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雋
“核心素養” 即培養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培育以主觀幸福感為核心的積極心理體驗,塑造積極人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發展,最終使人類走向幸福。這些觀點對當前的小學品德課教學走上“幸福”之路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一、開放民主,幸福品德課堂的基石
教師親和、寬容、信任,給學生創設展示的平臺,就會在班級中形成輕松愉悅的暢談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信熱情、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例如:我在每節品德課前的“社會時事論壇”三分鐘演講,是“幸福”氛圍形成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這三分鐘內,學生的演講緊跟時代脈搏、緊扣社會熱點,他們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要求自圓其說即可。學生的看法和想法往往帶來意外的驚喜。教師在每個學生演講完之后的點評環節,重在對學生亮點的充分挖掘和積極鼓舞,對學生個性化的思考積極肯定,并給出正面積極的建議。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自我意識日漸濃厚的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非常在乎他人的評價,教師的積極言辭能夠點燃他們學習品德學科的熱情,課堂上專注的目光流露出自信與興趣,他們越來越喜歡討論,也越來越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智慧創生,幸福品德課堂的關鍵
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是不斷吸引學生探究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潛能的智慧法寶。情境教學法是品德課堂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重難點問題化,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達成學生們自我投入式的學習狀態,讓他們在一環扣一環的思考中多視角解決問題,并在開放式答案中體驗成就的幸福感。積極心理學的六大美德包括二十四種優秀品質,其中鼓勵人們積極承擔責任,在擔當責任中提升自己的價值,從而獲得更高的幸福指數。核心素養的九大素養之一就是具有“社會責任”。教學北師大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 第三單元《騰飛的中國》主題二《 國家的主人》課題3是“共同的責任”。我從學生真實生活中挖掘課程資源,如補充感人案例:最美教師張麗莉老師在放學時為了救學生被軋傷,后被迫高位截肢。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后,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還有“托舉哥”周沖、最美司機吳斌等普通人奉獻社會的、既平凡而又偉大的事例讓學生深深感動。我讓學生回顧自己參加過的社區公益環保活動,搜集發生在他們周圍特別是父母、親人的志愿者行動,通過制作手抄報,搜集家長志愿者的證書紀念品,家庭訪談dv拍攝等多種形式的展示,讓學生感受家長、親人的高尚品質。圍繞主題開展生動新穎的訪談活動。讓學生再次真切感受周圍的人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最后學生水到渠成地表達發自內心由衷的宣言,這種內心的體驗,讓孩子獲得真實感受和啟發,鞏固了自我教育成果,將積極的價值取向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從而真正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將品德教育落到實處。
三、感悟體驗,幸福品德課堂的渠道
生活是學生生命成長的沃土和人格發展的源泉,讓課堂成為學生人生經歷中充滿生命色彩的樂章,是幸福課堂的重要價值取向。生活常識讓學生擁有生存的智慧,生活中的挫折讓學生擁有反思的能力,生活中的陽光讓學生擁有欣賞的能力。
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三下第六單元主題二《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課堂學習前我布置學生開展調查,購物體驗、訪談來分析社區商店、百貨商場、專賣店、超市、小商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特點和不同之處,從而領悟商業是如何方便人們的生活的。課堂上在傳統購物方式的基礎上再展示網上購物定單,讓學生了解網購這種新型購物方式,新型買賣方式的出現說明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需要越來越省時省力的購物方式。我還設計情景“要過春節了,媽媽為慶祝佳節日去購物”,讓學生展開激烈討論,該去哪里購買這些春節食品及用品,為什么?結合現在新興的微信朋友圈的微商行為,讓孩子討論如何看待微商的推銷?買或不買這樣的情景把學生帶入生活,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了解各種消費方式,學習理財的基本常識,懂得消費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財力合理消費,并用環保的觀念選購商品,享受美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