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區域是自然地理知識和人文地理知識的載體,通過對多年來全國各地高考試題的研究發現,歷年高考試題對區域地理考查較多,且頻繁出現。但是世界和中國有非常多不同層次的區域,內容繁多,學生掌握困難。本文就區域地理復習總結提出行之有效的三部曲。
關鍵詞:區域地理;高三復習;嘗試回憶
區域地理具有綜合性,區域繁雜、包羅萬象、內容多樣,但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又不乏規律可循。其中知識遷移規律就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學習規律。知識遷移是“在一種情景中技能、知識和理解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對另一種情景中技能、知識和理解或者獲得態度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規律、技巧等去了解、分析、解決未知的問題,甚至創新。這是地理學習的根本,其實很大程度就是遷移規律的應用。地理高考試題具有非常強的學科性、綜合性,表現在一個題目涉及多個部分知識,需要扎實進行復習。
一、嘗試回憶復習,扎實掌握基礎知識
學生在學習區域地理的過程中,多數采取閱讀筆記或者課本的記憶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不了解材料意義,不去思考材料本身內涵,不理解材料之間內在聯系,單靠反復背誦達到記憶,這叫機械記憶,基本達不到復習的效果。把多次記憶稱為復習,但是復習并不是單純機械的重復,要對其進行加工,并找出其中的聯系。心理學研究證明,在復習的過程中,用全部時間復習,不如只用部分時間記憶,用部分時間回憶。筆者認為就是在復習時間看書的目錄,回憶教師上課講述的內容框架,這種不是打開書一頁一頁的看的方式,即能夠復習所學習的內容,又能夠起到自我檢測的作用,這種復習方式稱為嘗試回憶型復習。嘗試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一方面通過嘗試回憶,及時了解自己的記憶狀況,如看著一個區域,用地理知識結構一個個問自己,能夠回憶的則表示是已經掌握的知識,不能回憶的則表示沒有掌握,對此知識專門進行復習,可起到檢測的作用。若采用純記憶方式,則永遠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識已掌握。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嘗試回憶了解材料的難點,從而使復習更具針對性,以便在難點上多下功夫,達到地理復習的目的。提升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二、整合地理板塊,構建網絡知識體系
世界區域雖多,但區域內包含的內容應該較一致,每個區域都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植被、土壤、自然資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如表1),以及農業、工業、交通、城市、人口、商業貿易等人文地理要素。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組成區域自身的整體性特征。不同區域之間因自然與人文地理要素的差異而形成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學好區域地理,就要把握各區域的特征,要想掌握好區域特征尤其是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應該梳理歸納區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描述方法。
人文地理部分是人類在各地自然特征基礎上的人類活動。因此,其核心是各種類型的人類活動布局的區位因素掌握、分析、應用,并能在分析基礎上合理布局人類的生產活動。
區域部分的學習大多數學生是死記硬背每個區域的所有要素,甚至每個要素的形成因素分析,這樣內容特別多,極易混淆和遺忘,學習效率極低。在歸納整理好自然地理要素和區域地理要素之后,通過落實地圖,形成有效的心理地圖,把上述自然與人文的各要素及分析方法融入各區域而構建出區域地理知識學習的結構。
三、強化試題訓練,培養遷移應用能力
知識遷移是“在一種情景中技能、知識和理解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對另一種情景中技能、知識和理解或者獲得態度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規律、技巧等去了解、分析、解決未知的問題,甚至創新。這是學習的根本,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遷移規律的應用。由于認知到遷移現象在學習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教育界提出了“為遷移而教的口號”。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能夠引發遷移規律的各種知識的總結和應用,使得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地理知識,并輕松的面對各種形式的地理學科考試。在教師不可能對區域地理面面俱到的講解過程中,利用區域地理掌握方法以及建構知識體系和知識遷移能應對考試隨機選擇。
例如,新西蘭是中學課堂不作詳細講解的一個世界區域,但是例題考查學生應該如何分析思考,并解決問題。
例題:閱讀分析某島國有關信息資料,結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識與方法,完成試題。
材料一:該國地形圖。
材料二:該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7045 美元,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全國2 / 3 的土地適宜農牧,畜牧業產值占出口總值的70 %以上。
(1)簡述該國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簡述該國典型的農業地域類型并分析該國發展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有利條件。
解析:(1)答案來自自然地理知識結構部分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要素,因新西蘭緯度、海陸位置與歐洲西部較相似,故在掌握水文特征描述基礎上可將歐洲西部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方法進行遷移。
(2)因該國家氣候與歐洲西部相似,氣候為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要素,故農業地域類型也應該與歐洲西部相似,可參照歐洲西部的乳畜業發展條件分析。
區域地理復習的三部曲對于區域地理高考前的復習很有幫助,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善于總結和積累知識,可避免一盤散沙,并通過做題過程體會理解區域地理知識結構的應用,以提升地理知識遷移能力。
參考文獻:
[1] 《在職攻讀教育學碩士專業學位全國通一(聯合)考試大綱及指南》(教育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 張公社,周喜華.《教育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