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菊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英語學習必須達到二級標準,了解簡單的單詞拼讀規律,掌握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等。單詞作為英語語言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單詞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為突破這難點,我縣參與了《在欠發達地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phonics的研究》的子課題研究,借助phonics的本質教學要求—音—形、形—音對應關系的應用來識記單詞,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嘗試摸索出適用本地課堂的教學模式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參考與使用。
關鍵詞:自然拼讀;單詞識記;讀音規則
我們課題研究的目標是:(1)學生在面對所有的英語單詞時,利用“形—音的對應關系”,可以將單詞拼讀出來(見詞讀音)。(2)學生在記憶英語單詞時,利用“音—形的對應關系”,可以迅速記住(聽音寫詞)。課題研究至今已進入第三個學期,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緊緊抓住phonics的本質教學要求—音—形、形—音對應關系的應用,經過一年多的摸索與實踐,我縣課題組初步形成的教學模式如下:
一、在語音課型學習中掌握phonics的讀音規則
1.作為教學引領者的教師,必須清楚所使用教材(2012修訂版PEP教材)的以下語音規則學習內容的編排。
2.嘗試拼讀,并讀出語感
在選取語音例詞時,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首選學生已經學過的單詞,并結合CVC拼讀規則,通過趣味呈現和操練幫助學生體驗、熟悉單詞的拼讀,掌握五個短元音和字母的對應關系。如PEP Book 2 Unit 2 A lets spell 教學設計中,由簡單的音與音的碰撞開始逐步過渡至完整的單詞的拼讀。對于本課語音拼讀部分分步設計如下:
(1)C+V;b-e be; p-e pe; t-e te; r-e re;...
在這個過程中借助自制的卡片引導學生去拼讀,因為學生所掌握的規則有限,過程中利用卡片隨意組合。教師教學時盡量引導學生拼讀正確的組合,為的是讀出語感。但是在學生運用字卡自主訓練拼讀時。允許學生根據所學自行去拼讀,不符合完整單詞讀音規則的,如在拼讀c-e時學生會把c按所學發音/k/時,老師并不在初學時對此進行糾正。
(2)V+C;e-b eb(教讀:e e/e//e/b b/b/ /b/eb/); e-d ed;e-n en; e-g eg; e-t et;...
(3)CVC; l-et let;s-et set l-eg leg; t-en ten;r-ed red; l-eg leg; p-en pen;...
在C+V與V+C的拼讀基礎上,學生進入CVC拼讀已不是難事,就這樣在老師看似隨意的拼讀組合中把本課要求掌握的四個單詞ten,red,leg,pen的拼讀任務順利完成了。
3.在有了拼讀的能力后嘗試引導學生依所學規則拼寫單詞
在課題實施過程我們通過研讀教材發現三年級下冊lets spell課型中出現的單詞都是上冊要求三會的單詞,所以,我們讓實驗老師嘗試在拼讀的基礎上對這些單詞進行拼寫識記,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在老師引導下學生是可以把這些單詞拼寫出來的。
二、詞匯課型中運用phonics規則進行有效的單詞識記
PEP英語(2012修訂版)使用至本學期已是進入第四冊了,在已印刷使用的四冊書中沒有明確標明哪些是四會單詞。如果四年級的學生還停留在認讀顯然不符合新課標里一級目標中對讀寫技能的要求。我們以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對教學實踐“不主張教給兒童那些明顯超出他們發展水平的材料,而過于簡單的問題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作用也不大”這一啟示為依據,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根據phonics的規則學習來對lets learn課型中的單詞進行歸類識記。
對于單詞我們目前大致上劃分兩大類:(1)屬于學生已經學習過的規則范疇的單詞列入四會要求一類。對于已學過規則的單詞我們是盡量引導學生依據所學規則以自行拼讀為主的方式進行認讀與識記。(2)屬于未曾學過規則范疇的列入三會要求(在拼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向四會目標挺進)。對于未曾掌握的一些元音字母與字母組合我們盡量以知識遷移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單詞進行認讀與識記。如:PEP Book 4 Unit 4 B Lets learn一課中,第一類單詞是:hen(s),horse(s);第二類是cow(s),sheep。借助“How are you?”中“ow”的發音遷移到“cow”中來,引導學生對單詞進行拼讀與識記。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