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岱 冀美琦 田珊珊 解秸萍 張亞力 李春華 高 艷 唐漢文 陳陸泉
(1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北京,100029; 2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100070; 3 首都醫科大學電力教學醫院,北京,100073; 4 北京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100037; 5 北京市朝陽區中醫院,北京,100020; 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北京,100730; 7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研究所,北京,100005)
臨床常見病與耳鳴發病相關性的調查分析
劉 岱1冀美琦1田珊珊1解秸萍1張亞力2李春華3高 艷4唐漢文5陳陸泉6,7
(1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北京,100029; 2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100070; 3 首都醫科大學電力教學醫院,北京,100073; 4 北京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100037; 5 北京市朝陽區中醫院,北京,100020; 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北京,100730; 7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研究所,北京,100005)
目的:探討與耳鳴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為耳鳴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提供臨床依據,并指導耳鳴的防治。方法:運用調查問卷方法,對103例耳鳴患者的基本情況和基礎疾病以及耳鳴嚴重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調查,記錄出現基礎疾病的種類及例數和VAS值,并對相關內容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103例耳鳴患者中,伴有疾病最多的前3名是頸椎病52例,高血脂34例和高血壓31例,其余疾病出現例數均在10例以下。未伴有頸椎病、高血脂、高血壓而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11例。未伴有任何已知疾病的耳鳴患者11例。2)在伴有頸椎病、高血脂、高血壓的耳鳴患者中,單獨伴有頸椎病20例,高血脂6例,高血壓4例;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脂2例,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壓2例,高血脂和高血壓3例;同時伴有3種疾病3例。3)頸椎病和耳鳴發病相關(P<0.05),高血脂、高血壓和耳鳴發病不相關(P>0.05),伴有疾病種類越多,耳鳴不一定越嚴重(P>0.05)。結論:頸椎病是耳鳴最相關因素之一,而高血脂、高血壓與耳鳴的相關性尚需進一步研究。
耳鳴;頸椎病;高血脂;高血壓;VAS;相關性
耳鳴(Tinnitus),指患者耳內或顱內有聲音的主觀感覺,但外界并無相應的聲源或電刺激存在,常伴或不伴有聽力下降、睡眠障礙、心煩、惱怒、注意力無法集中、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在現代社會,隨著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增加,環境和工業噪聲污染增多,人口老齡化加快,耳鳴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1]。耳鳴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根據臨床觀察,一些常見病在發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耳鳴癥狀。因此,本研究以103例耳鳴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為基礎,探討與耳鳴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為耳鳴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提供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耳鳴患者103例,年齡23~76歲,分別來源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首都醫科大學電力教學醫院理療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耳鼻喉科、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朝陽區中醫院耳鼻喉科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門診部,其中男44例,年齡24~71歲,平均年齡52歲;女59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52歲。病程最短3 d,最長30年,平均6年。
