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慧
摘要:目的 分析兒童乙肝兩對半的檢查結果及臨床價值。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種兒童共計173名,在接種疫苗后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查,評價不同年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后的病毒免疫情況,免疫接種后隨訪3年統計免疫應答情況。結果 173例兒童中, 11例(6.36%)HBsAg陽性,3例(1.73%)HBeAg陽性,153例(88.44%)抗HBs陽性,4例(2.31%)HBeAb陽性,3例(1.73%)HBcAb陽性;HBsAg陽性呈現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升高趨勢,而抗HBS陽性呈現降低趨勢(P<0.05);全程接種后3年內,無應答率及低應答率隨著年限延長呈現顯著上升趨勢(P<0.05)。結論 兒童乙肝疫苗接種后隨著年限延長及年齡增長可呈現免疫應答及保護性抗體降低趨勢,檢查乙肝兩對半對于乙肝的早期篩查、診斷、預防及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鍵詞:兒童;乙肝;兩對半檢驗;結果分析
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臨床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HBV)引起。HBV在侵入人體后,機體免疫機制被激活,導致肝功能損害,如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為肝癌或者肝硬化等[1]。近年來,隨著乙肝疫苗的應用,其免疫原作用、保護效果以及安全性均獲得了普遍認可,但仍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疫苗保護性抗體逐年降低。乙肝兩對半檢驗是臨床早期篩查乙肝的主要血清學指標,包括抗HBs、抗HBe、抗HBc、HBsAg及HBeAg五項[2]。本文對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間1~14歲兒童乙肝兩對半的臨床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旨在為臨床早期篩查和防治兒童乙肝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種兒童共計173名,排除正在接受免疫治療者,排除近1 w內存在免疫功能受損史、感染疾病史者,排除過敏史或過敏體質兒童,已經確診為HBsAg陽性患兒。其中,男83例,女90例,年齡1~12歲,平均(6.65±2.03)歲,其中,36例(20.81%)1~3歲,42例(24.28%)4~6歲,95例(54.91%)7~12歲。
1.2調查方法 運用血清流行病學法調查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有兒童乙肝疫苗接種情況以及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免疫接種后隨訪3年,統計免疫接種后間隔1年、2年及3年時的免疫應答情況。
1.3檢測方法 所有受試兒童在檢查前晚開始空腹12 h以上,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靜脈血3~5 mL,在24 h內常規分離血清,標本保存于-20℃冰箱中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測,試劑盒均由雅培公司生產,均在使用有效期內。操作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及實驗室操作規程執行。所有標本均在60~90 min內完成檢測,操作均由同一名檢測人員進行操作。檢測指標包括抗HBs、抗HBe、抗HBc、HBsAg及HBeAg五項。
1.4免疫應答判定標準 HBsAb<10 mIU/ml判定為無應答,HBsAb在10~100 mIU/ml為低應答,100~1000 mIU/ml為中應答,≥1000 mIU/ml為高應答。
1.5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乙肝疫苗接種情況 173例兒童均按照“0、1、6”方案進行了乙肝疫苗接種,其中,新生兒接種疫苗為3支5 μg,其余兒童均接種10 μg。
2.2血清標志物分布情況 173例兒童中,11例(6.36%)HBsAg陽性,3例(1.73%)HBeAg陽性,153例(88.44%)抗HBs陽性,4例(2.31%)HBeAb陽性,3例(1.73%)HBcAb陽性。比較不同年齡段患兒的感染情況,HBsAg陽性呈現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升高趨勢,而抗HBS陽性呈現降低趨勢(P<0.05),見表1。
2.3全程接種后免疫應答情況 全程接種后3年,無應答率及低應答率隨著年限延長呈現顯著上升趨勢(P<0.05)。
3討論
