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火春
摘要:物理是一門考驗學生邏輯性和思維的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鍛造自己的物理思維,提升解題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師應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將物理概念導入,這樣更加易于學生的理解。物理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學生物理思維提升所帶來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較多的會在潛移默化的解題探究過程中展現出來。本文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為具體實例,結合作者多年的物理實踐經驗,從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生活化實踐的具體作用具體講解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思維培養
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都可以在初中階段進行鍛造,因此,教師要提升自己的職業責任意識感,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從學生的智商、性格、品性等多方面提升個人素質,爭取培養一個合格優秀的中學學生。為了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思維保持同步,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應用恰當的方法,來創造積極思維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交流、討論,然后予以總結、補充;還可以盡可能多地在課堂上舉一些學生所熟知的實例,并且與教材中的新問題相結合來分析,以此使學生在課堂思維中產生新鮮感,當學生的分析結果與教師的想法相同時,通常學生就會切身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求知欲望會更加強烈,思維狀態更加積極,學習勁頭也會變得更足。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了課堂教學中的主要部分,很多教材內容只是單純的進行知識的復制粘貼,學生沒有能夠靈活運用學習內容進行實踐。哪怕是基礎的物理公式也只是通過反復的訓練練習讓學生掌握,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一直是被動接受學習,導致經常性的上課犯困,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去學習。限制學生思維發展的同時無法快速讓學生掌握物理公式和定理。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進行轉化,不一定靠課堂學習過程來鞏固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學習鞏固學習內容,比如,教師在講解汽化這一知識時,老師可以用沾著酒精的棉花包住溫度計玻璃泡,然后請學生來觀察溫度計的示數發生的變化。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就會進行思考,相互之間也會進行探討。然后教師可以再對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設置“你們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看到的現象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在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來學習汽化的有關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教學的目標,讓更多的學生可以認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愛好。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課件,提前預習學習內容,通過自己搜集資料進行知識消化,在課堂中當一回小老師,為同學們講解自己的學習見解和學習看法,自主自覺思考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發揮的實際作用是重大的。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學習看法,寓教于樂,在不斷的學習收獲中感受到學習魅力,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提升課堂的活躍氛圍,充分調動物理學習思維
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學習思維能力,教師不僅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還要通過一些科學合理的配套訓練讓學生可以習慣用物理思維去考慮問題,提升自己的邏輯新和嚴謹性。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自己思維的靈活性,設計物理概念考察競技比賽,讓學生可以感受物理知識內容的廣闊含義。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物理學習思維的直觀性,教師可以增強學生空間想象力的訓練。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無論對與錯,教師都不能夠對其進行批評,正確的意見教師要對其進行表揚,而錯誤的意見教師要對其進行改正,還要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其次教師要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讓物理知識在自身的口中變得更加形象,更加生活化,將理論性的東西轉化為比較形象的生活中的現象,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物理學習中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物理思維
初中階段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是不同,層次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首先要將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進行摸底,然后分成不同層次。那些物理學習基礎較好,有良好的學習思維的同學劃分為優等生行列,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鍛造。將一些物理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沒有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的同學分為一層次水平,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重點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例如,在講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和同學之間相互的作用力活動來增加自己對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實例進行列舉,分析自己遇到的關于力的具體事件,探究性小組討論學習,最終顯著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教學設計生活化
物理教師在教學前應該要做好備課工作,將教學設計更加生活化,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降低教學的難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設計的生活化就是指教師在設計中要盡量于現實生活聯系,通過形象的生活現象,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充分的認識,去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性。而且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學生也可以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識,掌握學習技巧,獲得親身體驗和心靈感悟。比如在學習壓力時,教師可以將課程設計導入問題設計為“當人們走在松軟的土地上為什么會留下深深的腳印”,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展開探討,從生活實際出發,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愛好。
總結:
總體而言,初中物理教學不能局限于學生物理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思維。讓學生可以在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發現適合自己切身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從而在訓練和解題探究中提升自己的物理學習思維,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柏華敏.淺議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5(29).
[2]張龍.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