1.2 診斷標準 參考《耳鳴》[2]《中醫耳鼻喉科常見病診療指南》[3]和《中醫耳鼻咽喉科學》[4]中耳鳴診斷標準:1)臨床癥狀:耳內或顱內有蟬鳴樣、吹風樣等不同的響聲,持續性或間斷性,持續時間大于1 min;2)局部檢查:外耳道及鼓膜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3)其他檢查:純音測聽、聲導抗檢查以顯示聽力是否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經性聾。
1.3 納入標準 1)選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患者;2)以耳鳴為主訴,持續時間大于1 min,必要時進行純音測聽和聲導抗檢查;3)年齡18~80歲,能配合檢查者;4)未接受過針灸治療;5)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不符合納入標準,有言語或理解能力障礙、對答不切題的患者;2)久病體弱、嚴重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婦女;3)因各種原因不配合完成檢查者。
1.5 觀察方法 對103例耳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病程等),是否有常見病(高血壓、冠心病、頸椎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等),耳鳴嚴重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值)。
1.6 統計學方法 1)將出現的常見病疾病錄入Excel 2010,統計出現的常見病的種類和例數。2)采用SAS 9.3對出現疾病的例數進行卡方檢驗,對VAS值進行非參數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耳鳴患者伴隨常見病的種類 在103例耳鳴患者中,伴有疾病最多的前3名是頸椎病52例(占50.49%),高血脂34例(占33.00%)和高血壓31例(占30.10%),其余疾病出現例數均在10例以下。未伴有任何已知疾病的耳鳴患者有11例(占10.68%)。未伴有頸椎病、高血脂和高血壓而有其他常見病患者有11例(占10.68%)。見表1。

表1 耳鳴患者常見病種類
注:百分比=(疾病出現例數÷103例)×100%。
2.2 耳鳴患者伴隨常見病種類的多少 由于多數常見病出現例數在10例以下,因此僅對10例以上常見病進行分類。在僅伴有一種疾病的耳鳴患者中,伴有頸椎病20例(占19.42%),伴有高血脂6例(占5.83%),伴有高血壓4例(占3.88%)。同時伴有2種疾病的患者中,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脂2例,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壓2例,高血脂和高血壓3例。同時伴有3種疾病3例。3種以上7例。見表2。
2.2.1 伴有一種疾病與耳鳴的相關性 在103例耳鳴患者中,伴有頸椎病與高血脂比較:χ2=10.1365,P=0.0015,P<0.01;伴有頸椎病與高血壓比較:χ2=13.8462,P=0.0002,P<0.01;伴有高血壓與其他病比較:χ2=5.3600,P=0.0206,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而伴有高血壓與高血脂比較:χ2=0.4286,P=0.5127,P>0.05;伴有頸椎病與其他病比較:χ2=2.0131,P=0.1559,P>0.05;伴有高血脂與其他病比較:χ2=2.9637,P=0.0852,P>0.0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2 耳鳴患者伴隨常見病種類的多少
注:百分比=(疾病出現例數÷103例)100%。其他病:除頸椎病、高血脂和高血壓以外的常見病因出現例數較少,均不足10例,為方便統計,故統稱為其他疾病。

表3 伴有一種疾病與耳鳴的相關性
2.2.2 伴有2種疾病與耳鳴的相關性 103例耳鳴患者中,伴有頸椎病與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壓的患者比較:χ2=22.9218,P<0.0001;伴有頸椎病與同時患有頸椎病和高血脂的患者比較:χ2=21.8309,P<0.0001;伴有頸椎病與同時伴有頸椎病和其他病的患者比較:χ2=7.2498,P=0.0071,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而伴有高血壓與同時患有頸椎病和高血壓的患者比較:χ2=1.1643,P=0.2806,P>0.05;伴有高血壓與同時患有高血脂和高血壓的患者比較:χ2=0.4199,P=0.5170,P>0.05;伴有高血壓與同時患有高血壓和其他病的患者比較:χ2=1.1394,P=0.2858,P>0.05;伴有高血脂與同時患有頸椎病和高血脂的患者比較:χ2=2.8686,P=0.0949,P>0.05;伴有高血脂與同時患有高血脂和高血壓的患者比較:χ2=1.7798,P=0.1822,P>0.05;伴有高血脂與同時伴有高血脂和其他病的患者比較:χ2=0.3458,P=0.5565,P>0.0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伴有2種種疾病與耳鳴的相關性
