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良
摘要:新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演進,教學形勢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教學課堂歸還給學生已經成為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理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交流在課程安排上也顯得至關重要,以前的傳統教學背景下,教師一直主宰著教學課堂,學生在課程中發(fā)揮的作用只是一個旁觀者,被動的接受教師知識,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調動課堂教學氣氛,讓教學過程變得生動起來,充分生命氣息。同時還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讓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述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從而增強課堂高效性和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學習思維。本文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增強互動性教學為具體案例,深入探究教學方法和策略,希望對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動性教學
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擁有與其他學科截然不同的教學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掌握基礎數學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訓練學生的數學語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愉悅。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還能夠讓教師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的體會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這樣一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教學至關重要,教師應該積極的解決好實際教學過程中影響師生互動的教學因素,強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讓活動激活學生積極對話
盧梭認為,通過學生自身活動獲取的知識,比從教科書、從他人學來的知識要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們得身心和頭腦都得到鍛煉。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運用于生活實際,可以使所學知識得到繼續(xù)擴展和延伸。同時,又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所以,在學習新知后,要創(chuàng)設一些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實踐活動情境,讓學生及時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對話欲望。教學《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時,筆者把全班分成10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去調查本校學生的身高、體重、年齡、男女比例、視力情況、最喜歡的明星等。在分組活動過程中,組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小組總結時,每小組代表針對自己所負責的內容展示調查成果,并總結經驗,這激勵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和表達能力。
二、師師互動是互動式學習的前提
在合作學習中,師師互動是重要前導。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和潛質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自我培養(yǎng)、繼續(xù)教育的過程,教學中師生雙方同時存在主客體雙重性,在教學過程中如能充分體現教、學互動,則可達到雙方共同受益、共同提高。我們曾經認為教師要交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教師原來的一桶水已經過時,這就需要教師的知識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需要教師成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挖泉”。開放的課堂教師隨時可能接受學生的挑戰(zhàn),而成為應戰(zhàn)者。然而教師之間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寶貴的教學資源。通過師師互動可以起到相互補充作用,實現在思維上的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從而實現1+1>2的效果。
三、我認為采取啟發(fā)式的問題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
也就是教師提前做好教學計劃,在分清知識重點、難點的基礎上對重要又符合學生理解范圍的問題進行問題設置,使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和探究欲望,也就是激發(fā)其主體性,在此基礎上分小組進行互動探究就容易得多。其他幫助學生建立主體性的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總之只有形成主動參與到自覺意識,才能促進互動教學的完成。
其次,情境的設置是互動教學的催化劑。如果只有主體性,學生不一定會整體都參與到學習中。因為一方面初中學生的學習目標性太弱,容易走神;另一方面,大班教學學生人數過多,教師無法實現這么多不同的個體都參與到學習中。
四、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問題背景
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問題背景,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及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具體包括:第一,目標誘導,學習目標對學生主動學習有誘發(fā)和定向功能;第二,興趣驅動,興趣是推動學生力求認識事物和探求知識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fā)和引導學生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去探索數學奧秘的底蘊;第三,評價激勵,實施多元化課堂學習評價,不僅能激活學生內在的學習推動力,而且能促進學生“人”“文”的雙向健康發(fā)展.
五、情感互動策略
1.體驗教學美感。使用恰當教學語言、設計板書藝術、策劃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滿足學生的視聽審美需要,增強教學美感;善用智慧的力量,以幽默的態(tài)度,暗示的手法或緩解心理緊張,巧除心理壓力充分展示智慧之美。師生相互理解,更能體現人際關系的和諧之美。2.積極的教師期待。積極的教師期待幫助學生獲取成功,能夠使其產生成就感與自我效能感。師生積極的情感互動在教師的期待中開始,在學生的積極回應中延展,反過來又強化師生的情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3.激發(fā)理智感。教師以新穎、別致的方式呈現問題,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恰設目標,激發(fā)自信,可促進學生產生勝任感;引導探索,促其進入欲罷不能的狀態(tài),激發(fā)起認知活動的強大內驅力。
總而言之,互動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數學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互動教學在課堂中發(fā)揮實際的作用。這樣教師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而教師也能在此過程中,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讓學生熱愛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也會得到提升,使教師能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質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紅英.互動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科普童話,2015,(45):12-23.
[2]顧國盛.多媒體互動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1):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