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煒晨++馬建國
摘要: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者都有對中學化學史教學進行研究,就研究方向而言,有對化學史教學內容的變化進行研究,與此同時,也有對化學史教學思想的發展進行研究,當然,更多的是對化學史教學的作用與意義進行研究。此外,也有少部分研究者對化學史教學的實施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化學史;創新;教學思想;國際化
1前言
化學史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教學中,化學史教學往往被忽視,而在當代化學教學中,化學史教學逐漸被重視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研究者對化學史教育的發展以及意義進行了很多研究,與此同時,化學史教學的實施也成為了化學教育中的熱點問題之一。很多學者從化學史教學的思想路線轉變出發,進而研究化學史教學的實施方法以及作用,本文將對化學史教學目前的研究狀況作一個綜述,從而為化學史教學的更好實施提供參考。
2化學史教學內容不斷變更
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中學化學教材中的化學史教學的內容與地位在不斷變化著。大體上,化學史教學內容存在以下變化:(1)化學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從很久以前的化學史單一且數量較少到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成果結合到化學史教學內容中,使得化學史教學模塊的不斷增大,內容日趨豐富。(2)化學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日趨多樣化,在我國化學教材中,化學史教學內容從原先的單一文字呈現逐漸發展到文字圖片相結合,換一種說法就是,從原先的讓學生簡單記憶發展到現在的圖文結合理解記憶并穿插交流與討論環節,提高了化學史教學的實施效果。
然而,近些年來,高中課程改革以及高考改革在不斷實施開來,那么,關于化學史的教學內容是否需要進一步改變呢?如果需要進一步改變,那又要如何改變呢?因此,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多,近乎寥寥無幾。
3化學史教學思想在不斷發展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當時科學技術不是很發達,在那段時間內,化學史教學內容數量少,內容單一而且持續多年沒有更新,因此,那時將化學史教學作為一塊死記硬背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與任何的科學技術實踐或者是日常生活相聯系,也就是說,化學史教學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幾近被忽視。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化學史教學內容的豐富多樣,化學史教學在中學化學教學又逐漸被重視起來。化學教師開始對化學史教學課堂的演繹精心準備,將化學史教學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緊密聯系已經成為了當代化學史教學的主流思想。
與此同時,學生也逐漸從原先的崇拜科學家轉變到目前的崇拜科學精神,因此,化學史教學的實施目的與初衷越來越接近。但是,當代的中學生思想緊跟時代發展,如何將化學史教學思想與學生思想同步或者逼近使得更能產生共鳴值得我們未來的研究者去進一步思考。
4化學史教學的意義在不斷升華
一直以來,關于化學史教學意義抑或是作用的研究是研究者極其關注的,因此,化學史教學的意義探討成為了研究者尤其是化學教育方面的研究者的探討熱點話題之一。
就這一方面而言,不同研究者也得到了不同的結論以及部分相似的結論。張克龍等研究者認為化學史教學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得以及技能的培養,主要包括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以及促使學生化學技能的形成。他還認為滲透化學史教學有利于學生領悟正確的化學研究方法以及學習科學的探究過程。另外,化學史教學有利于學生情感的熏陶以及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張克龍等研究者的主要觀點之一。而研究者黃懋偉則認為化學史教育中滲透著挫折教育,換而言之即化學史教育可以激勵學生不怕失敗、啟發學生不懈努力以及感染學生堅守信念。
然而,這些研究成果主要都集中于幾個大點,有時甚至看似泛泛而談,那么化學史教學對于學生的意義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筆者認為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深入研究化學史教學的意義,從而為研究如何達到最佳的化學史教學效度提供借鑒性的研究參考。
5化學史教學實施建議層出不窮
在化學史教學實施的發展中,從傳統的被忽視到當下的重視過程中,不少研究者對化學史教學的實施提出了寶貴建議。
比如說,研究者趙永芹提出在實施化學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史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挖掘我國光輝燦爛的歷史中與化學相關的史實,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此同時,他還提出化學史教學的實施應該利用歷史趣聞,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基于這個觀點,趙永芹認為如果在講授化學知識的同時結合生活實際,如花瓣與石蕊的關系等,可以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化學知識并且激發學生探討化學問題的興趣。學生在做實驗時不要放過一個微小的細節和一個微小的變化,對于每個細節和變化,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于失敗的實驗,還要找出失敗的原因,這樣也培養了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當然,研究者趙永芹也認為在實施化學史教學的過程中,介紹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從而鼓勵學生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十分重要。其原因主要是化學家活動的歷史構成了化學的歷史,諸如侯德榜等科學家為科學而獻身的事例數不勝數,他們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如果在實施相關內容的化學史教學過程中穿插介紹化學家的感人事跡,一定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引起學生的共鳴。
當然,國外也有許多研究者探討了化學史教學的實施,將化學史教學與生活實例相結合,一并融入到化學教學中去是整個國際的講究。然而,在化學史教學真正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往往無法實現化學史教學的真正價值,在把握化學史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失衡,因此,關于如何平衡化學史教學的實施的研究迫在眉睫。
6對化學史教學研究的思考
就化學史教學而言,雖然國內外研究者已經對其有不少研究。在化學史教學內容、教學思想、意義以及實施方法上的研究成果對現在以及未來研究者對化學史教學的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對化學史教學相關的每一項研究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就當下而言,化學史教學內容到底是否需要進一步改革呢?化學史教學思想是否應該與時俱進呢?以及化學史教學究竟有哪些可見的、具象的價值呢?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平衡化學史教學時而被忽視時而被重視的實施呢?目前,我們已有的研究都還無法解答這些問題。因此,關于對化學史教學的研究至今為止還存在重要的意義。對以上問題的探討與實踐對提高化學史教學的價值意義非凡。
參考文獻:
[1]張克龍.芻議化學史教學的作用[J].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2,23(12):43-45.
[2]徐敏,劉春生.化學史教學案例——水分子中的化學史[J].化學教育,2009,30(6):73-75.
[3]張章錄.化學史教學大有研究——化學史教學案例與反思[J].教育觀察,2013,2(1):63-66.
[4]裴先茹,王玲.化學史教學中應重視探究的價值[J].科技信息,2011(29):190.
[5]程亮斌,黃艾仙.化學專業師范生化學史教育現狀及改革對策[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0(8):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