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衛 建華
“創客”區長帶出技改團隊
文/李秋衛 建華

“2016年1~11月份,全礦征集出創新成果68項,僅掘進區就占21項,該區區長郜澤祥個人占7項,真是‘創客’區長帶出創新兵呀!”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牛兒莊采礦公司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現場參觀的干部職工們不由衷贊嘆聲。
在開掘生產一線摸爬滾打26年的郜澤祥是個愛動腦筋的人,在他擔任班長、隊長、副區長期間,針對制約安全生產、降本增效的難題,勇于探索攻關,對安全設施、生產設備等進行技術革新,用“金點子”促進區隊經營創效,被職工們譽為“草根創客”。2013年,在煤炭企業處于“寒冬”的季節,“草根創客”郜澤祥擔負起掘進區區長區隊“掌門人”的重任,他瞄準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向技術革新要效益目標,帶頭搞技術發明、搞革新。組織技術員、機電工、生產骨干們成立了管理創新、技術革新小組,單位為愛搞發明的職工提供平臺和物力、財力的支持和保障,催生區隊創新之花遍地開。
在“創客區長”郜澤祥的引領下,該區創新、革新活動遍地開花,針對生產中掘進機每次注油需要四人約1個多鐘頭時間,費工費時效率低的問題,郜澤祥研制出風動注油器,使用后只需一人10分鐘即可完成。電修工李玉革發明的雙向托繩滾,有效減少了運行中的調度絞車鋼絲繩磨損,能延長使用壽命6個多月。青工賈亮看到工作面設備注油維護非常困難,積極研制出多功能注油器,既安全又快捷,深受職工好評,同時,該區的創新活動引發了全礦13個單位創新高潮。
2015年,礦工會命名成立了“郜澤祥創新團隊工作室”,給予郜澤祥和他的創新團隊更多的技術和物力支持,更加激發了郜澤祥用科學技術攻堅克難的工作積極積極性和主動性。“老郜真有辦法,竟能讓著這龐大的掘進機,拐90度直角掘進施工,不佩服不行呀!”12月26日,幾位在東山青出煤道掘進面檢查的公司管理人員看著正在工作著的掘進機發出由衷的贊嘆聲。
原來,該地區為山青地區機掘面,當掘進至37線點后,需要向右手幫拐90度角開口繼續掘進。讓全長40余米的掘進機拐直角掘進,其難度難以想象。在區碰頭會上,隊長、班長們嚷嚷著要把掘進機拆了,先炮掘40米后,再組裝掘進機掘進,不僅費工,還影響進度。區長郜澤祥從現場調查回來后對大家說:“這點問題不算個事?我早想好解決的辦法了!”。老郜胸有成竹地說出了掘進機拐線掘進的辦法:一是在臨近拐線位置時,預先在掘進機后,巷道下幫鋪設一部溜子運輸。二是在掘至位置后,再繼續向前直掘2~3米,擴大工作空間。三是在經過拐線位置時,有計劃的向巷道上邦拐線位置,用掘進機鉆頭,掘出部分輪廓,并及時支護好頂板,為拐線掘進做好鋪墊。四是卸下掘進機后部30米長的小皮帶,減少掘進機長度,讓掘進機小溜子出的砟煤直接流入,機后溜子內。五是后退掘進機至拐線開口位置,在已經預先開掘的基礎上,邊掘邊拐線,逐漸拐正。
在拐線掘進期間,郜澤祥盯班在現場,一邊指揮,一邊帶領著班組里的職工們干,跳上掘進機操作臺他操作起來是行家里手,跳下掘進機抬溜子槽、拖鏈子、打錨索、注錨桿更是嫻熟能手,經過16個小時的奮戰,成功實現了掘進機拐直角正常作業,工時沒浪費,進尺沒影響。
(作者單位:峰峰集團牛兒莊采礦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