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雷
【摘要】今年“兩會”報道成為各家媒體融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從報道設備到“中央廚房”,再到互動創新,今年的“兩會”報道折射出媒體融合取得的可喜進展。筆者通過對今年“兩會”報道變化的分析,解讀了媒體融合帶來的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提升。
【關鍵詞】兩會報道;媒體融合;創新
今年的全國“兩會”報道,為人們提供了一場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新聞盛宴。許多人對今年“兩會”報道的印象是:好聽、好看、豐富又接地氣。在今年的“兩會”報道中,各家媒體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媒體融合下的多平臺、多形態新聞傳播,以及形式上的互動創新和話語體系轉換,讓百姓感覺與“兩會”的距離更近了,內容與百姓關切的交集更多、更廣。同時,也像一面鏡子,折射出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
一、采訪設備不斷出新,帶來更強傳播力
打開視頻,仿佛身臨其境一般的“兩會”現場報道,讓網民紛紛點贊。
從“鋼鐵俠”、“八爪魚”和配備全景VR直播鏡頭的“安全帽”,到智能機器人“小融”、實體機器人“i思”,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各種采訪報道的設備絕對亮瞎眼。安徽廣播電視臺也首次在“兩會”報道上使用全景VR相機,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平臺全景展示“兩會”實況。
這兩年,采訪設備不斷推陳出新,從采訪工具的變化,折射出傳統媒體在推進媒體融合方面取得的可喜進展。
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我們首次看到了手拿VR攝像機的記者,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首次實現了VR全景拍攝,VR(虛擬現實)和360度攝像等新技術的使用,讓人們看“兩會”報道有了強烈的新鮮感。
VR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可使用戶有一種沉浸環境中身臨其境的感受。VR新聞視頻拍攝正是利用這種技術手段,多維度展現新聞場景、發生過程和細節。
如果說,去年使用VR采訪設備的媒體只是少數的話,今年的“兩會”上,這一采訪設備成了許多媒體的標配。不僅如此,已經升級的全景VR直播鏡頭裝備還變身“安全帽”,法制晚報記者頭盔上的VR直播也成為今年“兩會”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人民大會堂會場里,一名身背帶有多種攝像設備的鋼鐵架子的記者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據說,記者身上背的鋼鐵設備有10公斤左右,這是光明網推出的多信道直播云臺。作為一款全媒體報道單兵設備,集新聞信息采集、發布于一體,現場只要1名記者就能快速實現視頻、全景、VR等內容的同步直播與錄制,通過設備后臺的云控制臺、云存儲及流媒體服務系統,記者還可以一鍵同步實現PC端、新聞客戶端及H5頁面等跨平臺視頻內容的分發與適配,讓多種媒體產品在同一平臺快速生產聚合。
除了“鋼鐵俠”,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全新打造的全媒體報道單兵設備“八爪魚”也吸引了眾人眼球。
在“兩會”報道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百度合作推出了人工智能小機器人小度,百度根據大數據檢索結果,為“央廣”、“中國之聲”、“央廣新聞”欄目提供每日特定類目的大數據榜單,由小度播報該部分,主持人根據“兩會”提案對關鍵詞做回應。此次小度攜手央廣報道“兩會”,是首次將大數據和智能語音播報應用在廣播中。
報道設備的不斷出新,體現了媒體融合的不斷推進和發展,為媒體融合創新提供了技術條件,也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間。VR直播呈現帶來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今年“兩會”報道,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首次使用VR攝像設備,僅以開幕的直播報道為例,VR直播在“兩微一端”呈現后,稿件的粉絲閱讀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倍以上,僅在安徽之聲官方微信超過5萬人次在線瀏覽。
二、“中央廚房”發布全媒體產品,“兩會”報道端出豐盛新聞大餐
2015年3月2日,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首次發布全媒體產品。今年,中央各大主流媒體紛紛采用全媒體采編平臺(中央廚房)的模式報道全國“兩會”。我們可以看到,各家媒體通過“中央廚房”對內容的呈現更加豐富,對“兩會”內容的詮釋更加透徹,解讀“兩會”熱點更加具體生動。
3月3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擼起袖子加油干代表委員議國是”,讓6位去年在全國“兩會”上與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的代表委員聊聊“我這一年來”,不僅圖文并茂,而且在稿件的下方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或者登錄人民日報電子版,可以觀看視頻。這是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打造的“兩會融新聞”《街采來了》,視頻呈現的是普通百姓2017年里的小心愿。
在今年的“兩會”上,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實現了“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天滾動、全球覆蓋”,通過“中央廚房”更加多元的傳播,讓“兩會”好聲音傳得更快更響。
我們還能看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各大中央主流媒體在新媒體上一改往日以視頻節目錄制與傳播為主的模式,紛紛加入了視頻直播大軍。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新華社“現場云”、央視新聞移動網等為代表的“中央廚房+現場直播”模式,統籌采訪、編輯和技術力量,讓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采編播人員實現協同作業,多平臺同步實時發布。尤其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傳統紙質媒體的視頻直播,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媒體融合發展帶來的可喜變化。
工人日報首次嘗試啟動全媒體采編平臺(中央廚房)的模式報道全國“兩會”。在選題策劃、采訪、稿件編輯制作、發稿等環節,工人日報的中央廚房將報紙、中工網、新媒體力量整合在一起,統一調配,其生產的新聞產品供報社所有媒體使用。工人日報制作的新聞產品也呈現多樣化,如H5、圖表、視頻、直播、VR等,在讀者中產生很大反響。
