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翠平
摘要: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具有病情重、變化快、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的特點,主要是由于各種不同病原體引起的肺部炎癥所致,臨床患兒主要以咳嗽、發熱、肺部濕羅音、呼吸困難為表現,不僅會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嚴重時會危及患兒生命安全。因此,臨床給予小兒肺炎積極有效的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應給予有效地護理措施。臨床輔以針對性的護理,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患兒的死亡率,促進患兒的早期康復。現就小兒肺炎的護理進展進行綜述,為臨床小兒肺炎護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兒肺炎;護理;研究進展
肺炎是嬰幼兒期的常見病,并多發于冬春寒冷季節。因為小兒機體發育不夠成熟,其機體抵抗力低,容易傳染各種病菌[1]。肺炎嚴重時會損害心肌,從而合并心力衰竭,從而使有效交換氣體面積減少,導致低氧血癥的發生,直接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所以,為了降低小兒肺炎的死亡率,臨床在治療小兒肺炎過程中,應以小兒肺炎各時期生理、病理發生、發展特點,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可促進疾病的治療[2]。本文結合自身臨床經驗,綜述小兒肺炎的護理進展。現綜述如下。
1小兒肺炎發病機制
1.1病原體 小兒肺炎的發生多由于各種不同病原體引,常見有病原體有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霉菌等,其中以病毒性肺炎最為常見[3]。當前,臨床對小兒肺部感染的研究顯示,并不是單純的細菌或病毒感染直接侵害造成的,而是由于微生物及其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引起的患兒自身免疫系統的啟動,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一系列的反應會導致顱內壓增高,患兒出現頭疼、嘔吐等現象,進一步發展成呼吸循環衰竭。
1.2體質因素 部分小兒由于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腦發育不全等機體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情況,容易誘發肺炎[4]。
1.3環境因素 小兒抵抗力弱,氣候變化容易使小兒發生感冒,進而增加肺炎的發生率。或者由于室內環境不通風、空氣污濁等因素導致肺炎的發生。
2臨床癥狀
2.1小兒肺炎通常發病較急,常伴有發熱癥狀,體溫多在38℃以上,并且會持續2~3 d,臨床給予退熱藥會使體溫暫時降低,但是體溫會反復上升[5]。臨床患兒咳嗽、肺部濕羅音等癥狀明顯,加之小兒不會咳痰,痰液容易阻塞呼吸道,從而表現出呼吸急促,嚴重時患兒會發生窒息。
2.2肺炎小兒多伴有咳嗽、氣喘癥狀,且程度較為嚴重,通常會造成呼吸困難。對于憋氣患兒,口唇發紫時,應警惕病情嚴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不可拖延。
2.3小兒肺炎患兒初期精神狀態通常良好,玩耍正常,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患兒精神狀態會發生變化,表現出倦怠、煩躁、哭鬧不安、昏睡、抽搐等癥狀[6]。
2.4肺炎小兒食欲通常顯著下降,會表現出厭食,或者常因憋氣而哭鬧不止。臨床應及時補充足夠的液體和熱量,臨床通常靜脈輸注葡萄糖液。
3治療
3.1抗生素治療 臨床治療小兒肺炎通常給予抗生素治療,一般首選青霉素,遵醫囑給藥。病情較輕患兒可口服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7]。
3.2抗病毒治療 臨床一般采用病毒唑治療,病毒唑為廣譜抗病毒藥物,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
3.3.吸氧、鎮咳、化痰 對于口唇發紫患兒應及時給予吸氧治療,對于咳嗽嚴重的患兒可給予口服或肌注非那根。同時對于咳痰嚴重的患兒給予霧化吸入治療[8]。霧化吸入治療可使局部藥物濃度升高,快速發揮藥效,臨床治療療效顯著。
4小兒肺炎護理進展
4.1基礎護理
4.1.1環境護理 要確保患兒所處的環境通風,溫度適宜(溫度18℃~20℃,濕度50%~60%),空氣新鮮[9]。同時要每天進行打掃病房環境,確保環境清潔、衛生,注意一定不能造成灰塵飛揚。保持室內環境安靜,為患兒提供良好的休息環境,護理人員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盡量減少各種不良刺激。患兒穿著衣物要寬松,臥床時應取頭高位,以利于患兒呼吸,減輕肺部淤血。此外應經常更換體位,以促進炎癥吸收。
