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丙華
摘 要:在“三農”問題及城鎮化建設背景下,我國現代化農業正在快速發展。農村金融作為農村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它的發展態勢會對農村經濟造成直接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相比于城市在發展進程中存在滯后性與弱質性,這也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產生極大制約。本文就希望以國內某省農村地區為例,探討在格蘭杰因果檢驗下的某省農村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進程,證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
關鍵詞:農村經濟增長;農村金融發展;格蘭杰因果檢驗;關系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62
1 某省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民收入基本概況
以某省為例,它的生產總值數據從1990—2016年實現了每年農業經濟9.47%的增幅,2015年全省全年農業經濟生產總值達到44093.83億元,位居全國第5位。從該省農村金融發展態勢來看,2010—2016年間GDP農業生產總值基本穩定在增幅8%左右,占到全省所有產業生產總值比例的22.4%,可見農村金融對于省內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其對全國農業經濟發展貢獻也十分之大。
該省農村農民收入,全省農民1990—2016年的農村居民個人純收入從144.8元上漲到9449元,上漲幅度超過66倍。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客觀影響,該省農村農民純收入增長態勢已經相當可觀。特別是1999年以后,省內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進入穩步上升期[1]。
2 某省農村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相關性的實證論述
2.1 格蘭杰因果檢驗基本原理
格蘭杰因果檢驗基本原理涉及2大變量X,Y,其中Y變量值由其自身所附帶的滯后值來決定,同時與X變量滯后值也存在一定關系,因此可以為X與Y之間建立有效因果關系。據統計分析,在15%水平下的格蘭杰因果檢驗證明金融發展能夠直接影響經濟增長因素。而在5%水平以下兩者則互不干涉。以農村經濟為例,在這種水平下農村金融儲蓄率和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率之間不會形成因果關系,對農業經濟增長也沒有任何促進作用[2]。
2.2 虛擬變量的引入
在這里給出格蘭杰因果檢驗下的虛擬變量模型:
基于以上模型,計算格蘭杰因果關系下的平穩性檢驗結果,并配合該省政策變動虛擬變量,將其作為外生變量來分析相關結論結果,得出該省農村金融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標準化系數協整方程應該為:
通過該協整方程的協整驗證結果可以看出,在該省農村地區加入政府政策變量后,它的農村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業金融之間發生諸多關聯關系,比如農業金融的儲蓄率、相關率、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率等都有所漲幅,它對于兩者之間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變化影響非常之大。該省也出現了農村農業經濟增長率與金融相關率呈現方向變化力度強化關系,而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率與儲蓄率則呈現正向變動關系,其力度強化也非常明顯。產生上述兩種狀況主要是因為該省的農村金融政策持續時間并不夠長。可以看出目前該省農村農業經濟及農村金融依然還處于政府支持發展期,它對于當地農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并沒有被完全展現。但伴隨地方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的逐漸增多,它們對于吸收農村農民存款會起到一定的正向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實現對農村剩余資金價值的最大限度集中整合,這也為農村經濟建設投資降低了相關交易成本。
3 結論
在基于某省農村金融發展及農業經濟增長的相關變量,借助格蘭杰因果關系進行檢驗,可以看出該省農村金融相關率與農業經濟增長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說明當地農村金融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有效增長。從整體來看,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并不明顯,這也說明該省農村金融與農業農村經濟之間存在渠道受阻,這導致了農村金融無法有效向農村經濟發展輸送有效資源,還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促進其發展力度,進一步優化政府政策效果。某省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之間關系也反映了我國在農村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問題,許多地方農村在發展資金需求方面無法得到全面滿足,農村金融機構雖然吸收了大量存款,但這些資金卻主要外流流向獲利效益更高的相鄰城鎮,這對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參考文獻
[1]李夏丹.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7):160.
[2]海新權.甘肅省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D].蘭州大學,200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