“兩會”期間,各省的廣播電視臺紛紛派記者奔赴北京新聞中心,通過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平臺對“兩會”做盡可能全面的報道。今年“兩會”上,湖北廣電的“八爪魚”引人關注,首次設立的“中央廚房”融媒體總調度中心,使“兩會”報道實現了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總調度中心“中央廚房”來聚合各頻道、頻率的新聞信源渠道,統籌報道策劃,實現策采編播一體化運行。
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衛視和新聞綜合廣播首次在北京開設融媒體報道直播室,“兩會”期間,安徽代表委員做客“兩會V客廳”演播室,一起熱議“兩會”熱點。安徽廣播電視臺在今年的“兩會”報道上第一次使用“中央廚房”的融媒體傳播模式,記者在人民大會堂采集的新聞第一時間在廣播、電視、門戶網站和“兩微一端”同時發布。
各家媒體的“中央廚房”使“兩會”報道實現“流程平臺化、報道內容定制化、報道形式可視化”,有人形象的稱,各家媒體從“中央廚房”端出的大菜各具風味,新鮮豐盛,影響更大,效果更好。從“中央廚房”對“兩會”報道帶來的效果看,它充分聚合了新聞資源,并通過多平臺分發,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影響力的最大化。
三、媒體報道積極互動,實現民有所呼,“會”有所應
言辭誠懇、內容實在,直面社會熱點,這是大家對今年“部長通道”里部長們解答的普遍感受。如何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共享單車怎么管?不足一米的距離,密密匝匝的話筒……新形勢、新需求、新舉措,部長們不回避、不躲避,與記者積極互動,回應社會關切。
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是全國“兩會”期間一條重要的“新聞熱線”,不僅是部長們與新聞媒體的互動,也是代表委員與網民的互動。因為今年的“部長通道”開放力度更大,對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回應更及時?!安块L通道”在新媒體、移動終端的強勢推介下,部長們回應的最新觀點不僅被及時的傳播給中國受眾,同時也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兩會”,聆聽中國改革發展的強音。
除了“部長通道”上的互動,各大傳統媒體還依托“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積極探索視頻直播、短視頻、語音直播、網絡調查等新的傳播形式和生產方式,提高“兩會”報道的互動性。
今年“兩會”,人民網繼續推出“我有問題問總理”和“托書記省長捎句話”等互動欄目,搭建了“兩會”與網民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人民網不僅在PC端、移動端搭建“捎句話”平臺,還走上街頭邀請網友通過視頻表達自己的“小心愿”。據了解,今年街采的范圍覆蓋了北京、江蘇、重慶、福建、甘肅、貴州、云南等10個省市,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互補。提問類別中“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教育改革”、“病有所醫”四類民生話題最受關注。
“托書記省長捎句話”在人民網PC端就有超過百萬網友留言,大多數問題有了及時回復。安徽省省長李國英認為,人民網再次推出網民留言征集活動,為網友暢敘心聲構建了便捷通道,為黨委政府了解網情民意提供了重要途徑。他表示將把網友留言當成改進工作的“諍言”,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工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產智能機器人“小融”進駐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擔任小助手?!靶∪凇痹谶@里成為導覽、互動小助手,并承擔WIFI登錄審核、互動聊天、會議提醒等工作。此外,“小融”還針對“兩會”需要,開發出熱點輿情語音播報、前方記者通訊方式語音查詢等特殊功能,通過與“小融”語音交互,后方總指揮可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前方記者,提高“兩會”報道的協同作戰和溝通效率。
新華網繼續推出了“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并推出“兩會”熱力榜“互動地帶”等,央視網推出了“我建議”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不僅繼續推出了代表委員訪談“做客中央臺”等音視頻欄目,而且首次推出“央廣幫你問”,通過“兩微一端”,把話筒對準普通百姓,傳遞百姓聲音,關切民生熱點,形成了普通百姓與“兩會”代表委員的互動,實現民有所呼,“會”有所應。
“兩會”上,各家媒體搭建的互動平臺,成為反映公眾訴求的“傳話筒”,也為黨和政府走近公眾、傾聽民意搭建了橋梁和紐帶?;訋淼氖敲衤?,互動傳遞的是黨和政府為民服務的情懷?!皶鐾獾拿癖婈P注會議進程并通過網絡渠道反饋意見、表達態度,這本身就是民主的參與。而持正面肯定的網民比例持續上升,則從一個側面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的各項政策很得民心?!敝袊鴤髅酱髮W電視學院教授曹培鑫說。
2016年2月,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他指出,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要從“相加”到“相融”,著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今年全國“兩會”報道的創新發展,展示了傳統媒體在融合發展上的新形象,反映了媒體融合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在“兩會”報道上,我們看到文字記者、攝像記者和攝影記者的界限在逐步消除,“融媒體記者”的身份特征已經成主流,記者身份出現實質性演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的時候,風趣的稱“融媒體記者”為三位一體的記者。記者身份的多元帶來的是新聞產品的豐富性,帶來的是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新華網輿情監測系統數據顯示,網民對全國“兩會”的關注度逐年上升,開幕前的輿論熱度指數從2014年的76.67上升到了2017年的90.62;網民對“兩會”持正面評價的比例從2014年的80.7%上升到2017年的93.6%。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在今年“兩會”報道中,中央和地方各主流媒體熱情擁抱互聯網,在內容、渠道、平臺等方面加快推進深度融合,促進了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提升,一個新的傳播體系和媒體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