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娜++周彬
摘要:在現在這個教育人才市場,高校人才的輸出屬于重要平臺,面對這樣一個特殊身份,給企業提供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而藝術設計的就業前景顯得更加嚴峻。為此,高校需要在就業導向下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改變教學模式,提高應屆畢業生的設計能力。使得學校可以和人才市場做好對接工作,提高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而這些也成了高校藝術設計關注的重大問題[1]。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創新協作
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是依靠人才來支撐市場,而現在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藝術設計這方面不僅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扎實的實踐技能,這些需求無非就成了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難題。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在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上脫軌,特別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并不重視,這也是嚴重影響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應該明白就業導向的重要性,加強實踐和理論并重,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體系。
一、目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根據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高校招生的規模慢慢處于穩定狀態,也就是說,高校的發展已經從前期的積極階段邁向社會發展的腳步,更明白教學體系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總而言之,為了能夠開辦更好的藝術設計專業,給社會輸出更多的人才,設計專業能夠持續發展成了每位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人關注的重大問題[2]。藝術設計其實也屬于人文社會科學,它對人才的技術和藝術方面的要求非常的高,不僅僅注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同學們在設計中的創造和創新能力。近幾年來,在設計方面有了新的理念和手段,設計人才也可以說是大量涌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培養出創新型設計人才,在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時候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專業方向的劃分太過于細節化,使得整個課程的結構失去比例,缺少對未來設計發展趨勢的教學,讓學生學習設計的時候失去了專業素養,從而造成就業困難。其次,如今的教學模式太過于單一化,在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中過分的要求學生技能的提升,把教學的重心都放在了構圖、配色、原理等方面,忽略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失去創新意識,這樣一來就很難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最后,設計專業理論和實踐已經開始混淆,沒有一個清楚地劃分,讓課堂更加的隨意化,理論和實踐無法聯系在一起,教學手段和方式太過于單方便,師生之間無法進行互動。根據這些現狀,我國高校應該對提高設計人才綜合素質改變培養模式。
二、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模式
1、以就業為導向,提高課內實踐教學力度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它的實踐性非常的強,這也是高校教學應該重視的問題,以學生掌握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分析出當地人才市場在未來的發展,找出藝術設計專業的切入點,理論結合實際,構建具有特色的教學體系,讓同學們從理論的學習中延伸到實踐設計中。高校可以聯合企業,讓企業給出真實的設計項目,把這些項目直接應用到藝術設計教學中,在項目貫穿中認真地研究教學方法,把握好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及時給予評價[3]。通過這樣的實踐方式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到主動,教學課堂引用真實項目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而且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一定要讓理論和實踐相等,把作業的重視程度轉到實踐中。項目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同學們設計出與行業未來發展有關的新的設計手法,不斷的讓他們提升自我專業技能。
2、建設實訓工作室,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藝術設計專業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的圖紙上,更要把藝術設計這個技能展現在實踐中,讓設計更加適應于社會的需求。而這樣一個需求必須通過高校反復的培養,高校實訓工作室的建設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地方。根據社會發展的就業需求,校內建設實訓工作室可以讓設計專業更加有特色,更加適應教學結構,用社會上的不同崗位開發不同的教學體系,培養出不同能力的人才,打破傳統對藝術設計的限制。通過工作室讓專業更加的標準化,營造出社會和學習零距離的氛圍,企業項目在實訓工作中可以得到訓練,學生又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直接進行對接。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提升自我,把傳統教學模式取而代之,讓同學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換為主動學習探究和實踐。在整個項目實踐中,把學生看成是項目的主體,提高他們在社會中的競爭力。
3、構建校外實踐實訓基地,保證就業質量。
校內外建設實訓基地不但可以解決高校就業困難的問題,還能提升就業的質量,學生在學習藝術設計中,一大部分的作業都是通過實踐來完成的。通過實訓可以更加真實的接觸的項目本身,從而更容易去理解教學的內容,讓他們學會理論與專業技能相結合,有目的的對實訓項目進行設計,積累工作中的經驗。通過校外實訓不但可以鞏固他們的理論知識,還能培養他們對未來市場的一個看法,高校可以聯合企業進行互動,讓學生可以真正接觸到社會,了解市場的行情,給他們鍛造的陣地,從而去解決實踐的問題[4]。
結論
總而言之,高校在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一定要從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構建符合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設置出科學的教學體系。建立校內工作室和實訓基地,聯合企業,給出真實的設計項目,把學生看成項目的主體,為社會培養出更專業的設計人才,理論結合實踐,提升教學質量和鍛造同學們的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陳敬國,劉聰,王書文. 以提高有效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2:113.
[2]陳敬國,閆超,呂丹丹. 基于就業導向的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 品牌,2015,03:139.
[3]馬可欣. 適應新形勢就業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6,08:234.
[4]張曉艷. 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的地方高校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例[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