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顯示,多年來我國乙肝報告患病率始終高居全球前1、2位,成為世界乙肝大國。目前,乙肝已成為我國最為突出的一項公共衛生問題[3]。 HBV能夠通過血液或體液、母嬰傳播等途徑而發生感染,我國HBsAg陽性的HBV攜帶者中,以母嬰傳播為主,約占30%以上[4]。1991年,我國衛生部頒布了《全國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實施方案》,并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對新生兒以及學齡前兒童開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工作,且隨著乙肝疫苗兒童免疫計劃的推行,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工作獲得卓著成效,兒童HBsAg攜帶率獲得顯著性降低。但諸多研究資料發現,隨著免疫接種間隔時間的延長,接種疫苗后免疫人群保護性抗體呈現顯著降低趨勢[5]。因此,對于兒童接種疫苗后隨訪評價其免疫情況、有無乙肝抗體以及感染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乙肝兩對半檢查是評價和了解乙肝病情及病因的重要依據之一,主要檢測指標為抗HBs、抗HBe、抗HBc、HBsAg及HBeAg五項。其中,HBsAg陽性表示體內存在HBV感染;抗HBs陽性表示體內存在保護性抗體,能夠抵御HBV入侵;HBeAg陽性表示體內存在HBV復制,具有傳染;抗HBe陽性表示HBV復制受到抑制,抗HBc陽性則表示具有HBV感染史。文獻研究顯示,有超過1/4的健康人群可檢出抗HBc陽性[6]。HBV感染自身并不能夠引起疾病,而是由于HBV感染后導致自身免疫性反應而發病。HBV感染后可引起肝臟細胞病變,同時可導致機體免疫系統被激活,從而對肝細胞產生免疫清除或者過度清除作用[7]。因此,乙肝兩對半檢查對于乙肝的早期篩查、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接種乙肝疫苗后,體內生成HBsAb對于預防HBV感染具有顯著效果。本研究調查的173例3劑次全程免疫兒童中,隨著接種間隔時間的延長,無應答及低應答率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1年內無應答率僅占9.25%,而間隔3年時無應答率迅速升高至39.13%,且高應答率僅為3.09%,與文獻報道[8]結果相似。由此可見,對于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后的免疫長期記憶值得考證,定期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查尤其是HBsAb檢查對于鞏固乙肝疫苗接種效果以及保護易感兒童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無應答或者低應答兒童,應積極予以再次免疫接種,以最大限度地預防HBV感染。本組兒童在免疫接種后,抗HBs陽性率達88.44%,基本處于較高水平,HBsAg陽性率僅為6.36%,低于其他文獻報道[9]。值得注意的是,本組兒童的抗HBs陽性率隨著年齡增長呈現顯著降低趨勢,而HBsAg陽性率呈現顯著升高趨勢。提示隨著年齡段增長,兒童免疫接種后疫苗保護性抗體隨著年齡增長呈現降低趨勢。由此可見,對于兒童適時乙肝兩對半對于盡早發現陽性兒童和盡早采取干預處理,對于預防HBV感染或者病情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乙肝尚缺乏根治性療法,接種乙肝疫苗能夠有效預防HBV感染,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1~12歲兒童乙肝疫苗接種后免疫維持隨著間隔年限的增加呈現逐年降低趨勢,疫苗保護性抗體隨著年齡增長呈現降低趨勢。為鞏固乙肝疫苗接種效果以及保護易感兒童,在有效落實兒童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工作的同時,定期開展乙肝兩對半檢查對于維持和強化乙肝疫苗接種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豐芳.對兒童疫苗接種后檢測兩對半的結果討論[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1):569-570.
[2]王丙國.我院214例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4,(13):168-169.
[3]于小雯,吳向軍.探討兒童乙肝前S1抗原與乙肝兩對半相關性的意義[J].黑龍江醫藥,2015,28(6):1232-1233.
[4]Burke E,Gustafson S,Kendall G.Ramped Half-n-Half initialisation bias in GP[M].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GECCO 2003.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3:1800-1801.
[5]林社潤.3~6歲兒童乙型肝炎免疫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18):3610-3611.
[6]王艷,馬韜,楊雪,等.3982例幼兒園兒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狀況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7):839-840.
[7]孫麗芳,馬東禮,楊方華等.深圳市15歲以下兒童HBV感染及抗體水平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3,29(6):726-728.
[8]Shimamatsu K,Inamasu H.A safe and easy introduction of Darbepoetin-Alpha in patien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nd Epoetin Monotherapy:a"Half-and-Half"combination therapy[J].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Clinical&Experimental,2013,74(74):5.
[9]周秀萍.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兩對半檢驗結果的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49-50.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