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芃
摘要:杜米埃的《三等車廂》以穩定的構圖、沉著的著色、遒勁有力的線條,把繪圖的主題強有力地揭示給觀眾。他的這幅作品也代表了法國現實主義繪畫的一些特征。
關鍵詞:《三等車廂》;杜米埃;法國;現實主義
《三等車廂》是法國著名畫家、諷刺漫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奧諾雷·杜米埃的油畫作品,是畫家通過速寫完成的一幅帆布油畫。杜米埃也是法國19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諷刺畫大師,即批判現實主義畫作的大師。
杜米埃的畫作和他從小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因為從小生活在貧苦家庭,所以他深深了解下層人民的痛苦。又因為他年輕時曾在一個法院執事的家里當差,在此他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所以,杜米埃的諷刺性作品從內容上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人情世態,一類是貪官政客,但不論哪一類,它都使我們在發笑中給我們以思考?!度溶噹肪褪且环从橙饲槭缿B、風俗的畫作。
一、我對《三等車廂》的理解與分析
杜米埃的風俗題材作品,大都是描繪他親身經歷過的事。三等車廂的狀況,就是記錄畫家經常外出乘車的經歷?!度溶噹穭撟饔?862年,當時法國正處于第二帝國時期,社會矛盾尖銳,土地兼并嚴重,物價上漲,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廣大勞動人民不堪重負,生活困苦艱難?;谶@種背景,苦悶中的杜米埃創作了這幅反映普通人們生活的風俗畫。畫面內容描繪的是一輛三等車廂里窮苦的人民大眾。
畫面中描繪著,早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擁擠不堪的車廂里擠滿了人。三個主體特寫人物映入眼簾,最突出的是畫面中間一位拿著籃子的老婦人,飽經滄桑的臉上溝壑縱橫,目光無神,人們從她的神態可見她的生活經歷。她身上披著風衣,帽子裹著頭,與后面的牛仔帽和大禮帽形成穿著與身份甚至命運的不同對比。她雙手握著的籃子好像就是她的依靠,反映了當時的悲慘生活。老婦人旁邊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背靠著座位睡著了,他小小年紀就要帶著笨重的行李為生活奔波,可想生活的艱辛和不易。畫面前排左邊一個農村婦女懷里抱著一個嬰兒,臉上寫滿了疲憊,微閉著雙眼好像要睡著了一樣。這三個人也許是一家,也許只是萍水相逢,但是,悲慘的生活境遇和旅途的疲憊和勞累使他們都滿臉憔悴,沒有一點喜悅的神色。在他們身后的是不同身份的男女乘客,擁擁擠擠,光線只能從小窗口照射進來,照在那些疲憊不堪的旅客們的臉上。這是一群呆板、麻木無表情的面孔,他們各自都有不同的苦難經歷,但此刻卻共乘三等車廂。
畫家通過交錯對應,巧妙的構圖,也讓我們看到了后面擁擠的人群,他們也許只能看到面部的輪廓或背影,但是當你一個個審視過去時,仍能感受到他們不同的表情以及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仿佛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書,每一個人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經歷,都有一番人生的故事,這個小小的車廂似乎也濃縮了人世百態。他的這幅畫也不僅僅是描繪了一個三等車廂,它見證的更是一個秩序混亂,人們生活艱難的社會,這其中有下層為生活疲于奔命的廣大人民的影子,這幅作品十分嚴肅地表現了畫家對勞動人民命運的關心,也包含著畫家本人辛酸的人生閱歷以及對苦難同胞感同身受的同情。
二、《三等車廂》中的現實主義藝術
在讀《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時候我們知道其書的核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三等車廂》這幅作品也代表了法國現實主義繪畫的一些特征。
首先是時代性,現實主義畫家對歷史題材、古典神話并不感興趣,他們主張創造時代藝術,直接描繪當代社會現象,表現各階層人物的思想。從杜米埃創作《三等車廂》這幅作品的時間上來看,正是時代性這一特征的表現:這件作品創作于1862年,也許這是他旅行時的實地見聞,但卻在法國政治形式低落的情況下,他陷于彷徨和苦悶之中所作的一幅風俗性題材畫。
客觀性、真實性是現實主義藝術的一大特征,現實主義藝術家倡導客觀、冷靜和真實地去觀察和描繪生活,反對過分的幻想,反對美化或粉飾現實,提倡按照生活本來的樣子去真實反映生活,主張如實地描繪看到的一切事物。《三等車廂》正是現實主義的典型杰作。杜米埃構圖巧妙,他利用車廂里一排排對面相向的座位,自然地將人物安排在空間里面。有的可以看到正面,有的只有背影,有的則露出側臉,但至少,每一個人都能保證被觀眾看見。當你逐一去認真凝視的時候,便會覺得在每個人的身后,都有一番人生的故事,即使只看到背影,似乎也能猜測出他的性格。三個主體人物刻畫生動,背后的乘客也畫出了神態,雖然色彩臟暗,用筆也粗糙,可他卻通過這種樸實、不加過多修飾的手法,帶給觀眾一種無法比擬的真實感受。在這幅畫中,杜米埃顯示了他那種敏銳的心理學家的觀察力。
批判性,現實主義流派的繪畫,藝術家們更強調對當時社會黑暗面的鞭撻,但這種批判多半是藝術家們的個人立場而不完全代表群眾和人民。杜米埃不僅讓人們以不同的眼光欣賞習以為常的事物,而且還在其中加入了自己對不公現實的嬉笑怒罵。正如這幅畫中所描繪的那樣:車廂內灰暗沉悶的氛圍,擁擠的人群忍耐、茫然的神情,流露出畫家對下層百姓的社會處境的同情。
欣賞杜米埃的油畫,就可以發現這位藝術家所尋求的,不是藝術形象本身的感染力,而是整個畫面所反映的生活主題。杜米埃通過自己包含諷刺意味的作品,大膽地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針砭時弊,諷刺權貴,尖銳辛辣,入木三分。正如人們評論的那樣,他不但是個畫家,更是一個堅定的民主革命戰士和人民大眾的代言人。他通過一個藝術家敏銳的洞察力,感受著各個社會各階層的不同利益,并從中折射出人間萬象,表達了人們的正義呼聲。在繪畫技巧上,他通過極為抽象和模糊的輪廓、形象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內在性格以及階層地位,從而開拓了另外一種表現現實主義的方法。
現實主義藝術家使藝術和生活緊密地結合,使寫實主義更具體地表現生活,描寫生活,使人們可以借此觀察生活及反省生活。所以在當下,現實主義依然是有市場的,它可以反映現實、反映社會生活現象。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古典主義、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對藝術本身來說都還不是徹底的革命者,它們仍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它們各自的時代精神與觀點的沖突,因為它們總的來說都還是以文藝復興時期發明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并沒有在語言本身上超越他們的前輩。不過他們已經發現了文藝復興視覺體系與當代的不適應,作為這個體系的最后階段,他們的奮斗為下一代藝術家的變革做好了準備。
參考文獻:
[1]王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三聯書店,1999
[3]姚峭麗.杜米埃[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4]汪滌,呂陽.西方美術和美術家詞典[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5]鄔小偉.平凡背后的深刻[J].大眾文藝:理論,2008(11),186-1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