彩。短暫的人生要面對漫漫的人類歷史長河,必須找到人生的意義或價值,才能獲得勇氣和信心。這種勇氣和信心必須在個人與他人、社會和歷史的關系中去尋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著這種關系,如前所述,它與“中國夢”相通相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從人生“總開關”高度,進一步審視和推進“中國夢”的實現。
第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進一步鍛造實現“中國夢”的高素質的人。我國的古圣先賢歷來重視“人”的問題,把追求大寫的“人”、至善的“人”、仁人君子作為修身的重要目標,一部不到2萬字的《論語》就162次提到“人”。關于“人”,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我國先人還提出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警示名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就是講“人”的問題,是鍛造擔當歷史大任的高素質的“人”的問題。按照這樣核心價值觀要求的人,必將形成強大的推動力,使“中國夢”夢圓成真。
三、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法治”規定,努力做實現“中國夢”的“四正”之人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做多方面努力。這里僅就公民個體角度,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法治”規定,提出“四正”之人,為實現“中國夢”凝聚正能量。
一是正氣清心。《大學》說:“身有所忿憤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我們不可能避免忿憤、恐懼、好樂、憂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當的感情、欲望還是必要的。“正氣清心”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防止個人感情、欲望的偏差、脫軌。
二是正言盡責。“正言”就是要尊重事實,敢說真話、敢講實話,不講套話、空話。同時,堅決做到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對把握不準的事不妄評亂語,更不能信謠傳謠。“盡責”就是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術業有專攻,專攻有專長,成為行家里手;時時保持陽光形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內心總有燃燒的“火”,自覺、自動、自發,不是讓你做,而是你要做,常懷一腔蓬勃激情。
三是正行務實。就是行為要正,作風要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品行端正、辦事公正、堂堂正正,講正氣、講正義、講正道。它要求每一位普通公民,都要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求真務實,踏踏實實,出實招、辦實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刀真槍干一場”。著力解決實際問題,使黨和國家惠民利民政策更多更好地落實,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公平公正地惠及每一個人。
四是正身自好。就是要潔身自好,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艱苦奮斗、廉潔自律、公道正派。要立足于“干凈”,從“純潔”出發,規范工作圈,凈化生活圈,管住活動圈,純潔社交圈。講家庭美德,守職業道德,揚社會公德,樹個人品德。大力弘揚新風正氣,勇于正視缺點不足,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良好形象。
總之,美好的夢想只有實現了才能給人以振奮和鼓舞。相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和指引下,我們精神家園的建設任務一定會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在960萬平方公里大地成為偉雄壯麗的現實。
參考文獻:
[1]季明.核心價值觀概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