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黃欣睿
瑜老板的“粉紅梨園”
整理 黃欣睿

我在臺上揮了1641次胡子,第367次的時候,他們開始叫我“瑜老板”。——王珮瑜
當你看見一群二十多歲的女孩子舉著牌子對緩緩地踩著硬步走上臺的人爆發出尖叫,你腦海中浮現出的任何一張臉也許都是錯誤的,因為她既不是“亞洲舞王”也不是“流行天后”,她是京劇老生,一個年輕的女老生。
大多數人第一次認識王珮瑜,是在《朗讀者》或《奇葩大會》的舞臺上,兩個風格迥異的綜藝節目,卻被同一個人征服全場。她身上與年齡甚至與這個時代不符的寧靜與氣質,仿佛讓時間停了一拍。
王珮瑜也是咱蘇州人,江南絲竹悠揚,評彈昆曲有韻,絲竹細樂中,王珮瑜仿佛合該入那梨園。9歲時,王珮瑜已能將評彈唱得有板有眼。是蘇州名噪一時的評彈童星。據說她的模仿力還超強,書法,民樂,柳琴,琵琶,滬劇,越劇,樣樣皆通。11歲時,在舅舅的鼓動下開始學京劇。學了兩個月,王珮瑜就以一段老旦的《吊金龜》,贏得蘇州京劇票友大賽第一名,后來又參加江蘇省的票友大賽,又是第一名。王珮瑜從此開啟京劇開掛人生。
命運似乎特別眷顧王珮瑜。11歲剛學戲兩個月就憑著一曲《釣金龜》贏了票友大賽第一的名次,接著有幸得到范石人的建議當了老生,上了最好的中學,進入上戲成為建國后國家培養的第一位老生。這樣的前半生仿佛是上帝賜的飯碗。
如今的王珮瑜,氣質干凈通透。她身上那種“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味道在如今的公眾人物身上已不多見。但若料想她是一路順風順水就走到今日,那你就太小看 “命運”了。
除了在學校里該吃的苦、該練的功、該掉的眼淚,她一份兒也沒落下。戲劇學校畢業后,意氣風發的王珮瑜進入上海京劇院。年僅25歲便擔任副團長,有一種傲氣,叫年少成名,她心里有好多對京劇改革的想法和抱負。然而,年紀尚輕的她在推行劇團改革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最終,她覺得這里不再屬于自己。她要像過去的名角兒一樣,自己挑梁搭戲班,干一番不一樣的事業。
她要走,誰也攔不住。可合作伙伴的離開,饑不果脯的日子,無能為力的現實,再傲氣的人也會害怕。曾經的心比天高與跌落現實讓這個京劇中的幸運兒終于嘗過坎坷與絕望,卻也終于堅信了自己想要什么想追求什么。她想要的、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讓京劇在這個時代找到新的生命力。
“時代不會站在這里,等著你來擊退或者憋著勁兒故意要吞沒你。時代和你的關系是平等的,很多時候,你怎么看待它,它就怎么對待你。”這個時候的王珮瑜開始正視自己與時代的關系,慢慢地探索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快半輩子的個中滋味大約是用多少言語也說不盡的,且不說在她身上發生的那些快要眾所周知的經歷,光是想想她如何能在京劇這個傳統行當吸引十幾萬的粉絲就足以見得她的影響力。
比起其他京劇界同行,王珮瑜的曝光率算是很高了。“太紅的話,藝術家屬性會偏頗,別人就不再關注你核心的東西了。有比較恒定的曝光率,大家定期看你的演出,聽到你一些新的藝術觀點,就夠了。”王珮瑜為自己設了一條關于“紅”的底線與原則。
人一出名,好話壞話接著來,除了大片的贊揚與追隨,也有很多質疑聲甚是難聽:大言不慚!跳梁小丑!口出狂言!你算什么東西?!也配代表京劇?對此,王珮瑜這樣回答:“如果我還是只會唱戲,那么心胸就會陷于其中。當別人把這點驕傲戳破時,我就死掉了。”
“我曾經很糾結:他們到底是喜歡我的戲,還是喜歡我這個人?后來我發現不用糾結,管他喜歡什么,來就好了。”
如今的她立志于把京劇推廣給年輕一代,她給自己的新定位是“做最古老的傳統藝術,最時尚的演繹者”。“京劇很美,曾經是街頭巷尾傳唱的‘流行歌曲’,我想讓更多的人愛上她。”
面對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以及節目、廣告的邀請,王珮瑜保持清醒的頭腦。她說:“我既希望自己能夠走到相對顯眼的位置,讓更多人關注京劇藝術,同時又不能讓自己完全變成娛樂圈的人。面對名與利的誘惑,我的底線是對于京劇傳承、傳播有利,我就去做。”

王珮瑜在《奇葩大會》上技驚四座
“25歲的時候,我覺得被人理解是恥辱,就算表現出來是謙卑,那也是做出來的姿態。可30歲一過,前面的老人一走,就真的是孤單……因為怕孤獨,所以我表現出一種很和藹可親的、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的狀態,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京劇。”

她是京劇老生,一個年輕的女老生
看看瑜老板的微博,終于又看見她一個活生生的現代面孔,有女孩子對花天生的癡迷,有寂靜的書房,也寫寫書法、泡泡茶,也有嗨到爆的聚會自拍和運動照,有度假福利照,會自黑自己的表情包,還會嚴肅臉地糾正網友自己的珮是王字旁,“其實我就是一個擁有老靈魂的巨嬰。”
她有自己的粉絲會,有因為她而接近京劇、把京劇奉為時尚的年輕人,盡管她不太愿意用“偶像效應”來標簽自己,但只要是對京劇的傳承有益,她不會介意。
馬上要踏入40歲,王珮瑜在寂靜中找回自我,她讓女生唱老生成了流行,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了京劇,這樣的王珮瑜,用一種別樣的方式再次推開了世界的門。
很多吃瓜群眾表示,自從迷上了瑜老板,才發現原來唱京劇的不止是全身插滿flag的老戲骨,也可以是個摩登又現代的年輕人。
她說她不要太紅,只要粉紅,她的粉紅如今粉倒了一票人。她曾經說不想做孟小冬第二,只想做王珮瑜第一,我想,不到四十歲的她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