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效強
“這一年,是我人生大轉折的一年,我第一次給父母買了新衣服,自己也有了電動車,告別了‘睡美人的生活時光,讓貧困鄉親的農產品賣上了高價錢......”2016年歲末年尾,山東省沂源縣南麻街道刁崖村的公言婷盤點一年來的收獲,臉上洋溢著幸福感。
公言婷先天殘疾,出生在貧困村刁崖村的貧困農民家庭里,像離開大海的“美人魚”,18年間從未自己走出過村口。
“自從參加專業技能型培訓班,拿到資格證書,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公言婷說,參加沂源縣專業技能型電商培訓,通過考核拿到了農民技術資格證書,讓她通過網絡聯通世界,改變了家庭貧困面貌,并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
正如公言婷所說,她利用“互聯網+”收購貧困戶的農副產品,成為一名持證上崗的職業農民,用微笑書寫著和健全人一樣的人生,用行動在脫貧攻堅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打開一扇“電商門”
公言婷微笑著坐在一輛嶄新的輪椅上,一雙黑色平板鞋和一頂時尚的帽子,長長的秀發,大大的眼睛,純真的笑臉上透露著十七八歲年齡特有的朝氣。她沒上過學,怎樣認字學文化?有電腦又怎樣學習上網?她又是怎樣創業,經營網店的呢?
她一直夢想擁有一臺電腦,但家庭貧困,這個愿望一直被她深藏在心里。前兩年,姐姐送給她一臺二手電腦,她高興得幾夜沒睡,因為在電腦上打字比手寫要省勁多了。可是一開始甭說打字,連敲擊電腦鍵盤都非常吃力,速度非常慢,但她咬牙堅持著。經過努力,打字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2015年3月,公言婷在姐姐的幫助下,學著開起了網店。因為沒錢進貨,她思量了好幾天,向父親借了2000元錢。沒法發貨,她就做類似代購的店面。
“網店開張那天,我非常興奮,以為開網店不會太難,但很快第一次打擊就來了。”公言婷說,當時,因為缺乏電商知識,又不懂支付寶的使用,網上進貨明明付了賬,對方說繳款不成功,還發了截圖,要求換個賬號再付一次,因為有截圖,她相信了,就又輸了一次支付密碼,結果查余額時發現被騙了900多元,一開業就賠了錢,她哭了好幾天,不僅因為錢,更因為她不相信自己的身邊會有騙子。
“在我們這個貧困家庭,父親平時恨不得將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一下子賠了這么多錢,父親下令網店不許再做了。”公言婷擦去眼角的淚珠說:“可父親看到淚流滿面的我,又趕忙來安慰我,無論做啥事兒,蠻干是不行,必須學習電商業務。”
公言婷生來就躺在床上,咋參加電商培訓班?公言婷無助的眼神,讓一家人焦慮又心痛。
公言婷的事被沂源縣商務局分管電商經營業務的副局長唐文彬得知,他安排辦公室人員將全縣首次舉辦的電商培訓班視頻刻錄成光盤送到公言婷的家中,讓她學習電商業務知識。
這真是“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也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公言婷參班學習后,進一步掌握農業職業技能和農業專項管理實用技術,提高線上線下的操作本領。終于,她的網店紅紅火火開起來了。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6年4月,公言婷用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從村民手里進了一些貨,幾天后,她終于做成了第一筆生意,賺了十幾元錢。“那一天我非常高興,因為付出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公言婷臉上笑開了花。
慢慢地,公言婷依靠過硬的質量、良好的信譽、熱情的服務獲得了客戶的支持,好評率一路攀升。后來,收藏店鋪的人達到了2000多,一個月也有了十幾單生意。在家守著一臺電腦就能把產品賣出去,而且價格還是普通市場的3-5倍,這讓她堅定了做電商的信念。
公言婷有了網購網銷的豐富經驗后,將店鋪定位在讓沂源縣的優質農產品走出深山,讓貧困村民的土特產走向城里人的餐桌。她的網店主要銷售蜜桃、蘋果、板栗、玉米、小米、煎餅等20多種土特產。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她想幫助更多的村民把農產品賣個好價。
“家鄉的土地把我養大,家鄉的特產讓我致富。我要加倍回饋家鄉貧窮的父老鄉親。”公言婷決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饋鄉親,幫助貧困戶早日過上好日子。
走上電商之路,經過兩年打拼,公言婷不僅自己成功創業,還通過“一店帶多戶”,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網銷農特產品1萬元,帶動6戶貧困戶18人人均純收入增加400元,被父老鄉親稱為綻放在山野鄉村的“電商玫瑰”。
到去年年底,公言婷賺了3000多元,對于一般家庭或許不算啥,可對這個特殊家庭,已經是多少年來最大的一筆收入了。
2017年元旦,公言婷給聾啞的母親和駝背的父親從網上買了新衣服,母親咿呀著驕傲地向鄉里鄉親展示著新褲子,那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為了挨家挨戶摸清村民的需求,幫助他們銷售滯銷農產品,公言婷還給自己買了一輛電動輪椅勇敢地走出家門,看到了精彩的村落,看到了村民那一張張對她充滿感激的笑臉。
“言婷身殘志堅,不僅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還幫助了村民,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刁崖村黨支部書記劉艾華驕傲地說。
“電商玫瑰是大家對我的鼓勵,我一定不負眾人的期望,以后我會用心經營好網店,幫助眾多鄉親們賣好農產品,改變村民的窮光景。”公言婷信心滿滿。
(作者單位:山東省沂源縣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