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風
摘要: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小學數學課程體系,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后,在內容上和體系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其邏輯#推理及其運算技能仍是教學中的重點。其表現形式和內容有些脫離實際生活,有種飄忽其然、沒根的感覺。這樣一來!學生學的枯燥、教師教的累拗。學生學的沒動機、教師教的沒勁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一直在探索著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卻也苦于沒有經驗和理論的指導,至今也未擺脫苦海。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認為應把數學的教學活動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把課堂變成實踐的基地!把數學符號變成生活中的樂符,使數學課堂生動、活潑起來,這就是生活化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師生心靈對話、互動的舞臺,課堂應該是活的、是動的、是情景化的。
一、營造和諧課堂教學氛圍
新課改積極倡導“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看成有獨立人格的人、有尊嚴的人,我們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是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
(一)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總想維護“師道尊嚴”,強調課堂紀律整齊劃一,自己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其實這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忽視了他們的個性,這樣的課堂是死氣沉沉、沒有活力的。因此,放下教師架子,平等對待學生,虛心接受他們的建議,與學生一起合作,與學生一起成長。
(二)保持良好心態
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努力保持良好心態,從不把自己的不愉快帶入課堂,總是微笑著出現在學生面前,用信任的眼神,鼓勵的目光與學生交流,這樣學生才會精神煥發、興趣盎然。
二、采用自主探究學習方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課堂的真正主人,數學教學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這些給我們的數學教學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是不適應新形式的發展的,要積極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應該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教學情境。
(一)創設有趣生動情
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我在班內建立了一個“小超市”,讓孩子們拿著事先準備好的人民幣“買”東西,這樣就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在教學中學生應是積極探究者,我們老師的作用是讓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習慣,而不是給他們提供現成知識,學生不是消極的、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主動的知識探究者。不要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授課本知識,而是教會他們怎樣搜集資料,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發現規律等等。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時,我指導學生自己選擇合作伙伴,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應用生活化的策略
作者也一直在探索生活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經過自己多年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與積累的經驗,通過在課堂上對教學形式的不斷嘗試和摸索,在如何有效地運用生活化問題取得有一些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上聽講認真了、注意力集中了、在課堂內外愛思考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不覺得數學枯燥無味了、不論是小考還是大考數學成績提高了一大截……可以證明,從這眾多的指標中看到了生活化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總結了以下生活化教學的運用策略。
(一)挖掘具有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對其中的有關知識點進行改編、改造成生活化的內容。然后以一種這樣的方式把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覺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的神秘性一直潛藏在其中,從而讓學生感覺自己學習的不是數學,而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即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難題。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大大地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學生在學習時不會吃力,學起來也帶勁,因為這讓學生感覺“這就是我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點撥知識點,進行總結,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原來這么有趣。
(二)在課堂中要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
在課堂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去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模擬的情境中去意識到數學問題的存在,有興趣去解決。讓學生在團隊中去學習、去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一來,學生一方面學會了知識,另一方面也學會了團隊的重要性,學會了合作、共享的精神。這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會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
(三)學生也可以自行設計生活化的教學
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通過教師一點點、一步步地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對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案例體驗,也可以設計一些類似的情景和問題。學生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去體驗數學的魅力和用途。教師可以對每個學生、各個小組自行設計的數學問題進行評比,找出好的案例,讓大家去分享、去模仿。當然這也是教師的教學素材的一種特殊的、可行的、珍貴的來源。這可以成為教師以后教學的一種素材,當然教師也可以說出這種素材的來源是哪位學生,這樣更能激起學生模仿、學習的興趣。
總之,要想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需要教師用獨到的教學方法,認真的教學態度,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從一般教師走向優秀教師,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這個任務非常艱巨,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連金.淺談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生機[J].學苑教育,2010(11).
[2]王俊平.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氣息[J].學周刊,2012(32)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4]《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雜志社,2007.4
[5]劉彭芝,《數學思維教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