4.1.2飲食護理 患兒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并選擇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或流食,盡量少食多餐。對于食欲不佳的患兒,應采取多種方法誘導,不可強迫進食,進食不易過量,以免影響患兒呼吸[10]。對于小兒患兒應盡量母乳喂養,幼兒應以流食為主,并針對性的補充維生素。盡量避免油膩、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防止腹脹,影響呼吸。總之,喂食過程中應耐心,對于氣急患兒應抱起,以免發生誤吸、窒息。
4.1.3鼓勵多喝水 由于患兒新陳代謝旺盛,對于水分的需求較大,故應鼓勵患兒多喝水,不僅可稀釋痰液,以促進痰液的排出[11]。若患兒拒絕飲水,可給予茶水、果汁,以改善肝臟、心臟的功能,減少全身中毒反應。
4.1.4口腔護理 因為發熱、咳嗽、咳痰等原因,患兒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水分流失增加,加之口腔殘余食物殘渣,容易發酵,使細菌繁殖。同時小兒肺炎機體消耗較大,抵抗力降低,加之抗生素的應用,容易發生口腔感染、潰瘍。所以,應加強對口腔的護理,可選用0.9%的生理鹽水擦拭口腔,口腔每個部位擦拭3~4次/d,防止發生口腔感染[11]。
4.2觀察生命體征 由于小兒肺炎病情變化較快,臨床應密切觀察期生命體征,加強對患兒的巡視,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給予有效地處理。通過臨床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及早判斷并發癥的發生。例如患兒有口唇紫紺、鼻翼扇動明顯,表明患兒缺氧嚴重;若反復出汗、皮膚濕冷、雙眼無神提示循環衰竭的前兆,應及時報告醫生;呼吸深長,面色潮紅,肢體由冷變暖,但呼吸困難,提示可能發生呼吸性酸中毒。對于體溫超過38.55℃的患兒應給予物理降溫或根據醫囑給予退熱藥治療,防止高熱驚厥的發生[13]。
4.3保持呼吸道通暢
4.3.1翻身、叩擊背部 依據患兒病情每隔2~4 h幫助其翻身1次,翻身的同時輕輕叩擊背部,通過叩擊直接震動呼吸道及肺部,促進管壁痰液的排出。同時應鼓勵患兒進行有效咳嗽。對于腹脹的患兒可給予熱敷、針灸等方法,以免影響患兒呼吸。
4.3.2體位引流 通過體位護理,促進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具體體位要根據病變肺葉的位置采取相應的引流體位,如右(左)上肺炎時先取半臥位,然后左(右)側前傾和后仰位;左(右)舌葉或中葉肺炎時,采取右(左)側臥位;病變在兩下肺基底部時,年長兒可直接置于床上,抬高床尾15°~30°[14]。
4.3.3吸痰 臨床護理人員應正確全面評估患者,了解患者的呼吸狀況,并告知家屬吸痰的作用、目的、方法。因為,小兒咳嗽反射弱,不能有效清除氣管、支氣管內痰液,故臨床應給予吸痰處理。護理人員應向家屬講解有效吸痰,可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尤其是對于憋喘性肺炎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吸痰使呼吸道深部痰液排出,以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
4.4霧化吸入療法 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主要是將藥物變成細微的氣霧通過呼吸道吸入,促進肺部以及肺部周圍痰液的咳出,同時消炎藥物直接進入呼吸道,可以濕化呼吸道,直接起到抗炎的作用,最終有效緩解患兒臨床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應教會大齡患兒緩慢深呼吸,若不能可令其張口呼吸,以實現良好的霧化治療效果。在霧化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患兒的呼吸、咳痰、面色等重要情況,如果出現心率加快、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吸入治療,并及時報告醫生。霧化吸入后,應鼓勵患兒多喝水,以達到稀釋痰液的目的。霧化吸入可降低痰液粘稠度,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故在霧化吸入后可叩擊患兒背部,促進痰液排出。臨床常用的霧化藥物有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
4.5吸氧 臨床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盡量避免患兒哭鬧,以減少耗氧量。臨床可依據患兒的缺氧程度調節氧流量和吸氧時間。小兒肺炎臨床多給予間斷吸氧,以減少對患兒的刺激。早期吸氧可提高肺泡含氧量,但氧濃度不易過高,時間不易過長,以免發生氧中毒。對于體質較差的患兒或年齡較小的患兒,在喂養前給予20~30 min的吸氧,流量0.5~1.0L/min。嬰幼兒可給予面罩吸氧,年長患兒可給予鼻導管吸氧,如果發生呼吸衰竭,應及時給予人工呼吸器。在整個吸氧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導管是否通暢,吸氧臨床效果。
