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宜蔓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脂類檢測在診斷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意義。方法 回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56例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患者,將其定義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在我院體檢健康者30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行進行血清脂類測定。結果 觀察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的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HDL-C/TC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ApoB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脂蛋白a〔Lp(a)〕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HDL-C、LDL-C、ApoB、Lp(a)及HDL-C/TC、ApoA1/ApoB的異常均為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風險因子,臨床對老年人血清脂類的檢查,尤其是HDL-C、LDL-C、ApoB、Lp(a)、HDL-C/TC、ApoA1/ApoB檢測異常時,可以作為臨床診斷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血清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變狹窄或者阻塞,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將其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CHD)[1]。由于CHD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并且也是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疾病,而脂質代謝作為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所以對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診斷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作者結合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56例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患者臨床資料,分析血清脂類測定在診斷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中的意義,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56例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患者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將其定義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在我院體檢健康者30例為對照組。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0.72±9.03)歲。觀察組5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53.32±6.7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儀器 貝克曼AU581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2.2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進行檢測前均清淡飲食3 d,取清晨空腹12 h患者靜脈血液5 ml,待凝固后,進行離心分離血清,采用貝克曼AU5811全自動生化分析進行檢測,試劑均由美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
1.3統計學分析 記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兩組檢測者TC、TG、HDL-C、ApoA1/ApoB檢測結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HDL-C、ApoA1/ApoB的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P<0.05);觀察組患者TC、TG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檢測者HDL-C/TC、LDL-C、ApoB、Lp(a)檢測結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HDL-C/TC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P<0.05);觀察組患者LDL-C、ApoB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P<0.05);Lp(a)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P<0.05),見表2。
3討論
通過本文以上的研究顯示,機體因某些因素引起脂類代謝平衡失調時就會產生脂蛋白代謝紊亂,并且主要表現在HDL-C/TC之間的比值發生變化,所以臨床普遍認為HDL-C及HDL-C/TC的比值的增高可以預防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發生。據相關研究顯示HDL-C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HDL-C可以從動脈壁上清除TC,從而有效防御和保護血管,所以HDL-C降低隨之保護血管的能力也隨之降低[3]。故HDL-C水平的高低與冠心病呈負相關。其發生機理可能是HDL-C參與TC的你轉運,使細胞內的TC逆行至肝臟,從而有效預防TC在體內的聚集。或者是因為HDL-C可能干擾了LDL受體沉積,有效減少了TC進入血液及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預防了脂質在細胞內的沉積。同時HDL-C能抑制主動脈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減少了氨基葡萄糖的合成,進一步防止了動脈硬化。所以HDL-C被認為是動脈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觀察組患者TC、TG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TC、TG檢測不能作為診斷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的臨床指標。
ApoA1是HDL-C的主要載脂蛋白,在HDL-C轉運TC的過程中,HDL-C表面游離,TC酯化為膽固醇酯,從而HDL-C據喲調節代謝的作用[4]。而ApoB是LDL-C的主要載脂蛋白,其作用是將TC從肝臟轉運到全身,所以ApoB升高會使延長LDL-C在血管和血液中的滯留時間,繼而增加巨噬細胞對LDL-C的吸收,攜帶脂質的細胞會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5]。
綜上所述,HDL-C、LDL-C、ApoB、Lp(a)及HDL-C/TC、ApoA1/ApoB的異常均可作為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險因子,臨床對老年人血清脂類的檢查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重視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蔣萍,楊小紅,仇克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B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關系[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0(1):28-30.
[2]王文君, 王培訓, 李曉娟. 青藤堿抗炎機理——青藤堿對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環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藥雜志, 2003, 28(4):352-355.
[3]蔣曉霞, 張斌霞, 李小龍. 補腎泄濁法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45例臨床觀察[J]. 國醫論壇, 2006, 21(5):16-17.
[4]毛莉娜;清熱解毒法對冠心病患者血脂及C-反應蛋白影響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學院,2013.
[5]冉啟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脂與載脂蛋白A1和載脂蛋白B100水平關系的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0).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