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云
【摘 要】新課標強調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為落實這一要求,當代教師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有效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及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了幾點建構小學語文互動課堂,使學生快樂學習的教學策略,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快樂;口語
課堂互動指的是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的語言交際活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學程序,而是交流信息、表達情感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絕對地位,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們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互動式課堂的構建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活躍思維,展現個性,實現知識的內化,值得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們所采納。
一、愛的互動,滲透人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愛能夠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倘若教師對學生表現出發自內心的愛與關懷,學生定能感知到并激起自身積極的情感,進而將這種情感轉化為接受教育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以深厚的感情去愛護、關心、幫助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通過愛的互動,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感染力與震懾力,滲透人文精神教育。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班內有一個男生成績良好,但平時寡言少語,非常內向,回答我的課堂提問時也表現的怯生生的,聲音小而且非常緊張,這明顯是太過內向與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小學階段是學生塑造個性和品格的關鍵階段,教師肩負有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性格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為了幫助這個男生樹立自信心,我首先與他進行了面談,告訴他:“生活中我們經常說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自信心到底有多么重要呢?你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沒有自信,遇到困難就覺得自己無法克服選擇退縮,那么他怎么可能會成功呢?你是一個內向的男生,老師希望你能夠充滿自信一些,說話做事都挺直腰板,樂觀面對困難和批評。”平時在課堂上我也會多給他機會回答問題,并給予很大的鼓勵。例如在學習完《山行》后,我點名該男生背誦這首古詩,在他背誦結束后我給予了掌聲并鼓勵他道:“非常好,很顯然你課下有認真背誦,值得大家學習。”在我的長期努力下,這名男生變得愈加充滿自信,不再向以前一樣內向,敢于主動去回答我的提問。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我發自內心的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著想,關愛他們并及時采取適當的策略,成功地改善了學生的性格弊端,建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情緒互動,體會主題
教師的情緒對課堂有著重要的影響,情緒是能相互感染的。試想一下,當你心情舒暢地坐在教室里準備上課,看到教師陰沉沉的走到講臺,你的心情必定會受到影響,變得消極下去;反過來若你心情低沉,困意洶涌,而老師激情澎湃,你也肯定會受到感染,投入到課堂內容中去。教師作為學生完成意義構建的引導者與幫助者,應當善于通過情緒互動,煥發學生們的激情,使課堂展現出積極飽滿的精神風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比如對于《一面五星紅旗》這篇課文,該文章非常感人肺腑,講述的是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為維護祖國的尊嚴,毅然拒絕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的老板為之感動,毅然幫助他的故事。我在進行教學時,情緒飽滿、聲音高昂、充滿感情地朗讀了課文,通過我自身的情緒,帶動學生們進入一個為五星紅旗自豪的情景當中,引導他們體會文章“熱愛祖國”的主題,然后再圍繞“以祖國為榮”的情感線索,引導學生探究了課本內容,升華其情感價值觀。又比如對于《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在該文中,季羨林先生表達了對祖國母親與生母同樣的敬意與真摯愛慕,記述他在國外漫長歲月中對祖國母親的魂牽夢繞與強烈的思念。由于該文的感情基調悲涼、憂傷,因此在教學時,我帶著悲痛的情緒引導學生們閱讀這篇課文,用悲傷、深沉的語氣將他們引入一種沉痛憂傷的氛圍當中,使其受到感染和熏陶,深刻的體會到文章的主題與情感。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與學生們進行情緒互動,引導他們真切地體會到文章的主題,調動自身情感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三、魅力互動,實踐口語
課程改革將學生個性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提出要實行差異化教育,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使其個性得到張揚,人格得到尊重。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彰顯自身魅力,凸顯個性。另外,教師也應當展現自身的學者風范、氣質和學識等,以感染和吸引學生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展開魅力互動,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構建高效的互動課堂。
比如我在對《畫家與牧童》這一節內容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們分小組進行了角色閱讀,學生可以自由結組,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文中商人、教書先生、牧童、戴嵩以及旁白這五個角色,要求表演力求能夠體現出人物的情緒與性格。在給了學生們一定的時間進行練習后,我讓各小組開始表演。我發現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情緒高昂,充滿興趣,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有些學生甚至能夠將人物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個人的魅力。例如一名學生在扮演商人時,眼中散發著光芒,用激動、興奮的語氣喊道:“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將人物的贊美與感嘆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在進行完角色閱讀后,學生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更加深入了理解與認識。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魅力互動,使學生的個性與風采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出來,令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促進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高效完成了教學目標。
四、內容互動,深度探究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是個體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教師不能把知識簡單的傳遞給學生,而是應當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教師在教學時通過進行內容互動,以“會話”的形式,引導學生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有助于實現學生對于課本的深度探究,從而達到意義構建的目的。
比如在對《畫楊桃》這一節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我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展開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首先我讓同學們朗讀了全文,然后我提出了如下的問題:1、誰畫楊桃?2、怎樣畫楊桃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我留給學生們充分的時間去空間去思考并討論這一問題,使學生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深度研讀課本,理解文章內容,把握其思想與主旨。例如對于問題4,學生們經過討論,得出了如下的結論:作者寫畫楊桃這件事是為了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當自己的看法不同于別人時,不要急于下結論,更不能嘲笑他人,應當善于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由此學生們通過互動交流成功的探究出問題的答案,最后我再對其進行總結與歸納。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們對課本的內容進行互動,促進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建構知識,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了探索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愛的互動、情緒互動、魅力互動、內容互動都是構建互動課堂的有效策略,能夠顯著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快樂學習,高效獲取語文知識。總之,當代教師應當善于改變教學方式,通過開展多元互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胡婉蕓.小學語文低年級師生互動快樂教學的探索[J].科學教育,2009(01)
[2]陳麗.小學語文互動課堂的構建策略[J].現代交際,2013(07)
[3]蔡春玲.新形勢下小學語文互動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