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漩
【摘要】《熟悉的味道》是一檔由浙江衛視和千足傳媒共同打造的美食傳情類明星故事型真人秀節目,該節目打破了2016年綜藝市場上美食類節目中“美食+明星+競技”或“美食+明星+娛樂”的固有模式,以“熟悉的味道,愛要你知道”為主旨,主打“用心、用情”。本文在分析《熟悉的味道》節目特色的基礎上,深入解讀該節目對人文情懷元素的體現和運用,以期為我國美食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熟悉的味道;人文情懷;關照
2016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于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該通知強調各廣播電視機構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對加強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負有主體責任,要把節目原創作為自主創新工作的核心,特別注意提高晚間時段自主原創節目播出比重。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以美食為主題的真人秀節目異軍突起,例如《拜托了,冰箱》《星廚駕到》《姐姐好餓》《透鮮滴星期天》《誰是你的菜》等。毫無疑問,競技、明星、娛樂搞笑等元素與美食相融合使得這類美食真人秀節目很快贏得了受眾市場,獲得了不菲的收視率和廣告收入,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類美食綜藝笑料有余而內涵不足,原創性不夠。《熟悉的味道》另辟蹊徑,以“熟悉”為關鍵詞,將美食與感恩相結合,每一道美食都是感恩者的一個情感記憶點,其背后都隱藏著一個獨特而感人的故事,在這里食物的味道并不是最重要的,感恩者的心意與情感才最為關鍵。《熟悉的味道》自6月18日開播以來,創下了平均1.3的收視率,在同時段美食類真人秀節目中排名第一,是第一檔由全球頂尖的節目公司Fremantle Media帶到國際市場上公開亮相的具有中國版權的電視節目。
所謂人文情懷,顧名思義,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和情感投入點,其本質是思考問題的立足點不是從私利出發,而是從人類大義或是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具備真善美的品質是人文情懷最基本的要求。就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而言,人文情懷元素的運用主要表現為形式制作要富有美感、思想主旨要具有正能量、情感抒發要真實自然。
一、美食搭配故事美景,情節扣人心弦
《熟悉的味道》里每一道美食、每一處風景都有一個故事,都是感恩者記憶深處最為牽掛和最為難忘的。第一季共十期,每期制作一道美食,同時展現當地的美麗風光或是重溫記憶中溫馨的場景,讓觀眾在品評美食的同時與感恩者一同去尋找記憶中熟悉的味道:東坡肉講述的是湯唯與小學駱老師之間的故事,安吉路實驗小學是感恩者所有美好回憶的落腳點;椒麻雞絲講述的是馮小剛導演與妻子徐帆之間的故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見證了兩人相戀的過程,月亮河假日酒店見證了兩人的幸福;臊子面講述的是張靜初與莊師傅之間的故事,沿途旖旎的自然風光彰顯了敦煌古城的壯麗景象,月牙泉是感恩者與感恩對象的記憶連接點;柴火餛飩講述的是海清與發小劉愛萍之間的故事,南京御道街小學是兩人兒時相識相知的地方。
《熟悉的味道》吸引觀眾的地方除了一道道記憶中平凡的美食背后所蘊藏的一個個感人故事,最重要的還有對節目環節的精心設置和對突發狀況的巧妙應對。驚喜與感恩并存是這檔節目最大的創新點。由于所有“驚喜”的準備都是在感恩對象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怎樣贏得感恩對象的信任并如期讓其按照節目組的意愿行事則是最大的難點。在每期節目中,三位味道使者分工明確,一起幫助感恩者完成感恩心愿。通常情況下,孫堅負責拜訪感恩對象并順利將其帶到味道驛站,曾寶儀負責布置感恩現場,李詠負責陪同感恩者完成美食的采購與制作。在“張靜初喬裝千里感恩”這一期節目里,感恩對象莊師傅是一個警惕性很高、極為冷靜的人,整期節目里感恩對象和節目組之間充滿了“碟中諜”的味道。由于導演組事先沒有溝通好,所以當孫堅以節目組拍攝需租車為由約莊師傅見面時,莊師傅感覺像是一個騙局,并沒有馬上答應。而在后來,孫堅為幫助莊師傅圓夢盛邀其去北京看升國旗時,莊師傅更感覺像是一場拐賣兒童的陰謀,拒絕前去。最終,味道使者孫堅經過多番努力與溝通,感恩驚喜才得以圓滿完成。
二、返璞歸真,明星回歸普通人
