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摘要: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的時代氣息,滿足他們的生活體驗和感悟,增強他們對政治知識的理解。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嚴重,注重理論學習而忽視教學實踐。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實踐教學,并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如果教育只是課本知識的講解那就是死教育,教育的本質意義在于能夠為生活生產提供幫助,因而教育必須依附于現實生活而存在,要將教育的課本擴大為生活的范圍內,以生活為基礎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見,在高中階段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意義重大。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弱化知識學習,以經驗代替知識
高中課程改革提出,要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價值觀。然而,在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過程中,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卻出現了弱化知識學習的現象,以生活經驗的習得和分享為教學重點,將生活知識凌駕于學科知識之上。這種對教學目標和教學生活的片面理解,割裂了知識與能力、知識與方法、知識與生活態度等之間的聯系。教學生活化只是披上了“美麗”的外衣,不能達到教學的目標,難以產生預期的教學效果,以生活代替教學,而非教學的生活化。如,在講解“公司的經營與發展”這一框時,視頻導入新課后,通過幾大頁的海爾集團發展的文字材料,利用余下的時間進行整個班級的分組討論,討論很熱烈,學生總結的海爾集團發展的原因也很多,但最后教師沒有進行適當的教學目標的總結,結果教學沒有通過一定途徑讓學生明確重點、難點,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缺乏對生活案例的提煉,以數量代替質量
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教師或學生在教學中提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案例。為此,許多教師在上課前會搜集大量的事例,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呈現,以案例的豐富性吸引學生的眼球和課堂參與度,片面地貪大求全,但學生在一陣熱鬧的討論之后,無暇顧及生活素材全貌,沒有留下多少有價值的思考,對教學內容也沒有很好地內化。因為許多教師對生活實例缺乏到位的分析和說明,不能將實例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無法以淺顯的生活例子促進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難以讓學生在充分翔實的資源背景下充分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教師包辦教學材料,以成人生活代替學生生活
教學生活化要求我們將社會生活貫穿于課堂教學,運用生活實例引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使學生能自主地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在實際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看到的是教師主導著整個教學過程,教師不僅全面負責生活資源的收集、整理,而且喜歡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相關的生活問題,而很少考慮如何選取學生鮮活的生活實例作為教學的資源,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生活經驗的呈現和挖掘,以“成人生活”代替“學生生活”的生活化并不是真正的生活化。
二、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通過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高中時期的一系列學科當中,政治這門學科不具有吸引力,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政治這門學科比較單調和枯燥,太過于理論性,因而較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無可厚非,這是實際存在的情況。為此,對于廣大的高中政治教師而言,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課堂教學氣氛。筆者感覺,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將我們的實際生活和教材的理論知識有效地統一起來是最為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學以致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國家宏觀調控知識的時候,針對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教師應立足于銀行調控儲蓄的利息率,為學生分析銀行實施調控的原因,很明顯這體現了國家的宏觀調控,教師根據目前的國內和國際形勢,以及全面地思考外匯和人民幣的升值情況,就比較容易地使學生理解國家的宏觀調控,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知識的興趣。與此同時,也使得學生加深了對我國實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具有顯著優勢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對實際生活的感受,這反映了現代化教學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的時候,需要努力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愉快和諧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與反省自我,以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實現自我感受,升華自己的情感,拓展自己的思維,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影響價格因素知識的時候,可通過實際生活當中一些案例:一是我國在2011年的時候,華南地區受到了嚴重的暴風雪災害,市場上的蔬菜價格顯著地上漲;二是在每一年情人節的時候,幾乎所有花店玫瑰價格都上漲了一個比較大的幅度。這樣,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影響下,明白了間接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作用。
(三)構建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掌握、擴充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式,還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簡單來說就是高中政治教師要將教學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調動學生動手和動腦的積極性,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對學習內容的感想,教師要把自己替學生分析舉例的任務交給學生自己來做,這不僅是高中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生活化教學情景只在促進政治知識的學習與政治事件相聯系,引導學生利用政治知識實踐自己的政治權利和理解國家政治組織和政治權利中心的運用方式。高中政治采用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而且對于學生創造力和探究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學的開展不僅需要從教學情景和教學內容方面密切聯系政治事件,而且要設計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深層次思考。
參考文獻:
[1]林炳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及實施策略[J].教育界,2010(5).
[2]任弘舉.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大觀周刊,2011(23).
[3]陳萌杉.淺析高中政治科"生活化"教學的實現策略[J].新課程改革研究(基礎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