2.3 耳鳴伴隨疾病種類與耳鳴嚴重程度(VAS值)比較 對耳鳴伴隨疾病種類進行多組非參數檢驗,χ2=16.7191,P=0.3359>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耳鳴伴隨疾病種類與耳鳴嚴重程度(VAS值)比較
3.1 頸椎病與耳鳴的關系 在本次試驗調查中,耳鳴患者伴有最多的疾病是頸椎病,占到一半以上,說明頸性耳鳴在耳鳴種類中占絕大多數,那么為什么頸椎病會引起耳鳴呢?因為當產生頸椎病時,由于頸椎結構的改變,導致頸部軟組織和椎體動、靜力平衡失調,從而刺激或壓迫頸部肌肉、神經根、脊髓、血管,所以可以產生耳鳴、耳聾[5]。引起頸性耳鳴主要是血流改變和神經刺激所引起。首先是對血管的影響,椎動脈的其中一條分支迷路動脈是供應內耳的血管。當頸椎因不同原因壓迫血管后,供應內耳的血管血流速度減慢,血液供應減少,導致了內耳細胞變性和神經傳導異常,從而引起耳鳴。王純德[6]等通過脈沖超聲多普勒發現耳鳴患者的椎動脈血流動力學發生異常改變。在48例耳鳴患者的50耳中,血管痙攣41耳,血流速度變緩44耳,血流量減少40耳。椎管內的神經受到壓迫時,也會產生耳鳴。余力生[7]等認為是由于頸神經叢受壓所引起。也有動物實驗證明刺激大鼠的第二頸神經背根神經節會使蝸神經核產生應答,說明頸神經背核與蝸神經核之間有直接聯系[8-9]。高衛[10]認為頸椎關節解剖變異,可刺激或壓迫耳大神經和頸上交感神經節致所支配的內耳感覺異常。徐三文[11]認為頸椎退變和頸部組織勞損易使其穩定性減退,從而改變其正常的生理結構,這種改變對頸上神經節及分布在頸內各組織的交感神經末梢及椎管內的脊膜分支產生病理性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癥狀。
在中醫經絡理論中,手足三陽經及督脈均經行頸部,其中尤以足太陽膀胱經、督脈,手少陽三焦經及足少陽膽經等對頸椎病的影響最大。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中,往往首先是這些經脈的功能失調,并由此進一步導致臟腑的功能障礙[12]。影響頸部的四條經脈均與耳具有緊密的聯系。足太陽膀胱經經絡循行“從巔至耳上角”、三焦經經絡循行“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以及膽經的經絡循行“下耳后”,“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并且手少陽的經筋“循耳前”,足少陽經筋“循耳后”。督脈雖然沒有與耳具有直接的聯系,但督脈的分支卻合于足太陽膀胱經,并且貫脊屬腎。同時督脈上入絡腦,在《靈樞海論》中:“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張粲[13]通過針刺耳鳴患者頸部穴和傳統耳周穴位進行對比發現,針刺頸部穴具有更好的治療作用。在我們前期試驗中也發現,與耳最相關的經脈中,前兩條經脈即為足少陽膽經及手少陽三焦經,排名第四位的是足太陽膀胱經,督脈也排在了第七位。同時,與耳最相關的穴位中,壓敏穴出現10次以上的41個穴位中,有25穴(占60.98%)均出現在該四條經脈上。其中排名前兩位的完骨和翳風均位于耳周,在經脈循行上,完骨穴是足少陽、足太陽交會穴,翳風穴則是手、足少陽交會穴。在解剖位置上,其下血管、神經的分布廣泛,與耳的聽覺功能關系密切。
3.2 高血脂與耳鳴的關系 在本次調查中,雖然高血脂患者同非高血脂患者相比較,差異沒有明顯統計學意義,但高血脂患者出現比例較高,說明高血脂與耳鳴之間仍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因為當體內血脂異常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A均會明顯增高。當血脂升高時,脂質可使紅細胞間黏附性加強,血液黏稠度增加,而紅細胞中膽固醇含量增加又促使細胞硬化,從而影響細胞變形及攜帶氧的能力。三酰甘油的代謝物可直接損傷血管,促進局部血栓形成[14]。脂蛋白則是動脈硬化斑塊中的重要脂質成分,在動脈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形成血栓,血栓的形成又會降低血小板[15]。因此,3者均能導致供應內耳的血管出現血液循環異常,從而引起耳鳴。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也能證明高血脂與耳鳴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高血脂的病機主要與脾的功能失調有關。脾主運化,輸布水谷精微于全身。而膏脂屬于水谷精微,其生成、輸布也依賴于脾的生理功能[16]。脾氣充足,則輸化正常,水津四布,膏脂可發揮濡養的作用;脾氣不足,則運化失常,水津不布,精化為濁[17]。“脾為生痰之源”,當各種原因導致脾虛運化無力時,就會使體內水液代謝失常,聚而生痰。痰濕難以運化,從而形成痰濁。同時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虛,氣虛則血行遲緩形成瘀血[18]。因此,對于耳鳴伴有高血脂的患者來說,膏脂、瘀血瘀阻于耳竅內的血脈,使耳竅經脈壅塞,清竅閉塞,引起耳鳴。在我們前期試驗中,耳鳴患者壓敏穴出現較多的經絡中,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分別排在了第3和第5位。其中出現壓敏反應的穴位中,三陰交、漏谷、地機出現了30次以上,而該3個穴位均位于脾經上。也證明了高血脂和耳鳴與脾均有密切聯系。
