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占敏
【摘要】 目的 探討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胃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及負面情緒的影響。方法 88例胃癌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為(46.32±5.20)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44.52±5.72)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55.43±5.82)、(54.68±5.83)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改善胃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及負面情緒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胃癌;癌因疲乏性;負面情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089
胃癌主要指發生于胃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以手術治療為主, 同時輔以化療[1]。長期化療患者會產生疲憊、無力感, 進而發展為癌因性疲勞感[2]。本研究將88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給予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 并觀察其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2016年確診的胃癌患者88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觀察組中, 男24例, 女20例;年齡40~63歲, 平均年齡(51.73±9.62)歲;胃癌分期Ⅰ期26例、Ⅱ期11例、Ⅲ期7例。對照組中, 男23例, 女21例;年齡40~63歲, 平均年齡(51.73±9.62)歲;胃癌分期Ⅰ期25例、Ⅱ期12例、Ⅲ期7例。兩組性別、年齡、胃癌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用藥護理、病情觀察、生活護理等。觀察組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干預:①成立小組: 查閱相關資料, 依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全程無縫隙護理計劃; ② 健康宣教:對患者講解疾病病因、發病機制以及癌因性疲乏的原因等;③生活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保持有效溝通, 幫助患者疏解負性情緒;④隨訪:出院后, 1年內對患者定期電話隨訪;也可上門訪視, 了解患者基本情況, 干預指導其不良生活習慣。
1. 3 觀察指標 采用CFS評分分別從行為、情感、軀體、認知疲乏性四方面評分。采用SAS評分及SDS評分進行負性情緒評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癌因疲乏性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4項癌因疲乏性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4項癌因疲乏性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胃癌屬于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 其發病率在我國惡性腫瘤中居首位, 嚴重影響到我國人民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質量[3-5]。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是指一種基于整體護理理念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 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6-8]。
本研究顯示,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究其原因, 心理護理可疏解患者的負性情緒, 提高其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健康宣教可通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 促使護理正確對待疾病, 增強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訪視時指導患者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可有效促進疾病恢復[9-12], 與郭海萍等[12]研究結果一致。另外, 本研究也顯示, 觀察組給予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安慰、鼓勵患者, 幫助患者正確疏導不良情緒, 進而使患者的SDS、SAS評分下降, 與熊少潔[13]研究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可通過從患者的各方面進行護理, 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 郭宏.優質護理在胃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5, 20(3):301-302.
[5] 肖迎春.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護理干預模式研究.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6):54-56.
[3] 姜建蘋.綜合性護理干預應用于進展期癌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價值.浙江臨床醫學, 2016, 18(3):590-591.
[4] 馮靈香, 譚雪敏, 姜雪麗. 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無縫隙護理.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13):272.
[5] 馮娜, 劉文尚, 劉靜靜, 等. 無縫隙護理和綜合護理干預聯合應用對腦膠質瘤術后放化療患者的影響.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6, 19(8):1223-1226.
[6] 許蔚.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河北醫藥, 2014, 36(19):3024-3026.
[7] 任琳, 任學芳, 郎黎薇, 等.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膠質瘤術后患者中的應用. 護理學雜志, 2013, 28(6):19-21.
[8] 蔡青美, 俞耀軍. 舒適護理對胃癌根治術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5(16):127-130.
[9] 肖香維.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0):2870-2871.
[10] 化幸存, 陳宏梅, 王靜.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危重創傷急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23):3229-3231.
[11] 汪桂琴. 手術病人全程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 中國實用醫刊, 2008, 35(18):74.
[12] 郭海萍, 洪燕.系統性護理干預對晚期胃癌化療患者自我效能與癌因性疲乏改善的意義.河北醫藥, 2016, 38(1):139-141.
[13] 熊少潔.心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3):41-42.
[收稿日期: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