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賢
摘要:目的 探討PBL教學模式在急診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來我院急診科實習的96名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PBL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進行護理教學查房,通過出科考試評估兩組護生的理論和綜合能力水平,調查護生對護理教學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在理論和綜合能力水平上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多數護生認為PBL教學法有助于多種能力的提高,教學滿意度明顯提高(P<0.01),PBL教學組的教學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法。結論 PBL教學法更能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培養護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PBL教學法;效果;護理教學查房;急診科
護理查房是一項最基本的護理活動,能有效解決病人的護理問題,提升專科護理內涵,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多層級護理人員的重要手段,同時為護士提供一個學習運用專科知識和技能的平臺[1]。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2]。為提高護理教學質量,我院急診科自2015年以來對傳統護理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開展了PBL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急診科實習的護生96名,均為贛南醫學院護理本科實習生,其中男11名,女85名,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名,一組為傳統教學組(對照組),另一組為PBL組(實驗組),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智力等綜合素質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1.2.1患者的準備 查房選取入院3~5 d內的患者,每次查房前事先與患者溝通,表明本次查房的目的,查房過程中了解病史,根據疾病特點進行相關的查體,并取得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
1.2.2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結合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開展教學工作,以教師講授為主,通過教師帶領學生查看過患者后,借助多媒體演示文稿方式從患者的一般入院資料,病史,日常生活狀況及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化驗結果,臨床表現,護理診斷,護理問題,護理措施,目前的護理治療措施等方面以講課的方式進行陳述,護生認真聽取并做好查房記錄。
1.2.3實驗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設問-討論-總結三段式教學。具體步驟為以下方面。
1.2.3.1進行PBL小組查房分組,將學生分為若干個討論小組,每個小組3~5人,采取自由組合或隨機分組的原則,每組選取1名組長。
1.2.3.2由帶教老師根據急診科護理教學查房大綱內容結合臨床病歷準備不同的問題,確立此次查房的目的,解釋相關的概念及術語。由帶教老師總結患者的疑難、危重護理問題,并將此次查房的內容、重點討論問題提前1 d以書面形式布置給學生,作為討論的提綱。
1.2.3.3小組成員針對提出的護理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互相交流、學習,團結協作,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積極解答相關護理問題,做好討論前的準備工作。
1.2.3.4分析問題,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護理查房。由帶教老師引導性地介紹病歷并示教,組長對患者進行病史詢問和??谱o理體檢,然后運用多媒體演示文稿形式針對事先提出的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其他成員可以補充、糾正。帶教老師根據具體情況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分析,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每種假設尋找更多的依據,分別解答提綱中的問題,期間可向帶教老師詢問相關病史資料,但不提供解答方法。
1.2.3.5帶教教師在每個小組討論發言完畢,對一些共性的和爭議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總結歸納重點難點,同時對各組的發言進行點評,指出不足,提出改進要求。使正確的理解得到深化、鞏固,增強護生的綜合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評判能力[3]。
1.3效果評價 考核:實習結束后進行出科考試,內容為??评碚撝R和綜合實踐能力測試,理論考試內容為客觀性問題(主要考核學生對急診急救??苹纠碚撝R的理解和掌握),綜合實踐能力測試包括評價學生對患者病情的評估、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及應急處理能力,由總帶教老師主持完成,兩項成績采用100分制。
滿意度調查:根據課堂情況、知識運用情況和能力培養等方面設計滿意度調查,分別以滿意(好)、一般(中)、不滿意(差),三個層次評價,以不記名投票征求學生的意見和看法,不計入考試成績,作為對教學改進的指導。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軟件統計包進行分析比較,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P<0.01為差異有高度顯著性。
2 結果
2.1兩組學生出科考試成績比較 4 w實習結束時進行出科理論考試和綜合實踐能力測試,實驗組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
2.2兩種方法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4 w實習結束時,以無記名方式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實驗組對教學滿意者高達81.25%,而對照組僅有40.96%,差別顯著(P<0.01。
3 討論
急診科是醫院急癥診療的首診場所,是急救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急危重癥患者最為集中、病種最多、搶救和管理任務最繁重的臨床一線科室,承擔來院急診患者的緊急診療服務,其一切醫療護理過程均以急為中心[4]。這就要求我們急診科的護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還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同時,急診科又與其他臨床科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急診科的臨床護理教學工作已經成為當今各高等院校護理教學的重點。但是如何提高急診科護理教學的效果成為臨床教學工作的難點。
傳統的教學查房模式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它以教師為中心,以授課為主,學生被動參與,以聽為主,其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受到嚴重限制,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證實,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綜合能力及對教學的滿意度等方面都比較差。
PBL教學法是一種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方法[5],教師在查房前精心設計一系列相關問題,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形式,以問題為主線,擴展相關知識面,拓展思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相關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如何學習"的本領。它已在發達國家醫學臨床教學工作中得到廣泛認可并被普遍采用[6]。與傳統教學查房模式相比,PBL能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培養辯證、綜合的臨床思維能力,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實踐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教學法是以小組討論為主要形式,要求學生廣泛參與、團結協作,有利于培養臨床工作中的團結精神。此外它對帶教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還要具有更新教學方法、形成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查房的駕馭能力[7]。
總之,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臨床護理教學查房中,與傳統的護理教學查房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值得在急診科臨床護理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朱麗霞,高鳳莉.臨床護理查房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5,21(2):128-130.
[2]吳升華. 論PBL醫學教育模式[J]. 醫學與哲學,2007,21(12):48-49.
[3]許虹,彭美慈.護理本科生評判思維能力的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2):155-157.
[4]張波,桂莉. 急危重癥護理學[M]. 第3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2.
[5]吳夢茹. PBL教學法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 2010,18(5):1059-1060.
[6]Gwee M C.Problem-based learning: a strategic learning system design for the education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the 21st century[J].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09,25(5):231.
[7]杜鵑,王嵬,路孝琴,等. PBL教學方式在全科醫學概論教學中的應用[J]. 繼續醫學教育,2009,23(2):20-2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