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初中英語作業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業對鞏固學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有重要的操練作用,作業對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及有效地指導學生有直接的導向作用,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
傳統的初中英語作業偏重書本知識,形式和內容單一,缺乏實踐,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潛能的發揮。
一、分層次設計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的作業設計是很有必要的,要想讓作業設計更為科學有效,教師首先應當控制好作業的難度。學生由于個體間的差異以及英語基礎的不同,在英語水平以及英語學習能力上會不一樣,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如果用同樣的標準與要求來對待所有學生顯然不太合理,因此,如果能做到作業的分層設計往往能夠更有效。
以閱讀型作業的分層設計為例,閱讀型作業通常分為兩種形式:課前預習作業和課后復習作業。閱讀型作業的要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教材來體會教材中文字的含義,讓學生能夠對教材有全面的把握,同時能夠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英語知識、思想及方法。為了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夠在預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將閱讀作業分為三個層次:
(一)(學困生)作業①跟隨錄音機朗讀課文2-3遍,跟讀時每一句都要跟上,讀的過程中要用心體會文章的語音、語調以及句子的停頓。②跟讀完成后獨立將文章朗讀2-3遍,要做到每個單詞的音準、整篇文章的斷句都有所保證,對于不同的句式,陳述句或者疑問句,都要讀出正確的語調。
(二)(中等生)作業①首先獨立將課文朗讀幾遍,次數由學生自己設定,如果覺得文章有難度就多讀幾遍。②讀完后對于文章的脈絡及情節有一定的思考,然后回答教師布置的幾個預習問題。
(三)(優等生)作業①精度課文,閱讀過程中體會文章的結構及語句特點。②找出自己在理解文章內容中遇到的問題,并且通過對文章的進一步分析找出問題的答案。③要明確文章中的語法重點及句型特點,并且做好記錄。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層設計作業內容,不僅能夠讓預習任務更符合學生的知識層面,還能夠讓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已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二、作業目標要明確、多維度
一份高質量作業不僅充分體現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有明確設計意圖且其目標是多層次的。英語作業設計首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體現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注意把握好作業目的定位不拘泥傳統目的地位,這應該基于英語學科知識工具性,還要注意英語學科人文性進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語感。國外學者艾普丁提出作業的目:練習、準備、參與、個人進步、同學間的交流、家長---子女關系、家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社會的聯系、執行政策、懲罰。以上的目的定位,在英語作業設計時要注重現實意義和練習、預習、個人進步和促進家人---子女關系。借鑒艾普丁所提出的作業應有目的,不僅使作業體現英語工具性,更重要的是要拓展作業的人文性,比如加強家長與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關系。
三、作業內容和形式要多樣化、要貼近學生生活
英語作業在形式和內容方面要多樣性、貼近學生生活;更要體現英語文化與語言的完美結合,比如針對記憶性作業可以把它設計為寫出動詞的過去式或是詞性轉化等。英語作業的形式有很多種分類。陳力認為英語作業任務設計要多角度(聽、說、讀、寫)、多形式(字母、單詞、句型、對話、短文等)、多題型(機械性、復用性、活用性、智力型)、多用型(供新授課鞏固和復習用,課內,課外用),讓學生手、腦、口、耳、目感官參與活動,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運用能力等都得到訓練等等。筆者比較贊同徐曉霞的作業分類,她把作業分為記憶性、想象性、運用性、體驗性還有實踐性和差異性。記憶性,主要是指向知識記憶、內容理解和運用,側重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練習;想象性,課標要求“密切關注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想象性作業主要是讓學生以一定文本或題材為依據進行合理想象練習;運用性,謝覺哉曾說過:“學和行本是有機聯系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當中看自己是否學到手”,運用性作業主要是知識和技能運用為主,旨在讓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生命個體,他們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生活經歷"經驗積累和家庭氛圍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對事物感受和體驗也不相同;實踐性,主要指讓學生通過操作,研究等實踐來獲得能力和素養的一種類型;差異性,因學生能分層布置作業。
四、作業數量應適量,不能過多或過少
德國心理學家Kurgeer通過實驗證實,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學習的次數和保持的量成正比關系,而在大量超額學習時,重復學習越多,效率反而越低,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報酬遞減”效應。教師布置的作業過少,難以達到復習和鞏固知識的目的;教師布置的作業過多,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所設計的作業應當適量。筆者認為,教師設計英語作業時,每天作業的題量應以本班中等生半小時內可以完成為宜。此外,教師應認真、及時地檢查學生的作業情況,切忌拖拉和敷衍。檢查的范圍可以是全班檢查,也可以是小組抽檢。檢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師檢查,可以是生生互檢,還可以是學生自我檢查。教師應對作業情況進行及時匯總和分析,對學生個別性的錯誤,教師可以直接在作業本上糾錯,而對學生共同性的錯誤,教師則應該在課堂上進行講評。教師還應對每一次的作業情況進行簡單小結,表揚完成作業質量高的學生和進步大的學生。
一份有效初中英語作業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是建立在對本班學生學情充分掌握前提下以及對學習英語這門學科真正目的基礎上的。有效英語作業不僅能提高學生英語成績,更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拓寬學習英語空間。無論是理論需求還是實踐訴求,英語作業都急需轉變。我們應從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樹立以學生為本"學以致用的現代英語作業觀。
參考文獻:
[1]何安平.新課程理念和初中英語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林媚.初中新目標英語有效作業的設計策略[J].學生之友(中考月刊),2010(7).
[4]林燕.初中新目標英語有效作業的設計方法探析[J].學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