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旖旎++田虎
摘要:當前,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細”“實”程度嚴重欠缺,安全教育與管理各環節存在怠惰松懈現象與馬虎隨意現象。究其成因主要因為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形式單一化、安全教育與管理行為缺失程序化。增強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細”“實”程度,需要大力增強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的實效性和安全教育與管理行為的程序化。
關鍵詞:學校;安全;教育;管理
一、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基本要求:“細”與“實”
當前,關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國家法規與政策正在日益完善。為了貫徹和執行國家關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法規與政策,學校都會依據國家法規政策的規定,結合本校的校情和學生特點,制定出適合本校學生的安全教育的制度與規范,以及實施這些制度與規范的相關管理制度。但從現實執行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細”“實”程度嚴重欠缺,前者主要表現在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諸環節存在馬虎隨意現象,后者表現在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中各環節存在怠惰松懈現象。
漢代的劉向在《說苑》中所說:“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大部分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可預見性,在事故發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與端倪。如果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做的細致而扎實,校內師生與安全管理人員能夠在學校安全意識與安全管理活動中克服馬虎輕率與惰怠松懈的意識與行為,就能及時發現有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極大增加預防事故發生的概率;就能在學校安全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及時采取措施杜絕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最大可能的避免事故的發生或降低事故發生的頻率或減小事故造成的生命傷害與財產損失,減小事故發生的損害。無數事實證明,學校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怠惰松懈、馬虎隨意的心理意識與行為習慣,常常導致在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對細微問題的忽視,或是不能及時覺察隱患的存在,或是有所覺察而認為無所謂,最終都因一念之疏忽而造成惡性事故,造成生命傷害或財產損失,影響惡劣。
二、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存在的“細”“實”問題
當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系列的“細”與“實”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具體管理活動中主要表現為存在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形式單一化、安全教育與管理行為規范化缺失、管理行為輕率隨意等。
第一,存在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的問題。當前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往往難以落到實處,制度貫徹流于形式,缺乏扎實細致的執行,常常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難以變成行為,嚴重缺乏全局性和長遠性,嚴重缺乏持續性和協條性。[2]很多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在上級檢察時才會受到重視,常常是一陣風。上級走了,強化安全管理的風氣也就煙銷云散。有的學校甚至在上級檢察時也不能積極應對,而是想辦法逃避責任、隱瞞問題。對于已經發現的安全管理問題,往往持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怠惰心態與敷衍塞責的消極措施。
第二,存在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形式單一化的問題。雖然很多學校都設有安全教育課程,定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很多學校僅僅將安全教育局限于課堂之內,只是向學生進行口頭言說,很少有對于安全器具的實操體驗和安全技能的實踐訓練。安全管理的評價體系中也缺乏對于實踐性安全管理技能的考評,更多是對安全知識的書面考察。這種安全教育在現實中往往缺乏實際意義,即使學生運用安全知識能夠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也缺乏及時處置安全隱患的實際能力。
第三,存在安全教育與管理行為規范化缺失的問題。現實中每所學校都能依據國家法規政策的規定,結合本校的校情和學生特點,制定出適合本校學生的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實體性制度。但是大多數學校的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制度中,都缺乏實施這些制度的程序性制度。這一缺陷導致各個學校在實施安全教育活動與安全管理活動時,無論是校內師生還是學校的安全管理人員,在參與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時在行為表現中都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常常根據個人對于制度的理解做出安全行為。校內師生對于安全制度的理解偏差與行為程序性的缺失,常常導致校內師生與安全管理人員在學校環境中對于細微安全問題的忽視,或是不能及時采取失當措施,或是覺察到了隱患存在但卻無法做出正確反應,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增強學校安全工作“細”“實”程度的建議
第一,增強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安全制度,重在落實。缺乏落實,再完善的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制度,也無法有效解決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存在的現實問題與面臨的潛在隱患。為此,需要強化學校領導、安全工作人員、校內師生對于安全制度貫徹落實重要性與緊迫性的認識,明確責任,加強監督,執行力,增強學校領導、安全工作人員、校內師生對于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切實保證學校各項安全教育制度與管理制度能夠扎實細致的落到實處。
第二,增強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的實效性。安全活動,重在行動。缺乏行動,再高深的學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知識,都是紙上談兵。任何安全環節都離不開人員的操作與管理,人員的操作技能與安全意識是安全管理的關鍵要素。[2]為此,在加強對學校領導、安全工作人員、校內師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的同時,更應重視對于這些人員安全實踐能力的培訓與提升開展各類事故的預防演練,使師生掌握避險、逃生、自救的方法,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3]通過不斷提升學校領導、安全工作人員、校內師生對于安全設施的操作能力和安全隱患的預警能力,才能有效增強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活動的實效性。
第三,增強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行為的程序化。除了不斷完善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實體制度以外,急需制定學校各類安全教育與管理行為的程序性制度,為學校領導、安全工作人員、校內師生參與安全活動、發現安全隱患、處理安全事故提供具有可參照性的檢察清單、程序步驟,做法指導與行動指南。通過完善安全教育與管理的程序性制度,有效提升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質量與效率,減少校園師生在校園安全活動中因為理解偏差而導致的隨意性行為,最大限度的提升安全教育與管理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田虎. 論學校安全教育效能改進的范式與策略[J]. 教學與管理, 2015(31):15-18.
[2]賈繼華,白珊,張麗穎主編.冶金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M],冶金工業出版社,2014:157.
[3]方益權主編.校園安全防范寶典[M],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0:96.
基金項目:陜西省2016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校安全教育模式與預警機制構建,項目編號:2482;咸陽師范學院2016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