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芳
教師應為幼兒開展豐富多樣的幼兒體育游戲和活動,使幼兒體驗與同伴快樂游戲的同時全面鍛煉身體,獲得身體素質和動作上的發展。
一、體育游戲在健康領域幼兒學習與發展的作用
在學前教育中,體育游戲和兒童的身體健康聯系緊密,體育游戲是兒童身體健康有效指標。學前兒童身體的各種代謝、快速成長需要他們進行各種游戲運動,幼兒從游戲運動中獲得快樂,他們從走、跑、跳、爬等游戲運動中得到鍛煉。目前幼兒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比較優越,造成當今幼兒膽怯、依賴性強,體質較弱,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身體運動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外界適應能力下降。體育游戲活動既可以鍛煉幼兒的筋骨肌肉,運動能力,增強幼兒的適應能力,又可以通過開展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
二、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存在問題
1. 教師不能把理論、實踐及體育運動專業科學地結合起來
教師在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往往缺乏對幼兒全面的了解,缺少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對于體育教育的學科知識掌握更少,不能把理論、實踐及體育運動專業科學地結合起來,更不能以游戲的形式組織體育活動。以致在設計與開展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出現不夠科學、不夠合理的現象,沒有達到增強幼兒體育鍛煉,增強幼兒身體體質的初衷。
2. 教師盲目強調體育游戲活動的場面
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往往強調體育游戲活動的場面,出現體育器械數量、種類越多越好,樣式越新穎越出彩的錯誤認識,使得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只停留在表面,沒有充分發揮體育器械應有的價值。另外因為強調了體育游戲材料的數量和種類,忽視教師本身在游戲活動中的作用。
三、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采取的策略
1. 教師要深入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
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的設計需要大量的理論支撐,包括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幼兒生理衛生學以及相關的幼兒體育運動方面的知識。幼兒的發展是有個體差異,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互動等都體現不同的層次,不同標準。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體體質也不盡相同,3-6歲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的發展有著明顯的階段性和連續性,如:4-5歲幼兒可以自如地快跑,伙伴之間的追逐和打鬧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3歲的幼兒是平行游戲特點增加突出的階段。幼兒在體育游戲過程中,也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教師的智慧,需要教師運用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等知識去解決。
2. 注重體育游戲活動器械的開發利用
體育游戲活動器械是激發幼兒積極性的最基本前提,只有幼兒對活動器械感興趣,并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使用活動材料,才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與運動。平時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器械的準備工作,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如紙箱、輪胎、舊光盤等都可以做成活動器械。幼兒通過參與制作器械,既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鍛煉動手能力,又激發他們參與游戲的興趣。
3. 創設體育游戲活動情景
兒童自主活動能力弱,特別依賴成人創設的情景,體育活動的情景設計要真實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還要與幼兒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所學的知識相聯系。豐富真實的環境給幼兒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活動過程中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開展活動,并能在情境游戲過程中獲得情緒、情感的體驗,因此創設一個適宜的體育游戲環境是兒童發展的關鍵。如在幼兒園創設《西游記》里的各種情境,盤絲洞、花果山、水簾洞等,情境的創設使游戲生動有趣,讓孩子們置身于神話中的意境,使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得到有效鍛煉發展,又使幼兒的情感獲得積極地體驗。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的情景還要不斷更新,不斷創新,不斷滿足幼兒的需求,不斷提高幼兒對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