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幫助學生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也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都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意識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的重要性,并且找到合適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也有自己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想象力;培養方式
對于小學生來說,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應試教育當中,很多學生的想象力都被束縛,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很少去引導學生獨立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是不成功的,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是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能夠在文學的世界里遨游。特別是,對于學生的智力和思考能力而言,想象力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教師們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給學生一些機會,讓學生能夠發表他們自己的見解,教師們也要鼓勵學生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那么,到底該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筆者將在下文談論自己的觀點。
一、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
我們常說一句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朗讀課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多去朗讀課文,朗讀課文不是說單單地讓學生讀課本,而是讓學生能夠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的思考和聯想,可以把課本中的一些細節拿出來仔細琢磨,也可以把課本內容和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一定的聯系,還可以把自己當成文章中的主人公,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語言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比如說,作者在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的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只有讓學生多去朗讀課文,學生才能夠了解毛主席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為人民解決吃水困難的事跡,教師們還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學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可以大聲讀,輕聲讀,同座讀等,教師們也可以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還要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寫誰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個挖井人是誰?(2) 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寫的是誰干什么?)同時,教師們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a.毛主席初到沙壩時,看到鄉親們吃水難,心里會怎么想?
b.鄉親們得到主席的關懷和幫助之后,又會怎么想?c.他們在挖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什么事?
二、在觀察插圖中想象
學生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即使教師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來給學生進行講解,學生依舊是糊里糊涂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們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圖片往往是對課本內容的展示,而且圖片能夠給學生一種更直觀、更生動地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在語文教材中本來就存在有很多的圖片插圖,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這一直觀教具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們可以從圖片入手,讓學生通過看圖片來仔細地思考圖片所要傳達的內容,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比如說,教師們在進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要注意使用插圖,通過插圖的使用來豐富課堂,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們也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教師們要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插圖1,教師們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給這幅畫起一個名字,學生可能會起一個美麗的小村莊,也可能會起一個漂亮的小村莊,還可能會起一個風景優美的小村莊,然后讓學生到課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寫這幅圖的?之后教師們可以給學生出示課文插圖2,讓同學們看圖來敘述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學生們可能會說這是一個暴風雨中的小村莊,學生們也可能會說一個被洪水吞沒的小村莊,學生們還可能會說一個走向滅亡的小村莊,學生回答完之后仔細思考自己看到這幅圖時,心情怎樣?通過前后兩幅圖片的展示能夠讓學生看到小村莊截然不同的兩種形象 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
三、在角色扮演中想象
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課本內容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需要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角色扮演也能夠幫助學生展開想象。比如說,作者在進行《陶罐和鐵罐》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們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有的學生扮演鐵罐,有的學生扮演陶罐,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會理解“奚落”一詞的意思,也能夠讓學生理解陶罐的謙虛寬容和鐵罐的傲慢無禮以及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多朗讀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插圖,教師們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參考文獻】
[1]鄭國宣.蔡子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科天地.2010(5)
[2]張曉輝.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想象的探討[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