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青
摘要:一個自主管理的班集體,應該是這樣的:在一個窗明幾凈,富有濃厚團隊氛圍的班級中,全體學生會自發地形成一股濃郁的學習風氣;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熱愛運動,熱愛科學;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真誠地與同伴相處,快樂地與同伴合作、活動。在這樣一種積極向上、富有合力的環境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觸動學生自發地融入班集體的行列。班級管理文化與學生的發展構成積極的互動,取得管理的成功。而這充滿向心力的管理文化,需要班主任老師的精心建構。
關鍵詞:結盟;盟隊文化;相融;管理
團隊文化就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顯現的團隊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團隊文化是員工思想與心態的高度整合,是員工在行動上的默契與互補,是“小我”與“大我”的同步發展,是員工之間的互相寬容與理解。團隊文化的實質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是通過共同的信仰、一致的行動、相識的工作作風、共有的價值觀念、標準的行為規范而凝聚起來的一種合力、眾力。它通過塑造可以成長,通過教育可以傳播,通過激勵機制可以發揚光大,通過行為人這一載體可以生生不息,延續不斷。
團隊文化的形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人類存在著合群傾向,合群可以滿足人們在單獨情況下無法得到的各種需要,可以消除孤獨感,調節心理和行為;另一方面,組織的目標在于完成任務和使命,為此要求組織內成員要同心合力,團結協作,形成凝聚力。
企業生存靠管理,班級的發展也要靠管理。班級管理,其實就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有特色的班集體必然有一位用心、智慧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建設學有榜樣、團結蓬勃的集體。
我所管理的班級是一個有著48個獨立人格的集體,寄宿性質,他們無時無處不給我的教育管理制造著出其不意的新矛盾,不斷地提出費人心思的新問題。但作為教育者,每每認真回味實踐歷程,這些矛盾雖極具挑戰,但恰恰是開展工作的創新源泉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強大動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研究,我將班級的各項工作綜合聚焦,在班級管理中,建立具有本班特色的“結盟式管理”模式。何為結盟式管理?如何通過結盟式管理來引領個體?結盟式班級建設怎樣與班級常規管理融合,提升班集體管理文化?一系列的問題,誘發我這個班主任繼續深入探究與實踐。
一、合力規劃 組建結盟團隊
長期以來,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被捆綁在其中,身心俱疲。學生們在班主任的權威管理下,毫無生氣,自主能力低。高層次的班級管理模式,需要引進自主化管理。解放孩子、解放班主任,讓孩子們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人為本,信任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
(一)理念規劃 創建盟隊平臺
1994年,斯蒂芬·羅賓斯首次提出了“團隊”概念: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助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結盟式”管理就是以小團隊形式進行的小隊組合管理。
通過引證,我們在班級里達成共識,結盟的定義,就是像兄弟姐妹一樣結成盟隊,盟友間親密無間,如朋友,如兄妹。根據“盟隊間同質,盟隊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盟隊組合,盟隊間力量均衡,有威望者為盟主。各盟隊有團隊目標、隊名、口號等,同時各盟隊成員內部分工有序,各司其責。通過顯性管理、隱形管理,網絡管理等多種形式對各盟隊進行團隊捆綁式管理與評價。盟隊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既有個人意識,又有集體意識。充分實現“我為盟隊,盟隊為我”的理念融合。
(二)形象規劃 打造盟隊名片
1、班級啟動一次結盟儀式,組建、整合結盟隊。
2、調動全員,在公開、公正、平等、平均等前提下,投票產生認同感強的各結盟隊盟主。
3、以各結盟隊盟主為核心,選出各自盟友,注意盟友成員在性別、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最后在班主任的協調下,自愿、自主,個別調整,均衡力量。
