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麗
摘要:本文對近年來研究高管激勵的文獻進行綜述,從貨幣性激勵與非貨幣性激勵兩個角度分析總結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研究發現國內外學者對于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并未達成一致,這種差異出現的原因可能是行業及地域發展不平衡。且大部分學者主要在研究非貨幣性激勵對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而鮮少有學者研究貨幣性激勵對非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
關鍵詞:高管激勵;企業績效
國內外學者針對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研究,但由于眾多學者運用的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對象各異,到目前為止,對于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結論。本文首先將高管激勵分為貨幣性激勵及非貨幣性激勵,分別闡述其與公司經營績效之間關系。
一、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綜述
貨幣性激勵主要包括薪酬激勵(包括基本工資、津貼、福利及獎金)、股權激勵及在職消費(劉勇)[1]。國內外學者對于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已趨于成熟,但對于二者之間的關系,尚未取得一致結論!
貨幣薪酬方面:部分學者認為高管貨幣薪酬與企業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Kevin、劉紹娓和萬大艷[2]、陳丹和劉杰瓊[3])。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高管貨幣薪酬與企業績效無顯著正相關關系。如魏剛[4]、Jensen和Murphy [5]及Yermack認為高管年度報酬與公司業績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諶新民和劉善敏的研究也表明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線性相關關系。
股權激勵方面:股權激勵能有效降低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第一類代理成本(Jensen和Meckling)。部分學者認為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正相關。如Kato H,Lemmon M,Luo M、于東智,谷立日、徐寧等均認為高管持股有利于克服管理者的短視行為及代理成本,與企業績效正相關。另一部分學者認為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不存在顯著線性關系或者負相關。如王銳等研究發現股權激勵區間效應呈“正 U型”關系。顧斌和周立燁、白潔等均發現股權激勵對公司業績的激勵作用不明顯。
在職消費方面:理論界關于在職消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主要有代理觀和效率觀兩種觀點,代理觀認為在職消費是一種難以監控的公司高管為了謀取私利采取的手段,易造成企業資源浪費。而效率觀則認為在職消費給高管帶來的優越感能夠激發高管的潛能,提高效率。Fama、羅宏和黃文華[6]的研究均驗證了代理觀。Rajan和 Wulf [7]、朱焱和翟會靜研究則驗證了效率觀。
二、非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綜述
非貨幣性激勵主要包括管理層權力、內部薪酬差距及職位晉升等(劉勇)。國內外學者較少對高管非貨幣性激勵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進行單獨研究,更多的是關注非貨幣性激勵對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影響。
管理層權力方面:權小鋒等、Bebchuk, L.A. Fried, J.M. 等認為管理層權力越大,其獲取的私有收益就越高,越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盧銳研究表明管理層權力可以加大高管內部的薪酬差距,但是對于績效的影響卻不顯著。朱焱和翟會靜的研究表明,管理層權力削弱了高管貨幣薪酬對企業績效的激勵作用。高遐等證明了在高管理決斷權情況下高管薪酬與企業績效的掛鉤更加緊密。吳作鳳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管理層權力越大,股權激勵強度越高,激勵契約中設定較長有效期的概率越低。
內部薪酬差距方面:錦標賽理論從動態視角解釋薪酬差距,認為企業內部的晉升基于相對績效排序,薪酬差距來自組織層級的不同,較大的薪酬差距能產生較好的激勵效果。雖有少部分學者質疑高管內部薪酬差距的激勵效果,認為內部薪酬差距有失公平,挫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巫強、張正堂)。但絕大部分學者的研究表明錦標賽的存在性并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常建、林浚清等、白鋒和程德俊)。
政治激勵方面:國內外更多的是消極的以高層管理者被動變更的角度去研究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并發現高層管理者的變更與企業績效負相關。龔玉池、張丹等、朱紅軍 [8 ]等均認為經營者變更威脅并不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研究發現高層更換的可能性顯著地與公司績效負相關。宋增基則認為政治激勵存在的時候,績效對物質報酬的邊際貢獻下降,此時物質激勵和政治激勵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
三、相關文獻研究述評
綜上所述,對于高管激勵對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研究:國外學者關于高管激勵與公司績效的理論體系已經成熟,但其實證研究主要是以英美或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型上市公司為主,缺乏對發展中國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而我國學者對于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結論,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學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數據不同所造成的。我國的行業及地域發展不平衡亦可能是導致這種差異出現的原因,李玲曾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薪酬和持股激勵效應存在著較大的行業性差異。對于各項激勵措施之間的配合效應的研究:大部分學者主要在研究非貨幣性激勵對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而鮮少有學者研究貨幣性激勵對非貨幣性激勵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勇. 國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員長期激勵體系構建探析[J]. 市場論壇, 2015,(9): 43-45.
[2]劉紹娓,萬大艷. 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國有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實證比較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13,(2): 90-101
[3]陳 丹,劉杰瓊. 中小企業股權集中度"高管激勵和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J]. 東岳論叢,2010,31(11):44-49
[4]魏 剛. 高級管理層激勵與上市公司經營績效[J]. 經濟研究,2000(3:)32-39
[5]Jensen, M.C, Murphy, K.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2):225
[6]羅宏,黃文華. 國企分紅、在職消費與公司業績[J].管理世界,2008,(9):139-148
[7]Raghuram G. Rajan, Julie Wulf. Are Perks Purely Managerial Exces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79(1)
[8]朱紅軍. 高級管理人員更換的原因與經濟后果[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