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天佑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性格特點等方面的不同,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從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合理的方法,做好課堂教學的引導工作,其中互動式的教學就不失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互動式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中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一些積極的手段來引導學生加入到課堂教學中為主的教學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最終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一、提高課堂互動性的必要性
新課程要求學生們要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營造師生互動、學生間互動、多向交流、積極活潑的課堂氛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課堂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們的參與性往往不夠高。首先,新課程教學背景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求學校應塑造全面發展型的素質人才。其次,打破原有的教學傳統是所有教師勢在必行的事,一味的“填鴨式”教學大大的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英語學習的興趣總是提不高。
二、課堂互動性不高的原因
(一)學生方面
1.性格方面:有些學生性格相對的內向、膽小,在心理學上稱為“抑制性”的性格,在課堂上的表現為懼怕教師在公眾面前提問,但是在個人的交際圈中就表現的很自然、大方。此外,內向型和外向型的學生對課堂的喜好也不同。外向型的學生喜歡交際、喜歡表現自己、喜歡討論。而內向型的學生與之相反,他們則喜歡在清靜的環境中學習、專注思考。所以性格的內向或者外向型也決定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
2.成績方面:學生的原有的學習成績影響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對于能夠適應學習內容的學生來說,參與課堂教學的能力也就越強,他們往往擁有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水平不高的學生來說,緊跟教學的內容和思維就相對困難了,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幾率就相對少了。
3.參與意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是影響其參與度的重要因素。學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沒有認識到課堂參與對自身的重要性,是限制學生主動參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師方面
1.教師的主觀意識:有些教師還是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因循守舊,不思革新。在教學中不關注學生的參與性,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得不到開展,這些在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都是有體現的。
2.教師的語言運用:教師的語言運用是可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的,一味的照本宣科,語言晦澀難懂,學生們不能理解,長久以往,自然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自然會降低。
三、提升課堂互動的方法
(一)情境教學
設立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借助生動的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例如,牛津英語7A第8單元主要學習圍繞Fashion開展,在學習Reading部分的fashionshow時,老師也可以在班級組織一場fashionshow,讓學生參與其中,更能提高他們對文本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明確教學目標及主體意識
明確教學目標也是激發學生們主體意識的方法,因為教學目標的確定有兩種方式:一是教師制定。二是學生和教師一同制定的。如果教學目標是經過師生的共同認定的話,往往就會激發學生們學習到動力,也培養了學生們的主體意識,學生們將集中于教學中,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
(三)錘煉課堂教學語言
教師的語言要貼近學生,不可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師上課的語言要結合教材也要調動學生的興趣,要讓知識點容易被理解。語言表達要幽默風趣,適當拓展課外知識,能夠有效地將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回來。
(四)巧設教學活動
初中英語教師需要開展適當的英語教學活動,這種英語教學方法要循序漸進、從易到難、形式多變,并盡可能全面照顧到學生接受能力。例如采用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的發揮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動性,激發學生們的內在潛能,為學生們打造一個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教學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著積極的意義。學生們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用英語把自己的觀點勇敢地表達出來,鍛煉了自己的當眾英語表達能力。英語教師將學生們的在英語小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統一在課堂上面進行講解,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經濟社會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很多新的靈感,使得初中英語教學跳出了教材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教師們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英語興趣,培養課堂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建立英語小組,鼓勵學生用英語對話,課堂中適當開展英語朗誦比賽,或者英文歌曲分享會等,這些都是不錯的英語活動方案。學生們從中獲得了視覺和聽覺以及其他感官的刺激。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新穎的活動形式必然能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英語積極性,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知識并將知識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實效性,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特至關重要。教師自身素質是實現素質教學的關鍵,教師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的前提,教師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能夠建造一個活潑、嚴肅、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和求知欲望,也有助于學生們以良好的心態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