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承玉 楊英姿
摘要: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的加深,國內社區銀行處于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期,文章基于SWOT模型剖析了社區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中的信息成本、傳導機制和監督環境等三方面優勢;在利差收入、攬儲能力等兩方面劣勢;面臨市場定位、業務轉型、經營特點等三方面機會以及來自負債類產品、資產類產品、互聯網金融等三方面威脅,并對社區銀行如何更好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開展業務建言獻策。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社區銀行;金融;管理;SWOT模型
一、概念闡述及延伸
(一)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指的是國內金融機構在其日常經營過程中融資時的利率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來確定,這種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確定機制被稱作利率市場化。從源頭上來講,國內各個金融機構擁有利率的決定權。
(二)社區銀行
社區銀行(community banks)是20世紀末美國提出來的一種新型金融機構。美國獨立社區銀行協會(ICBA,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 of America)將社區銀行界定為:在不違背市場規律和準則的條件下開辦自己獨立且特有的業務的銀行。具體表現為給微型、小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和為私人客戶、社區內居民提供金融定制服務。
我國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社區銀行就是以現代小區為依托,結合小區發展目標、小區內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居民實際生活需要而采取針對性措施,為其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的小型金融機構。
(三)SWOT模型
SWOT模型亦稱態勢分析法,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系韋里克教授提出的一種戰略分析工具,指從社區銀行自身分析其目前擁有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從外部環境分析發現其存在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使用此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劣勢因素,有效利用機會,合理避免威脅。
二、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中社區銀行的SWOT模型分析
(一)利率市場化中社區銀行的優勢分析
利率市場化是現代金融市場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社區銀行在利率市場化大背景下具有以下優勢。
1. 運營地域優勢,成本優而低。社區銀行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網點多、分布廣在獲得當地經濟動向信息時比大型銀行更快、更有效,信息成本低;另外,其規模較小、員工編制少、營業場所面積不大,運營成本低。社區銀行憑借信息和運營成本低,因地制宜,搶占市場先機。
2. 傳導機制優勢,決策快而準。社區銀行大多數都是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自身規模小,從業人員不多,員工本土化比例高,能夠準確及時了解社區客戶需求動態。同時,社區銀行決策鏈短,市場敏銳度高能更快得根據市場變化來做出相應的決策來適應外部環境。
(二)利率市場化中社區銀行的劣勢分析
短時間內,利率市場化對社區銀行的沖擊和負面影響相對較大,導致產生以下劣勢。
1. 利差收入下降。社區銀行同普通城市商業銀行一樣,業務類型單一,主要利潤來自貸款利息收入與存款利息支出的差額。據央行統計,大型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81.4%的利潤源自利差收入,而對中小型銀行來說高達到92.3%。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化改革,存貸業務競爭程度加劇,社區銀行短時間內由于競爭力不夠,出現利差收入減少的現象。
2. 攬儲能力變弱。在利率市場化之前,社區銀行的利率是可控的,銀行間相差不大,利率不是吸引儲戶的必要因素,自身規模實力、服務質量和交通便捷才是攬儲能力的保障。而利率市場化后,利率被放開了,各銀行利率差距增大,儲戶更愿意為了更高的利息放棄小區周邊的社區銀行而奔向有實力的大型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改變了儲戶的存款決策和行為,降低了社區銀行攬儲能力。
(三)利率市場化中社區銀行面臨的機會分析
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加深,不少前所未有的機會也呈現在社區銀行面前。主要表現在市場定位、業務轉型、經營模式等方面。
1. 借助利率市場化,找準自身市場定位。近年來,社區銀行網點擴張十分迅猛,如民生銀行社區銀行短短5年內,在全國范圍內開設了4000多家。各社區銀行都把搶占鄰區市場的希望寄托于盲目擴張網點之上,而造成大面積的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社區銀行應回歸初心,服務于社區、服務于小微企業,把自身定位于精品式、個性化的金融機構。
2. 借助利率市場化,推進業務服務轉型。現在由于利率具有波動性、競爭性、風險性,這會促使社區銀行更加注重市場的變化和增強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及成本掌控能力。因此,社區銀行要推進自身業務服務的轉型,通過研發適合市場定位的新政策和新產品迅速融入市場,勿失利率市場化下的政策產品紅利,進一步抵抗外部不穩定因素的風險。
(四)利率市場化中社區銀行面臨的威脅分析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社區銀行還面臨如下威脅。
1. 負債類產品競爭力不足。不少社區銀行在2012年6月央行放開存款利率可以上浮10%以后,就陸續使用了這一政策。然而大多數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卻只對活期存款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上浮了利率。2013年,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高調公告對二、三、五年期定期儲蓄存款上浮利率至基準的10%,直接說明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將全面放開負債類產品的利率。這讓過去兩年社區銀行依靠上浮利率攬儲的優勢全部喪失。
2. 資產類定價能力下滑。在過去利差收入為社區銀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其存貸差一般穩定在3%左右。隨著不斷完善發展,社區銀行逐漸創立了一套風險定價機制。然而一方面,此套定價機制往往受客戶源數量與規模的制約,要想在“客戶是上帝”的理念和激烈的競爭壓力環境面前繼續涵養自身優質客戶群體,就必須降低貸款等業務的定價水平。
3. 信息時代金融創新的威脅。近幾年來,以“余額寶”為例等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的興起對傳統銀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迫使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研發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來挽回市場,而社區銀行沒有強大的信息技術團隊和雄厚的財力作為后臺支持。國內不少社區銀行甚至連在線支付業務都不能受理,這無疑會給客戶帶來許多不便,久而久之喪失客戶群體,失去更多潛在儲戶。
三、結論與建議
(一)加大利率風險掌控力度
在利率市場化大環境下,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了在短時間內吸引一批儲戶資源,都會上浮本行存款利率,而在這時社區銀行面對隨時波動的利率往往毫無招架之力。因此,我國社區銀行要想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求生存求發展,必須加強自身對市場利率風險的掌控能力,以免重蹈覆轍。我國社區銀行可以在內部設立專職針對利率風險的研究部門,并配備精通專業知識的人才,時刻保持市場利率敏感性。
(二)明確定位,發展中間業務
從利率市場化中社區銀行的SWOT模型優勢因素分析來看,應將銀行自身定位于為社區居民提供金融服務和為地方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便利,而不是盲目追求大型企業、大額度儲戶等客戶群體。應結合自身長處,發揮信息成本優而低的優勢,搭建一套融合財務管理、信息咨詢、企業及個人理財、小規模“私人銀行”等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金融體系。把發展中間業務作為自身業務改良的重中之重。
(三)廣納專業人才,促進金融創新
在“互聯網+金融”的浪潮中,相對于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憑借自身雄厚財力和人員儲備,積極做出改變去占領線上支付平臺,適應環境。社區銀行需要廣泛吸收和培養“金融+信息”的交叉型專業人才,促使金融創新來吸引儲戶。社區銀行可以借助自身的區域優勢,聯合本地政府和商家打造出在本地使用的線上支付交易系統。如采取“優惠電影票”等方式。
參考文獻:
[1]姜皓東.利率市場化沖擊下我國地方性商業銀行的發展對策探究[J].商,2014(04).
[2]龍超,鄧琨.中小企業融資與社區銀行發展——美國社區銀行發展的啟示[J].經濟學動態,2011(08).
[3]羅璨.基于利率市場化下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SWOT分析[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4]張暉.基于SWOT分析論社區銀行發展戰略[J].新金融,2006(03).
(作者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