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嶺
(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01)
?
地鐵車站與機電接口的土建設計問題總結
王忠嶺
(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01)
地鐵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通過分析總結地鐵車站設備安裝施工中出現的一些土建設計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而全面實現地鐵車站的整體功能,為其他與之相關的工程提供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經驗。
地鐵車站;機電;設備;土建;設計;問題;接口;分析
地鐵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地鐵車站的設計涉及很多專業技能知識,設計體系與理論知識存在著密切聯系,二者需要相互協調、配合,以保證各項設計要求,進而發揮車站的整體功能。在實際的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接口管理不合理、設計人員缺乏操作經驗,導致理論知識與實際設計之間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土建設計在滿足機電設備要求這方面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設備基礎預留問題
在土建施工中,設計人員會根據資料要求,采用組合式風閥基礎設計,為孔洞周圍預埋鋼板,為排熱風機、冷水機組、空調器及水泵等設備基礎預留鋼筋,但是在機電安裝施工過程中,組合風閥土建預留并不是很準確,可能會喪失使用功能,而排熱風機在運作過程中會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力,需要預留鋼筋,但冷水機組、空調器等設備并不需要設置鋼筋。在機電安裝施工過程中,對于那些沒有辦法使用的組合式風閥,在進行設備安裝時,可以將其調整為現澆混凝土“口”形臺座,廢除原先預留的鋼板基礎。
1.2 軌頂排熱風道
研究人員在設計軌頂排熱風道時,應將水平板與側墻連接,一部分排水立管及通信電纜可從站廳層穿到軌頂排熱風道,再到達站臺層,但安裝施工過程極其復雜,一部分電纜在穿越風道時,并沒有鋼套管,很多排水立管為塑料套管,因此在實際運行中,軌頂排熱風道的環境會侵蝕電纜和塑料套管,使電纜和塑料套管出現老化現象,檢修、更換也不方便。在保證軌頂排熱風道截面積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將風道改成U型掛板的形式,使主體結構墻一側的風道結構掛板與主體結構墻之間保留不小于500 mm的空間,就可以方便給排水及通信電纜孔的安裝,并能留有足夠的維護施工空間,便于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檢修,還可最大限度地延長使用壽命。
1.3 出入口扶梯集水池
設計人員在設計出入口扶梯基坑集水池時,標準深度約為3 m。檢修人員在檢修水泵時,應從人梯爬到井下進行閥門開關操作,而在狹窄的空間內實施檢修非常不方便,如果在離池低約1~1.5 m的地方設置一層夾層板,在對應水泵的位置預留洞口,檢修人員就可以在夾層板上進行檢修,夾板上的空間很大,適合檢修人員檢修,不僅如此,其他開關閥門的操作也都可以在夾層板上進行,這樣會極大方便檢修人員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問題設備,及時解決,以保證設備迅速恢復功能。具體情況見圖1、圖2。

圖1 未設夾層板的扶梯基坑集水池Fig.1 Ladder collecting basin with no sandwich panels

圖2 設置夾層板的扶梯基坑集水池Fig.2 Ladder collecting basin with sandwich panels
2.1 離壁墻厚度
地鐵線出入口離壁墻厚度的規定一般是200~250 mm,出入口配電箱厚度規定為300 mm。在進行土建設計時,配電箱安裝的位置要預留出100~150 mm深的凹槽,目的是為了使配電箱與側墻裝修面一齊,但是在實際設備安裝過程中,配電箱的尺寸基本都要比設計尺寸大一些,導致原先已經預留好的凹槽面積不夠,致使配電箱體凸出裝修表面。一部分消火栓箱因為施工誤差或裝修材料自身厚度的影響,沒有辦法直接包裹在離壁墻內,遇到此類問題時,絕對不可以粗暴地鑿除保護層,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雖然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安全問題,整體美觀,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整個設備的耐久性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最好在土建設計前確定好設備尺寸,給設備安裝預留足夠空間,并在實際施工中控制好誤差,誤差控制在3~5 mm,必要時還要在車站主體側墻上預留消火栓安裝凹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計人員可以適當增大離壁墻的厚度,方便后續裝修,既保證設備的美觀性,又不會影響設備的整體使用性能。
2.2 車站層高問題
地鐵線對層高的要求是比較統一的,一般為板下凈空4.5 m,梁下凈空3.5 m,這一標準值會根據地鐵線路所處的地形特點而有區別,但是總體來說,區別不大,設計人員可根據車站現場的實際施工情況選擇層高,但是層高可能無法滿足設備維修的要求,因此建議適當提高設備區的層高,這樣不僅可以增大凈高,還能使設備維修人員更好地對設備進行維護,擴大檢修的空間,檢修的速度和效率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針對地鐵車站與機電接口的土建設計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地鐵車站設計要進一步加強接口管理,各個專業和系統之間要分工明確、相互配合,保證車站整體功能的順利實現。其次,土建設計人員要盡可能多地掌握設備專業知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會引入更多新技術,設備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滿足土建設計的實際需求。
[1] 陳忠信,唐曉亮,謝娟.基于C#的地鐵站安全疏散模糊綜合評價系統的開發與應用[C]//節能環保 和諧發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2007.
[2] 朱燁中.城市軌道交通中消防報警系統聯網技術的應用及其運行模式[C]//天津市自動化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5.
[3] 強健,朱合華.盾構管片纖維增韌混凝土高溫后抗壓性能研究[C]//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結構專業委員會四屆四次會議論文集,2007.
[4] 徐正良,崔勤,張中杰.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工程總體設計[C]//大直徑隧道與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2005上海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文集,2005.
[5] 楊作剛,姜傳治,歐陽全裕.淺談地鐵限界與管線布置[C]//天津市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年會優秀論文集,2005.
[6] 李士峰.淺談地鐵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的設計[C]//中國電氣化鐵路兩萬公里學術會議論文集,2005.
[7] 周黎.淺談地鐵軌道排熱系統[C]//鐵路暖通空調專業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6.
[8] 姚景生.地鐵車站通風空調系統設計[C]//鐵路暖通空調專業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6.
[9] 周志強.地鐵區間隧道采用自然通風方式模擬分析[C]//鐵路暖通空調專業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6.
Summary of civil engineering design of subway station and electromechanical interface
WANG Zhong-ling
(Harbin Subway Group Co., Ltd., Harbin 150001, China)
Subway is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ization of some civil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 station equipmen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subway station and provide value data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 for the other related engineering.
Subway stati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ivil engineering; Design; Problem; Interface; Analysis
2016-10-26
王忠嶺(1981-),男,本科,工程師。
U231.3
A
1674-8646(2017)02-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