4.6輸液護理 在輸液過程中,應注意對輸液速度的控制。通常依據患兒年齡調節輸液速度,即3個月~3歲的患兒5~8滴/min,4~8歲患兒10~15滴/min。臨床為了準確控制輸液速度,可采用輸液泵。在輸液過程中,叮囑患兒家屬不能頻繁更換體位,特別是大齡患兒不能隨意活動。
4.7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向患兒家屬講解小兒肺炎的相關知識,使其明確臨床護理的重要性,并積極配合臨床護理和治療,以促進患兒的康復。同時應主動與患兒溝通交流,消除患兒恐懼心理,減少應激反應。對于恐懼注射的患兒,在注射時態度要溫柔,動作要輕柔,且操作要快速、準確,以減少患兒的疼痛。通過良好的心理疏導,可提高患兒和家屬的積極治療態度。
4.8健康教育 針對性的給予家屬健康教育,提高患兒家屬對肺炎的了解。告知患兒家屬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肺炎的發生。指導家屬做好家庭護理,早期預防工作,可通過鍛煉、戶外活動,提高患兒抵抗力[15]。同時應給予合理的喂養,促進小兒健康生長發育。此外,應按時接種各種疫苗,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抵抗力。通過健康教育,減少了感染機會,使小兒肺炎早期能得到及時的控制。
5護理發展
在臨床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應重視臨床護理干預,以患兒為中心,給予個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以有效減輕患兒臨床咳嗽、發熱、咳痰癥狀,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療效。臨床以患兒的病情、個體差異為基礎,給予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促進了護患和諧關系的建立,并給予患兒心理、生理、飲食、環境、生活等都方面的指導,促進了小兒肺炎的治療。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護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臨床通過改常規護理模式,提高了臨床護理水平,促進了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進一步改善了臨床小兒肺炎護理效果,為小兒的快速康復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葉鳳.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進展[J]. 臨床護理雜志, 2009, 8(1):64-66.
[2]章學容. 淺談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 19(12):206-206.
[3]虞蓉,楊智,魯皓琳.微波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19):128.
[4]劉曉梅.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3,(08):81-82.
[5]趙影.淺談小兒肺炎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13),164-165.
[6]符春茹,陳道環,占達麗.超聲霧化吸入治療120例小兒肺炎的護理[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01):58-59.
[7]高娜.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06):57-58.
[8]李艷,張艷萍,潘淑梅.小兒肺炎的護理[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4,(05):1840-1841.
[9]孫菁.65例小兒肺炎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7(17):46~48.
[10]宋潔,錢云利,王軍,等.80例小兒肺炎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4(22):2726~2727.
[11]劉曉梅.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護理研究,2014,17(8):81~82.
[12]王嶸娟.對小兒肺炎護理措施的探索與體會[J].醫學信息,2014,23(11):4058~4059.
[13]姚玉紅.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4,13(9):1198.
[14]燕國萍.小兒肺炎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4(15):176~177.
[15]趙明.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2(2):311~312.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