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啟
摘要: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認知處理,是指教學內容規律性要緊密聯系著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并與其相一致,也就是說物理教學節奏要和學生實際發展節奏保持一致。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認知化處理主要涉及三個部分,即幼稚化、趣味化與有序化,因此文章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認知化處理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認知化;處理策略
前言
所謂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認知化處理便是在展現教學內容規律層次時要與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相符合,換言之,就是物理教學節奏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其核心在于對學生學習的關注與重視,所以,也可稱為邏輯層次學生化。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認知化處理主要涉及幼稚化、趣味化與有序化這三大策略。
一、高中物理教學內容認知化處理的幼稚化策略
幼稚化指的是物理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特征、能力還原自身能力水平與知識基礎,也就是要與學生同思索、共水平,想學生學時所想,思學生用時所思,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可以運用的策略如下:
第一,將信息合理展現出來是幼稚化的主要措施。教師在講授信息時需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與記憶能力,若教師展現出來的信息合理得當,那么學生便能記住,保持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習效率。第二,放慢教學節奏。在教學中,教師教學的節奏應與學生思維速度相符合,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捕捉有價值的生成資源。第三,重視細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困難,阻礙學生思維發展,大部分思維障礙都隱藏于教學細節之中,易被忽視,所以高效教學需重視細節,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思維障礙。第四,鼓勵提問。教師思維的幼稚化,主要變現于在分析與解決教學內容時,需多問為什么,將教學內容中因果過渡不明確的部分進行補充,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求知欲。第五,循序漸進。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物理教學內容的層次需由簡單到繁雜,從基礎到頂端,積少成多,所以教師需了解學生思維能力與心理接受程度。第六,加強復習鞏固。即使課上記得很牢,時間久了也會有所遺忘,所以教師需引導學生定期溫習舊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另外在講解新知識時,教師要設置合理的復習環節。
二、高中物理教學內容認知化處理的趣味化策略
通常,人們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與實踐,所以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問題啟發學生。教師需依據信息、問題與情境設計教學,學生需依據情境、問題與信息學習知識,情境創設主要有五種方式,即做實驗、演講故事、放映視頻、畫粉筆圖畫、應用滑稽有趣語言。要將物理知識有效滲透于生動的情境之中,利用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問題啟發學生。其次,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利用問啟迪學生。教學活動主要涉及合作研索、分組探討、師生對話,善于利用問題啟發學生,克服活動外化,從而使物理課堂既又溫度又有深度。通過溝通、合作、探討、評價等方式處理問題,掌握知識,利用問題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最后,利用情感激發學生興趣。贊科夫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明確指出:“只有接觸到學生精神需求、意義領域的教學法才能發揮出高效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閱讀教材里有關物理學史的內容的時間,或為介紹一些有關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以此激發學生的物理情感。另外,教師還需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創建靈活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只有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才會真正的接受教師教育。
三、高中物理教學內容認知化處理的有序化策略
知識之間存在邏輯聯系,學生認識與知識形成有存在一定的規律,有序化便是將這些規律與邏輯加以整合,從而使物理教學流程更加合理化、邏輯化。
具體來說:一方面可以依據重演知識發生過程規劃物理教學的邏輯層次。玻利亞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指出:“在教一個分支或理論、概念時,我們需讓學生重新走上人類思想運轉與發展中的重要道路”。高中物理教材中設計了不少與科學思想方式有關的活動內容及探究性實驗,這無疑體現了探究學習的重要性,教學中,教師需認真探索與科學方法有關的物理內容教學邏輯層次,學會利用問題啟發學生,使學生重新走上人類思想運轉與發展中的重要道路。另一方面可以依據相關學習理論規劃物理教學邏輯層次。陳剛老師提出了創建于“學生如何學”基礎上的規律教學模式與概念教學模式,他認為,根據內容加工機制,高質量的教學設計需滿足容量控制、系列加工與內容加工方法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些要求,教學需認真研析教學結論數量與內容,明確新結論創建的必要信息與加工方法,在此基礎上再合理安排物理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掌握獲取物理規律、物理概念的邏輯方法,即歸納與演繹,以此加深學生對物理規律、物理概念的意義的理解與體會。
結論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是一門將實驗視作基礎,注重邏輯推理、追崇理性的科學。不可否認,有的學生認為物理難以理解、難以學習,甚至對物理學習喪失了信心,這種狀態下的學生,盡管對物理實驗現象充滿興趣,但只有觸及規律或概念便會興致索然。而幼稚化、趣味化與有序化的教學方式則可以較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解答學生的疑問,以及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獲取所需信息,開發邏輯思維,提升理解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與吸收高中物理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張惠作.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細膩化處理[J].教學與管理.2016(31)
[2]申穎.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