3.3 高血壓與耳鳴的關系 在中醫理論中,高血壓的病機主要為肝腎陰陽平衡失調,病位以肝腎為主,涉及脾、心。根據宋麥芬[19]對106名就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統計,其中證候分布前3名分別是腎虛(占72.6%)、肝陽上亢(占66.0%)、心虛(占60.4%)。在癥狀表現中也以肝系、腎系、心系癥狀最為多見。在腎系癥狀中,耳鳴為最常見癥狀,占到了65.1%。在中醫中,耳鳴的發病雖然與五臟功能失調有關,但卻與肝腎的關系最為密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腎主耳……在竅為耳。”《靈樞·脈度》中:“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說明耳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依賴于腎氣的盛衰。腎氣虛,耳得不到精氣的濡養,就會出現耳鳴、耳聾。同時《靈樞·脈度》中也提到“腎藏精,精生髓,髓氣沖于腦”。腦髓失養也是引起耳鳴、耳聾的重要原因。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腎虛型其是主要證型。而腎虛型的高血壓患者,其大動脈彈性明顯下降,表明早期的動脈硬化[20]。動脈硬化后,供應內耳的血液因硬化的動脈而出現缺血缺氧的狀態,從而導致內耳血供異常,出現耳鳴。同時高血壓引起的腎損害也會間接導致耳鳴的產生。有學者認為,將“腎”與“耳”2個器官的聯系起來的物質基礎為醛固酮和某些微量元素的代謝變化。醛固酮含量減少對內耳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是引起耳鳴的因素之一。在微量元素中,鈣、磷、鐵、鋅、碘等含量的變化也會引起耳鳴的產生[21]。而肝的功能失調后,除了可以助生痰濁、瘀血外,又可致使情志失調。對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來說,主要為肝腎陰虛而陽偏亢于上。其中情志因素是引起肝陽上亢的因素之一。當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傷肝陰,肝陰不能制約肝陽而肝陽相對偏亢于上,從而產生耳鳴。而耳鳴又會反過來影響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同時當高血壓患者情緒突然變化,引起神經體液調節的改變,增加機體對生物化學刺激的生理反應,致使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失調,從而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引起組織水腫,缺氧及代謝紊亂,使內耳末梢感受器受損[22]。因此,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方面,都能證明高血壓與耳鳴具有密切關系。
103例耳鳴患者中,伴有疾病最多的前3名是頸椎病52例,高血脂34例和高血壓31例,其余疾病出現例數均在10例以下。未伴有頸椎病、高血脂、高血壓而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11例。未伴有任何已知疾病的耳鳴患者11例。在伴有頸椎病、高血脂、高血壓的耳鳴患者中,單獨伴有頸椎病20例,高血脂6例,高血壓4例;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脂2例,同時伴有頸椎病和高血壓2例,高血脂和高血壓3例;同時伴有3種疾病3例。其中頸椎病是和耳鳴最相關的因素之一,高血脂、高血壓對耳鳴無影響。同時不能認為伴有種類越多,耳鳴程度越嚴重。因此提示耳鳴的治療要關注頸椎生理病理的調節,但同時也要對高血脂、高血壓等原發病的防治。
[1]楊東,周慧芳.耳鳴的發病率與病因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1):39-42.
[2]鄭鴻祥.大崎騰一朗,生駒尚秋,等.耳鳴[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84:81-116.
[3]劉大新,嚴道南,白樺,等.中醫耳鼻喉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項目(全文)[A].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C].2010.
[4]熊大經,劉蓬.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M].9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88-93.
[5]羅凜,曾科學.頸源性疾病的診斷與手法治療[J].按摩與導引,2007,10(23):2-3,9.
[6]王純德,汪宏,漆永生,等.椎動脈脈沖超聲多普勒在耳鳴患者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1993,2(9):22-23.
[7]余力生,于德林.頸性耳鳴[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1999,5(1):19.
