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艷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的手術室護理對策。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0例患者膽囊結石作為觀察對象,對所有患者均采取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資料,了解其臨床療效和滿意度。結果 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精心的手術室護理,患者達到治愈的有404例、96例患者好轉,有效率為100%;此外,患者的滿意度為100%;500例患者中發生皮下氣腫、電灼傷、血管神經損傷、感染以及腹腔出血等并發癥的人數為9例,發生率為1.80%。結論 合理的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促進腹腔鏡膽囊結石手術治療的療效,促使患者達到良好的身體狀態,為康復提供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結石;手術室護理對策
膽囊結石的發病率約為10%[1],由于病因復雜、病程較長且結石與周圍臟器組織發生粘連,手術的難度和復雜性也較大。腹腔鏡膽囊手術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切口較小、痛苦輕以及恢復快的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有臨床研究認為,應用腹腔鏡膽囊手術治療膽結石的過程中,配合給予手術室護理對策能夠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規避手術治療后的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本文回顧性500例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產生的臨床效果,現將方法和結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0例患者膽囊結石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通過手術病理學確診為膽囊結石,并滿足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指征。其中有男性患者276例、女性患者224例;年齡32~75歲,平均為(44.9±6.8)歲;病程2個月~16年,平均為(3.5±2.1)年;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109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2例。
1.2方法
1.2.1手術前護理 手術作為一項刺激原會對患者的身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手術之前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要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引導患者接受各項常規檢查,做好禁食和灌腸處理,以免影響手術療效。
1.2.2手術室護理 ①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護理人員做好手術器械、儀器設備的準備工作,將其參數調節在合適的范圍中,并做好搶救物品等準備工作;進入手術室之后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交流,通過聊天等方式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并通過腕帶等措施了解患者的詳細信息,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治療方式等信息,以免出現患者錯誤等現象,確認無誤之后簽字;隨后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做好常規消毒鋪巾工作,手術開始之前再次對手術器械、紗布和縫針等進行清點。協助手術醫師擺放好患者體位,以免由于麻醉造成身體感覺能力下降,由于局部受壓對其神經、血管造成損傷。建立氣腹的過程中注意控制氣腹壓力,加強關鍵環節的處理,預防氣腫等并發癥的發生。②手術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可以不定時的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加強手術室保暖工作,可以局部加蓋毛毯,將室內溫度調節在22~25℃之間[2],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營造舒適的手術治療環境;腹腔鏡手術治療過程中,為避免患者躁動等現象發生,需要將其雙臂固定在軀干的兩側,避免接觸到金屬制品。③手術結束之后再次對手術器械、紗布和縫針的數量進行核對,以免出現殘留在術腔的現象,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由于麻醉藥效未過,患者的意識沒有恢復可能出現躁動等現象,這一期間同樣應當加強監測,必要的情況下給予相應藥物和氧氣吸入促進患者清醒[3],當患者的肌張力逐漸恢復之后應當協助麻醉師將氣管導管拔除,將手術過程中造成的血跡、污跡等擦拭干凈,貼心的告知患者手術已經結束,使其安心,同樣需要做好保暖工具,隨后將患者送回到普通病房中。
1.2.3療效評價 手術后1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和隨訪,其中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影像學檢查提示無結石存在為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得到改善,影像學檢查提示無結石;治療后癥狀存在,殘留結石的患者評價為無效[4]。此外,通過醫院自制的滿意度量表了解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2結果
本文500例膽囊結石患者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精心的手術室護理,達到治愈的有404例、96例患者好轉,有效率為100%;此外,416例患者對本次護理表示非常滿意,87例患者表示滿意,沒有出現不滿意的案例,總的滿意度為100%。500例患者中發生皮下氣腫的患者3例、電灼傷患者1例、感染患者0例、血管神經損傷3例以及腹腔出血患者1例,總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80%。
3討論
膽囊結石屬于臨床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根據臨床資料報道,膽囊結石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0%,由于病情較隱匿、發病早期往往無法有效的檢出,患者在發現的階段大多已經有多年的病程,往往還伴隨結石嵌頓以及膽囊萎縮等并發癥,甚至與周圍臟器發生粘連,因此,采用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難度。腹腔鏡作為一種新興的微創治療技術,應用電視腹腔鏡進行手術,能夠通過較小的切口清楚的了解到解剖層次,手術治療的切口較常規手段要小得多,且治療的痛苦小、恢復速度快[5]。但是作為一種應激源,腹腔鏡手術治療中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創傷,此時配合合理的護理干預手段非常重要。本文中通過手術室護理干預,做好手術室的準備工作、為患者創造良好的手術治療環境并做好安撫工作。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由巡回護士全程陪伴,主動與患者交流消除對于手術的恐懼。除此之外,加強手術前患者的交流,向患者介紹膽囊結石應用腹腔鏡治療的優勢與特點,向患者介紹成功的病例增強信心,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夠以較好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治療。同時做好手術前的常規檢查,術前1d禁止食用牛奶等產氣的食物,手術當天對患者進行灌腸、做好腸道準備。手術結束后,由于麻醉患者的意識沒有完全恢復,可能發生無意識的躁動現象,此時應予以陪護,要求家屬陪伴在患者身旁呼喊其姓名,患者的甚至清醒、肌張力恢復正常之后協助麻醉師將氣管導管拔除,告知患者手術結束。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的操作較為復雜,手術后容易發生出血等并發癥。手術結束后觀察患者的面色,如果出現面色蒼白、體溫下降等現象提示腹腔出血等現象,因密切監測,一旦發現異常立刻通知主治醫師進行處理;手術過程中操作不當還有可能引發感染、其中以及血管神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除了做好手術期間的觀察和護理之外,手術結束后同樣要積極觀察,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本文對患者采取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對中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80%,其中皮下氣腫3例、血管神經損傷3例、腹腔出血與血管損傷各1例,通過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均得到改善,未見感染等其他嚴重并發癥,所有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手術治療均獲得成功,且臨床滿意度高。
綜上所述,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過程中采取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良好的身心條件,減少手術造成的不適感;同時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手術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康紅.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的手術室護理體會[J].四川醫學,2012,33(6):1098-1099.
[2]嚴俊麗,朱青.雙鏡聯合治療膽囊膽總管結石11例術中配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8):144-146.
[3]徐巖.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6):142-144.
[4]朱萍,劉錦珍,袁惠平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總管結石手術護理配合[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629-630.
[5]李鳳華.經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切口一期縫合內支架引流術手術配合及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20):3333-3334.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