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萍

[摘 要] 如何利用文本教材教會低年級兒童有情趣地閱讀,讀出書中的情趣,閱讀有情趣的書,以滋養生命,使其生活多彩美滿。立足語文課堂,教者如何利用文本資源,引領兒童走向豐富的課外閱讀,讓課堂書聲瑯瑯。
[關鍵詞] 情趣 閱讀 評價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老師曾說:“喜歡讀書不僅僅讓人變成一個知識豐富的人,還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而且后者更重要。我非常贊賞的是,低年級要讓孩子們讀有情趣的書。”我們的語文課本就是最富有情趣的書,它符合兒童的語言和思維發展邏輯,遵循了兒童的身心發展需要。立足語文課堂,教者該如何利用文本資源,拓展豐富地課外閱讀,充分調動低年級兒童的閱讀興趣,讓孩子浸潤書籍的海洋,讓生命充滿靈性。
一、觀照角色,貼近生活
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調趣味,有時也指情意。情趣有高雅,低俗之分。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學、文明、向上的情趣。它體現了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
縱觀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發現閱讀內容故事性很強,暗含智慧哲理和為人處事之道。這不僅調動了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豐富了兒童的語言和發展了其思維,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文章教會了孩子做人,樹立了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每個故事里的主人公形象是那么鮮明,給孩子們樹立了榜樣,讓孩子們喜歡上這些角色,就是培養孩子閱讀情趣的關鍵。
接近角色到熱愛這個角色,就是孩子堅定志向的表現。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采用“演一演”“評一評”“畫一畫”“編一編”等方式來達成效果。
在《狐假虎威》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演和編的方法,帶領著我的學生入情入境地走近寓言故事中的老虎和狐貍。在表演中,引導學生抓住老虎和狐貍的神情、動作、語言,老虎迅捷地逮住狐貍,“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地跟著狐貍朝森林走去,見到了狐貍的“威力”。而狐貍呢,狡猾的樣子入木三分,“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神氣活現、搖頭擺尾”,最后順利地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表演結束,我追問被嚇跑的百獸:“你們為什么要逃跑?”“狐貍,你是怎么把百獸嚇跑的?”隨著,孩子們口中的自述,“我哪有那個本事啊,是我走在老虎的前面裝出大搖大擺的樣子,百獸們真正怕的是我身后的老虎啊!”“老虎先生像保鏢一樣跟在我身后,百獸們當然怕我這個‘保鏢啦!平常它們才不怕我呢!”真相漸漸浮出水面——“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孩子們通過表演,領悟到:狐貍是沒有什么真本事的,只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才把百獸嚇跑。最后,請學生展開想象,通過續寫故事:老虎受騙了。從此,狐貍便到處炫耀自己的聰明、了不起。這件事傳到了老虎的耳中。有一天,老虎在一座山上又遇到了這只狐貍。接下去故事會如何發展呢?通過學生的續編,孩子們明白了:沒有真本事的人最終還是會失敗的。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孩子依然將狐貍的狡猾進行到底。允許孩子有個性的想法,它們會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但同時他們心中深信:用欺騙換來的一切都不會長久。
課后,老師可以帶著孩子們讀許多有趣的成語故事,如:葉公好龍、杯弓蛇影、坐井觀天等等,孩子們興味盎然地閱讀了這些故事。
二、評價激趣,靈性閱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由此可見,評價是促進學生不斷完善的一盞航燈,也是指引教師不斷調整教學的一桿標尺。
關于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課標強調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
針對上述要求,我制定了閱讀評價表,以此來增強兒童閱讀的情趣化,使得兒童充分浸染于祖國的語言文字中,讓閱讀滋養兒童,為兒童的生活增添樂趣和生命奠定厚實,并陶冶其情操。
日常根據蘇教版教材文本設計的閱讀評價表,會根據文本內容,靈活變動,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閱讀評價表
由于低年級兒童的評價能力有限,所以在自我評價和伙伴評價中,采用等級評價。家長和老師的評價可以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作出具體的語言評價。
閱讀就是一個培養感情的過程。閱讀的目就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感情豐富的人自然就聰明,就善解人意。而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應該做且能做到的就是帶著我的學生讀到書中的趣味,有情趣地讀書,讀有情趣的書,從而將閱讀變成一種習慣,使得情趣這面閱讀大旗充滿生命的鮮活和不息,最終成就兒童的寧靜致遠和色彩人生。
參考文獻:
[1]朱小曼等. 價值觀教育如何融入兒童閱讀——“首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論壇”上的對話[z].中國人民大學主辦,2014.12:3-5.
[2] 肖川.教育的情趣與藝術[M].岳麓書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