4、以各盟隊為單位,建立結盟隊的形象檔案。設計、起草各盟隊名稱、口號、目標,各盟隊成員要把各自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記錄在結盟隊的形象名片中。設計它們,有助于各盟友對各自盟隊產生認同感和信任感;加強盟友間的了解,增進凝聚力和合作力,培養親近感。
幾節班隊課,孩子們集思廣益,討論并商定了極具班級特色的一系列盟隊形象標志方案。
二、彈性開發 運作結盟模式
“只有完善的集體,才能造就完善的人。”任何一個集體,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這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本保證。而“結盟式”管理模式進集體,充分調動全隊盟友的積極性、能動性,讓每一個盟友在集體中、在結盟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主管理、自我約束。
(一)靈活多樣的盟隊管理
“結盟式”管理機制中,結盟隊是班集體中最具象征意義的單元組合,在集體管理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執行運作,遵循“盟隊”服務原則和“正面鼓勵”原則。組建凝聚力強、積極向上的結盟隊,進行形式各樣的、富有新意的“自評、自查、自治”的結盟隊自主管理機制。
1、結盟隊輪值制
在我們班,運行以盟隊為單位的責任包干機制,按需輪值。比如,每周各結盟隊舉薦一名“進步盟友”參與全員投票,得票率最高者為下周值日班長。工作時限一周,結盟隊全體盟友要及時給予幫助、鼓勵和支持。再比如,班級衛生也以盟隊為單位按日輪值,當天量化,每周定時評選出“環保結盟隊”。節慶日黑板報也以盟隊為單位包干到隊,每一期的板報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這種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本隊盟友間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強盟友的團隊意識,同時也讓每一個個體樹立了自信,得到了發展。
2、結盟隊評價制
學生在自主管理過程中,難免出現松懈、低潮的波動期,作為班主任,需要及時有效地評價,形成一個連續、過程化的量化考核評價制。每天各盟隊隊長按成長檔案本的明細表從衛生、紀律、發言、作業、就餐等方面,記錄結盟隊成員每天的不同表現。在各盟隊內部評選出本周“三星盟友”、“四星盟友”和“五星盟友”。
正所謂,沒有競爭,盟隊就沒有了活力,個人就沒有了危機。每三個星期,班隊課上,全員參與,根據平時表現與量化考量,投票選出“最佳盟隊”、“加油盟隊”、“最佳盟主”、“加油盟友”,并予以表彰和鼓勵。
3、結盟隊檔案制
在校期間,利用各種量化等第,關注優生、中等生、后20%學生的差異性,建立盟隊成長檔案袋。每次盟隊的成果展示、成員量化表現、活動足跡等都是成長的見證,盟隊形象的印記。
愛默生道:一個人蘊藏的力量是新奇的,如果不去嘗試,沒有人甚至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可以。團隊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覷,結盟模式孕育無限潛能。
4、結盟隊競標制
在我們集體,各項任務都是以盟隊為單位,實行班級競標會。比如,每三個星期一次的板報刊出,每周更新一次的班級博客,一個學期一次的班刊編輯,都是通過招標,包干到隊。每到這種競標會,盟隊們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每一次我們總能選出實力最強、呼聲最高的競爭團隊來為班級服務。
(二)靈動多彩的盟隊生活
沒有行為活動,就沒有班集體。行為活動作為天然的自主參與形式,讓孩子真實體驗,認真感悟,收獲教育品質。我們以盟隊為單位,開展多樣的盟隊活動,創新活動形式,豐富盟隊生活。盟友們在活動中,享受友誼,享受被接納,享受參與和分享的快樂。盟隊生活多姿多彩,眾志成城。
1、搭建表演舞臺,盟隊展現小才藝
孩子的表演最具童真、童趣,融想象、創造于一體,還能鍛煉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其集體觀念的發展和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寄宿班每晚6:00左右是他們自由活動時間,我經常組織各盟隊創編課本劇、童話劇、小品等。盟隊成員,從道具的制作、背景音樂的選擇,到全體盟友展示。孩子們始終熱情洋溢,快樂出鏡,每期都能評選出“出彩盟隊”。他們的表現意識、合作意識得到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發揮,同時挖掘故事背后隱含的人文關懷,寓教于樂。
2、走進陽光體育,盟隊開展小社團
第歐根尼有句名言:“不要擋住我的陽光。”毋庸置疑,“陽光體育運動”意味著孩子們的春天,它號召學生到操場上、到大自然去享受陽光,去鍛煉身體,陶冶情操。我校是體育強校,大課間半小時的陽光體育內容多樣:跳八字長繩、踢毽子、投籃、打乒乓球等。各結盟小隊的孩子利用傍晚一個小時的課余時間,根據盟隊喜好的不同,組建了盟隊八字長繩運動社團、陽光少年呼啦圈社團、籃球風暴社團、毽子社團等。充滿朝氣的盟隊小社團無形中鍛煉了體能,培養了陽光體育精神,也增進了情誼。
3、利用現代網絡,盟隊主編《新聞眼》