《熟悉的味道》以主持人品菜、看信開始新一期的內容,采用棚內、戶外雙向錄制模式,以感恩者與感恩對象為兩條敘事線并行展開,感恩者是整個驚喜的主策劃,是第一主角,掌控著感恩計劃的實施進度,主持人按要求全力配合感恩者,依次完成愿望清單;感恩對象是味道使者們需要去尋找的第二主角,在整個感恩計劃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每期的感恩者為了感謝感恩對象,都會挑選一道承載著彼此情誼的菜肴。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演藝界的湯唯、王寶強、海清,導演界的馮小剛,歌唱界的鄧紫棋,體育界的劉翔,鋼琴界的李云迪,他們為了親手烹飪出一道記憶中熟悉的味道,除了需要在短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學習美食的制作過程外,還需親自完成從食材的采購到食物的最終呈現這整個過程。在這里,他們不再是帶有光環的明星,而是回歸最為普通的平凡人——老師的學生、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朋友的閨蜜、弟弟的哥哥。
《熟悉的味道》在講述美食的同時向觀眾呈現了獨特而感人的故事,以最平常的中國菜講述了人世間最真摯也最為普通的感情。節目第一期向觀眾呈現的就是大明星湯唯最為樸素的一面,身懷六甲的她為了感謝從小視她如女兒般的恩師,回到故鄉杭州,向名師取藝,逛菜市場,親自下廚制作東坡肉,最后在味道驛站里見到駱老師后,多年的思念與感激之情一下子如泉涌般爆發,這是湯唯回歸凡人最質樸、最真實的一面。在節目里,我們還可以看到,徐帆在看到自己的女兒與恩師同臺后,竟感動得雙手合十跪下了;王寶強在給年邁的母親做按摩時,在看到母親日漸衰老的容顏和滿鬢白發的那一刻,眼淚不自覺的就流下來了;李云迪為了給媽媽制造驚喜,不顧高溫酷熱扮演玩偶。讓明星回歸普通人,講述普通事,表達普通情,這是《熟悉的味道》在2016年美食類真人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三、美食傳情,聚焦仁愛內核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最為重要的主張。其內涵主要包括愛人、忠恕之道、克己復禮為仁及恭、寬、信、敏、惠這幾個方面,其中愛人包括愛親和愛眾,所謂愛親,即孝順父母、關愛兄弟姐妹、疼愛妻子(丈夫);所謂愛眾,即尊重和愛護除親人以外的眾人,包括師長、朋友及萍水相逢的路人。《熟悉的味道》這檔節目采用自我敘述的方式,以他者視角講述了回歸平凡人的社會公眾人物不為人所知的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以細膩的手法、豐富的鏡頭語言表達了愛親人和泛愛眾這一仁愛主題。
(一)愛親人
“愛親人”在《熟悉的味道》里主要表現為孝順、關愛,即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孫兒對祖父母的疼愛、丈夫對妻子的感謝、弟弟對哥哥的關愛。一道椒麻雞絲承載的是馮小剛導演與妻子徐帆相愛多年的伉儷之情;一道酸菜魚蘊含的是鋼琴王子李云迪對母親深深的愛;一碗極為常見的蛋餃,其背后講述的是女歌手鄧紫棋與外公濃濃的祖孫情;一道白菜豬肉燉粉條,其背后牽引的是演員王寶強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在林志鑫感謝哥哥林志穎的這一期里,兄弟倆分別做了小時候與父親相關的熟悉的味道——四神湯與鹵肉飯。弟弟林志鑫為了感謝哥哥,希望節目組幫忙打開哥哥的心結——父親離世時未能陪伴在身邊,經過多番討論與策劃,最終完成了感恩計劃——找一個演員易容成父親的模樣。在最后的環節,當林志穎看到“父親”突然出現在眼前時,一下子不能自己,情緒十分激動。在這里,父子情、兄弟情得到了完美的呈現。
(二)泛愛眾
“泛愛眾”在《熟悉的味道》里主要表現為感恩、感激,即學生對老師、朋友對閨蜜存有感恩之心,還有我們對于人生路上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一鍋杭州東坡肉敘述的是演員湯唯與駱老師之間深厚的師生情;一碗西北最平常的臊子面,其背后牽引的是演員張靜初對勤勞誠懇的莊師傅深深的感激之情;一道響油鱔絲是體育明星劉翔為了感謝教練孫海平多年的培育之恩而親手烹制的;一道香噴噴的四川火鍋是歌手李宇春為了感謝《如夢之夢》整個劇組人員的知遇之恩與照顧之情而親自選材調制的;一碗普通的柴火餛飩,其背后承載的是演員海清與發小劉愛萍之間深深的閨蜜情誼。在這檔美食類綜藝節目里,“泛愛眾”的思想主旨表達得淋漓盡致。
結語
“美食+明星+人文情懷”是《熟悉的味道》這檔節目能夠在2016年眾多美食類綜藝中脫穎而出的最重要原因。將平凡而細膩的情感注入美食中,讓美食來講故事、抒情感,是該檔節目最大的亮點和創新之處,也是其能獲得觀眾認可、走上國際舞臺的最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熟悉的味道》原創模式搶眼戛納中國美食+東方情感走向國際.傳媒圈,2016-10-25.
[2]溫靜.浮夸綜藝圈《熟悉的味道》觀眾審美疲勞的一劑“解藥”.綜藝幺幺零,2016-06-23.
[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于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2016-06-20.
[4]劉夏.孔子仁愛思想內涵及現實意義[J].傳承,2008(11).
[5]李海宏.“大”明星的“小”情懷——品評《熟悉的味道》[J].藝術科技,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