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紅
時常念起小學階段的一位老師,——崔老師,她用自己最獨特的方式激發著每一個同學的學習興趣,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并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迪。下面我就她教學的一些小細節并結合自己英語教學中的與大家探討一下,在踐行“激情教育”過程中,我們將如何面對教學方式所帶來的挑戰。
一、“廢物”的啟示——作孩子最貼心的合作伙伴
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剛剛踏入“學校”這座令我向往了許久的殿堂時那激動的心情,一切都是那么新鮮與美好,一顆顆幼小的心靈正如春天的小苗爭相露出新芽期待雨露的澆灌,可不幸的是這一切都被我們的第一未啟蒙老師給澆滅了,他性情十分暴躁,上課表情嚴肅,動不動就對我們發火,至今還記得他的一句口頭語:“一群廢物!”每當同學們犯了錯他都會以這句話罵人。好在第二年就來了崔老師,我們雖在課堂上跟她學習知識,可從來就不會覺得她就是一個老師。因為她總以一個朋友的語氣與我們一同商討問題,有時還會承認自己不小心而犯的過失。每一次習題過后,她都會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與我們找出問題的所在,她總是會問:“、、、同學,這次怎么沒考滿分啊?哪里出了錯,能告訴我原因嗎?課間她與我們一起愉快地談心、游戲,我還記得她親手為我扎過小辮呢!
“生生課代表、師師科主任“制度使我校的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都呈現出嶄新的格局,每位老師都最大程度的擔負起積極育人的擔子,教師適時給予學生知識上的引導和心靈上的關心,建立一個接納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起尋找真理。每到課間閑暇之余,我的身邊總會圍繞著一群我的科代表,他們如小鳥般嘰嘰喳喳訴說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儼然面對自己最貼心的朋友。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了,心靈間的默契達成了,還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呢?
二、“甜瓜”的啟示——為學生開發豐富的課程資源
在80 年代的農村,教育條件還十分的簡陋,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就連簡單的掛圖也幾乎不具備。可崔老師幾乎每節課都會給我們帶來最新鮮的驚喜。記得有一次,她變魔術似得從身后拿出一個甜瓜對我們說:這個將獎勵給今天坐姿最端正的同學。于是我們個個正襟危坐,為了得到那個最高獎賞,我們一整天都不敢懈怠。第二天她又帶來一個桃子,說要獎給書寫最認真的同學、、、、、、后來我們才知道,這些瓜瓜果果都是崔老師從自己開發的菜園子里采摘來的。就是這些原始的誘惑使得我們這些有待塑造的小樹苗得以被一一修整。
各地各處的教學資源隨著地域經濟的差異而展現出客觀上參差不齊的狀況,因此我們不能抱怨教學資源的不如意,而要積極地、充分地利用和開發現有的資源。崔老師的“甜瓜”就是她自己開發利用起的自然資源,同樣起到了激發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在我們所開發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中,還有一部分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校外資源。在學習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一 課后,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實踐作業:在回家的路上注意觀察路上的交通狀況,比如汽車顏色、交通工具的使用、人的著裝,然后寫一篇調查報告,用上本單元所學習的重點單詞及句型:Here are the results of………/some /most/no.這一提議立即引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效果很好。
“激情教育”下我們更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身邊課程資源,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個背投、一方投影甚至一草一木都是我們激發學生情感,積極有效學習的有效手段。
三“紅花”的啟示——給學生一次深刻體驗
崔老師是靈活的,她時常在知識的小結階段給組織一些小比賽來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曾經有一個朗誦比賽令我記憶猶新,我們一個個躲在校園的角落里自由準備,盡情發揮著淋漓的感情,遇到把握不準的就相互討論或查字典。最后我取得了全班第一名,并且得到了老師親手制作的那朵最大的紅花,我把她當成自己的一個最大的榮耀掛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一直保存了好多年呢!我參賽的那片課文《秘密學習》至今背來仍是朗朗上口。
“激情教育”重在激發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使學生主動、自發、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去。一次深刻的記憶給一個人帶來的影響是久遠的。我們不妨回憶一下,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曾經給過孩子們多少這種深刻的學習體驗呢?我們總在反復重申注意聽講、不準走神,與其花太多的時間用于苦口婆心,不如花一點心思在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邊。
人教版英語教材的特點是重聽說,這就要求學生要掌握很大的詞匯量,每個單元都需要掌握幾十個單詞,而進入高年級學生們自身的課業壓力也比較大,怎么樣才能使他們積極、快樂而有效地學習這些單詞呢?只一味的“漢--英,英--漢”式的循環提問,枯燥而機械,往往事倍功半。思來想去我給他們設計了一個比賽活動:看誰在一分鐘之內說出的英語單詞最多,結果他們都積極地準備,爭搶著參與,把比賽推到了最高潮,效果很好。有的學生一口氣能說到近40個單詞,比賽完后我們還評出了一,二,三等獎,這更加提高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從此他們學習英語的熱忱有增無減。
四、“學方向”的啟示——給學生創設學習的情景
不記得是什么科目了,只記得內容是辨別方向。崔老師就帶著我們來到校園里叫我們親身體驗這些方位:太陽出來的一方叫做“東”;太陽是在“西”邊落下;花壇是在校園的“南”邊;我們的教室坐落在校園的“北”邊、、、、、、實實在在的花草樹木,沁人心脾的鳥語花香,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方向”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我們是在學習認知和生存的能力,而不是在死啃課本。
在學習“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一課時我為大家準備了大家喜聞樂見的生活用品,比如男生喜歡的籃球、足球、乒乓球,女孩比較喜歡的芭比娃娃、跳繩、相機等,請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道具,主要圍繞“Vacation Plan ”(假期計劃)這個主題并進行小組討論.大家討論非常熱烈,有的說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有的說 Im going skipping .更令人驚喜的是有幾個細心地女生竟拿起了教師里的抹布和拖把進行討論,Im gong to do some washing .Im going to help my mother .她們紛紛表示要在假期里幫媽媽干些家務來表達自己家人勞累的體貼和關愛。這就使課堂氣氛在達到一個新高潮的同時也給課堂提高了檔次從而升華到心靈境界達到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腦子去學,還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體驗和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生長的需要。
在新的教育環境下,作為人師的我們應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作孩子忠實的合作伙伴,讓孩子自由暢游于知識的海洋!崔老師用她的實際行動讓我懂得了很多:老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是學生生活的指導者、心理的疏導者,這是我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財富,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為師當學崔老師。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乘“激情教育”的東風,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