[8]Zhan X,Pongstaporn T,Ryugo DK.Projections of the second cervical dorsal root ganglion to the cochlear nucleus in rats[J].Comp Neurol,2006,496(3):335-348.
[9]Kanold PO,Young ED.Proprioceptive information from the pinna providessomatosensory input to cat dorsal cochlear nucleus[J].Neurosci,2001,21(19):7848-7858.
[10]高衛.手法治療頸源性感音性耳鳴15例[J].按摩與導引,2002,18(3):39.
[11]徐三文.談頸性耳鳴耳聾的中醫外治[J].中醫外治雜志,2005,14(5):12-13.
[12]王擁軍,施杞,周重建,等.中醫學對頸椎病的認識[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0):4077-4078.
[13]張粲.針刺頸穴治療頸性耳鳴的臨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醫學院,2013.
[14]魯媛媛,童步升,楊見明,等.突發性聾與血脂及血液流變學變化的關系[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21(7):324-325.
[15]仇寶琴.神經性耳鳴耳聾與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5(6):62-63.
[16]趙坤元,趙惠.李七一論治高脂血癥經驗[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40(3):24-25.
[17]熊文生,李任先,劉國普,等.辨治高脂血癥重在理脾化痰[J].新中醫,1996(11):5-6.
[18]曲麗麗,史焱.淺談從脾論治高脂血癥[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3):82-83.
[19]宋麥芬.高血壓病中醫證候特點的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
[20]李慧慧,李曉,于志遠.中醫藥從“腎虛”論治老年高血壓病的概況[J].廣西中醫藥,2014,37(1):14-16.
[21]余增福.“腎開竅于耳”的物質基礎研究初探[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3,12(S1):49-50.
[22]黃兆選,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011.
(2016-11-29收稿 責任編輯:洪志強)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Common Diseases and Tinnitus
Liu Dai1,Ji Meiqi1,Tian Shanshan1,Xie Jieping1,Zhang Yali2,Li Chunhua3,Gao Yan4,Tang Hanwen5,Chen Luquan6,7
(1Collegeof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Tuina,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2DonzhimenHospital,Beijing100070,China; 3BeijingElectricPowerTeaching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73,China; 4ExhibitionRoadCommunityHealthCenter,Beijing100037,China; 5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fChaoyangDistrict,Beijing100020,China; 6BeijingTongrenHospitalAffiliatedto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730,China; 7Beijing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orOtolaryngology,Beijing100005,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innitus,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innitus, and guid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innitus. Methods: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basic diseases and the severity of tinnitus visual simulation score (VAS) of 103 patients with tinnitus, recording the types of basic diseases, the number of cases and vas values to analyze the related contents statistically. Results:1) In 103 cases of the tinnitus patients, the top three accompanied diseases were 52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34 cases of hyperlipidemia and 31 cases of hypertens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rest were under 10 cases. Patients with other underlying diseases rather than cervical spondylosis,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were 11 cases. Without any known disease but tinnitus, there were only 11 cases. 2) In tinnitus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those were only accompani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20 cases, hyperlipidemia 6 cases, and hypertension 4 cases; while 2 cases were accompanied by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nd hyperlipidemia, 3 cases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3 cases; 3) The related disease of tinnitus was cervical spondylosis (P<0.05).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were not related to tinnitus (P>0.05). And it was not considered that the more the types of accompanied diseases were, the more serious the degree of tinnitus were(P>0.05). Conclusion:Cervical spondylosis is one of the most relevant factors of tinnitu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blood lipids, hypertension and tinnitus needs further study.
Tinnitus; Cervical spondylosis; Hyperlipidemia; Hypertension; VAS; Relevance
2015年北京市優秀人才資助(青年骨干)項目(編號:2014000021469G263);北京市鼻病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編號:2014BBYJ01);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中醫藥科技課題(編號:JJ2013-26);北京同仁醫院院內基金項目(編號:2014-YJJ-GGL-037);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中西醫結合治療耳鼻咽喉疾病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項目;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中醫藥科技課題(編號:JJ2016-49)
劉岱(1991— ),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腧穴特異性,E-mail:liudai2014@bucm.edu.cn
陳陸泉(1979— ),男,博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針刺治療五官科疾病,E-mail:77181993@qq.com
R259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7.0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