班級的新聞小報、博客取名為《新聞眼》,記錄班級最近一個月發生的有趣、印象深刻的班級大事件。全體盟友是新聞小記者,負責發現、撰寫、投稿,稿費5元。班級新聞小報一個月出爐一次,各盟隊的盟主輪值主編,帶領本盟隊成員搜集、選稿、編輯、封面設計,在班主任的監督指點下,最后到校打印室打印成報。班級博客亦如此,利用電腦課,把最近班級發生的新聞配圖上傳。在電腦課程葉老師的指導下,博客內容豐富,欄目五彩繽紛,各盟隊自主管理,自主建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4、結合童書閱讀,盟隊舉辦分享會
我們學校有系列童書閱讀活動,根據班級學情,我們規定周三傍晚的一個小時,是本班童書閱讀分享時光。結盟隊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共讀一本書,幾乎每周都有不同的結盟隊為大家舉薦書目。有林海音《城南舊事》、張之路《漢字奇兵》、《希利爾講世界史》等。他們以盟隊為單位,在童書分享會上,或合作朗誦經典片段,或講講閱讀心得,或以故事的形式分享好書,甚至有的盟隊還把感受、體會做成剪報供欣賞。在各盟隊的帶動下,班級總能刮起陣陣讀書潮,流行不同的書目。
伴著書香,班集體增添了別樣的魅力和活力。
三、體驗價值 建構結盟文化
心理學的積極行為觀認為:人的行為背后有一強力支撐,那便是自我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如果喪失,行為將陷入消極被動。引導孩子樹立自信,體驗自我價值和團隊價值,發展樂觀積極有創造力的陽光人格,實現自我的成長,這就是最終的盟隊文化。
(一)盟隊個體文化
“結盟式”管理,并不是擯棄個體,擯棄班集體,唯“盟隊”論。而是運用“結盟式”管理模式,讓孩子們自發地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尊重個性,尊重人格,體現個體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培養個體的責任心和上進心。最終為建設和諧美好的大集體服務。
在這樣一種積極向上、富有合力的環境里,每個個體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自發地融入寄宿集體的生活與學習。他們通過各種班本活動——文體活動、科技活動、課外生活活動,寓德育于各項活動之中,獲得許多課外知識,鍛煉多方面的能力,喚起學生學習、生活的熱情,形成一種積極進取、團結和諧的班風。每個個體保持愉快的心境,真誠地與同伴相處,快樂地與同伴合作、活動,寄宿生活的幸福感大大增強。
(二)盟隊榮譽文化
盟隊的結合就是一種精神能量的匯聚,盟友們在團隊的感召帶動下,獲得的榮譽,凝聚了集體的行動力。這種榮譽感和成功感,驅使他們奮發向上、團結一心,建立自信。蔡恩琪同學經學校推薦成為溫州市第七屆少先隊隊長學校學員,陳乙寧同學被評為最佳平陽報記者,章程同學的作文《去釣魚》獲市“我的課余生活”征文比賽一等獎,楊崢在七巧板比賽中獲市二等獎,鄭煌同學參加校吉尼斯挑戰賽,雙手運球項目破記錄,校運動會班級獲團體第一。
(三)盟隊相融文化
在盟隊組建那刻起,每個個體已然融合成一個整體,盟隊間、盟友間相互制約、互補互助,感染影響。 “我為團隊,團隊為我”、“我為大集體,大集體為我”的服務意識和相融意識構建了盟隊精神,這種精神在融合中一點點地創造、碰撞、養成。孩子們學會合作、學會溝通、學會約束,他們有家的歸屬感,有愛的包容感,學生的幸福感來自這個集體!
“結盟式管理”模式,從嘗試到風生水起,是班集體的一次實踐、體驗過程。這種特色的盟隊管理模式,幫助他們從“管束型”過渡到“自律型”,從“獨我”到“盟友”的轉變。學生不再盲從或不從,他們以主人翁的角色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集體,使班級管理達到“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的管理境界。
結束語
團隊文化對團隊成員的集體共同意識具有一種強化作用,可以推動團隊的有效運作和發展,提高組織的整體效能。一個具有團隊文化的團隊,往往顯示出高漲的士氣。團隊成員對團隊具有強烈的歸屬感、一體感,衷心地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愿意為團隊的利益與目標盡心盡力。團隊成員對團隊具有高度的忠誠,決不允許有損害團隊利益的事情發生,并且有團隊榮譽感。團隊成員之間彼此信任,相互協作,信息共享,同舟共濟。團隊發展出清晰的團隊規范,團隊文化的價值觀深入人心。團隊文化的文化與輿論在團隊氛圍中占有統治地位。團隊成員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與覺悟,整個團隊彌漫著終身學習的氛圍。團隊目標統一,分工明確,權責分明,辦事積極果斷。
我總是努力使自己成為有智慧、有激情的班主任,左手用豐盈的智慧為學生的心靈點燈;右手用飽滿的激情經營童心,愿其綻放生命的光彩!——致我可愛的“盟友”們
參考文獻:
[1]各領風騷---溫州市名班主任風格和智慧 溫州市教師教育院, 2013.
[2]包智強. 煥發班集體的生命活力[J].班主任,2004(6):3-4.
[3]林進才. 班級經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