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琳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福州 350004)
基于ANSYS的重力式碼頭深基槽設計探討
■覃 琳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福州 350004)
重力式碼頭是港口工程中常用的結構型式。隨著大型重力式碼頭基床厚度的增加,基槽開挖底寬的優化設計對節約工程造價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ANSYS有限元軟件,結合工程實例,計算、分析重力式碼頭深厚基床應力擴散特性,對深基槽開挖底寬進行優化設計,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重力式碼頭 深基槽 基床應力擴散 ANSYS有限元軟件
重力式碼頭在我國港口工程中被廣泛應用,其結構堅固耐用,對上部荷載和裝卸工藝變化適應性強,施工工藝成熟,后期維護費用小。隨著我國港口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優良岸線資源越來越少,出現了不少在深基槽、厚拋石上建造的重力式碼頭。因此,深基槽開挖底寬的優化設計對節約工程造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現行《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規定,拋石基床底寬(墻后有填土)不宜小于碼頭墻底寬度與2倍基床厚度之和,前趾按≥1.5d,后趾按≥0.5d(d為基床厚度,下同)。當基槽拋石較厚時,計算確定的基床底面以下的拋石體可按地基換填處理,以避免基槽因超厚基床而不合理地過度擴大底寬,增加工程費用,但規范尚未對深厚基槽下部換填基床的應力擴散特性作出明確規定。本文結合工程實例,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對深厚基床的應力擴散特性進行數值模擬分析。
2.1 工程實例
(1)碼頭結構
福州港三都澳港區城澳作業區8#、9#泊位工程建設3.5萬噸級和5萬噸級通用泊位各一個,碼頭水工結構按可靠泊15萬噸級散貨船預留。碼頭采用大型重力式沉箱結構。碼頭前沿地形起伏大,基床厚度在1.5~35m之間。當基床厚度大于5m時,基床頂面以下5m范圍內采用10~100kg拋石基床,基床以下為換填10~500kg塊石基礎,地基持力層為強風化巖或中風化巖。沉箱長×寬×高= 14.04m×15.85m×21.8m(寬度不含前、后趾,各長1.5m)。沉箱隔倉內回填10~50kg塊石。沉箱上現澆C40砼胸墻,胸墻高6.5m,頂高程為+9.0m。沉箱后側為10~100kg塊石減壓棱體。
(2)計算水位:采用極端高水位。
(3)工程地質
場地內地層結構自上而下依次為:淤泥、粉質粘土、淤泥質土、碎石、強風化花崗巖、中風化花崗巖等。地基持力層為強風化巖或中風化巖。
(4)荷載及組合
碼頭區荷載包括:結構物自重;堆貨荷載30kN/m2;40t門座式起重機;船舶荷載;波浪荷載等。
為簡化計算,本次研究荷載組合為永久荷載+堆貨荷載+門機荷載。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將沉箱及其內部回填料作為一個整體,視為線彈性材料。由于回填料、地基土是明顯的非線性材料,沉箱后側拋石棱體、拋石基床及地基土采用ANSYS自帶的D-P
模型,模型參數如下表1所示。沉箱結構與土之間設置接觸面,模擬土與結構的相互作用。碼頭結構沿縱向較長,屬于平面應變問題,為簡化計算,采用二維模型。碼頭面施加堆貨及門機荷載。

圖2 碼頭結構有限元模型網格劃分圖

表1 有限元模型參數
2.3 基于ANSYS計算結果的優化設計
2.3.1 ANSYS數值模擬結果及分析
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對碼頭結構進行數值模擬計算,計算結果如圖3~圖5所示。

圖3 碼頭結構豎向應力云圖
在上部荷載和后側土壓力的作用下,沉箱結構基床頂面最大應力發生在前趾,約625kPa,沉箱結構整體沉降約37cm。

圖4 拋石基床豎向應力云圖
從圖4、圖5可以看出,沉箱前趾豎向應力向前快速減小,基底應力在前趾前方1.0d處的應力約為101kPa;沉箱結構正下方的豎向基底應力分布較為均勻;后趾豎向應力向后擴散至0.5d處的應力約為342kPa,往后基底應力分布較為均勻。數值模擬結果表明基床頂面應力向基床內部擴散范圍是有限的。將基底豎向應力扣除基床自重應力的影響后,可以得出上部荷載引起的基底附加應力從前趾向前至擴散1.0d處,基底附加應力已基本消散。此外,數值模擬計算結果顯示擴散后的后趾基底應力大于前趾,文獻[4]的研究結果表明,由于后方堆載土壓力對后趾基床豎向應力的影響,隨著基床深度的增加,可能出現后趾豎向應力大的情況。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深基床內部附加應力擴散線如圖5所示,前趾應力按1∶1向前擴散,后趾應力按1∶0.5向后擴散。

圖5 換填基槽豎向應力及基床應力擴散線示意圖
2.3.2 深基槽開挖底寬優化設計
數值模擬分析結果表明,深基槽內部應力擴散大致遵循以下規律:前趾應力按1∶1向前擴散,后趾應力按1∶0.5向后擴散。因此,深基槽開挖底寬可進行適當優化。基床頂面以下5m范圍內拋石基床前趾應力依照規范要求按1∶1.5向前擴散,5m以下換填基槽按1∶1向前擴散,后趾應力按1∶0.5向后擴散進行設計,優化前后基槽開挖底寬對比如圖6、圖7所示。優化前基槽開挖底寬64.85m,優化后開挖底寬縮小至55.5m,每延米可減少挖泥量約179m3,減少回填量約122m3,工程總造價可減少約750萬元。

圖6 優化前基槽開挖斷面示意圖

圖7 優化后基槽開挖斷面示意圖
根據現行規范,對優化后的碼頭結構安全性進行復核計算。
(1)碼頭抗傾、抗滑、基床應力及地基承載力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僅列出最不利工況)。
(2)碼頭整體穩定性計算
采用圓弧滑動法對碼頭結構整體穩定性進行驗算。整體穩定最小抗力分項系數1.385,最不利滑弧如圖8所示。

表2 碼頭抗傾、抗滑、基床應力及地基承載力計算成果表
由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由ANSYS軟件數值模擬確定的深基槽開挖底寬可以滿足碼頭結構安全穩定的要求,以及碼頭抗傾、抗滑、基床應力、地基承載力及整體穩定性滿足規范要求。
(1)由ANSYS數值模擬的結果可以看出,深厚基槽前趾應力擴散是有一定范圍的,向前擴散至1.0d位置處基底附加應力就已基本消散,建議深基床前趾應力擴散
線可按1∶1進行設計。

圖8 碼頭結構整體穩定計算結果示意圖
(2)按現行規范計算的基底應力總是前趾大后趾小,呈梯形分布。對于深厚基床而言,與數值模擬分析的結果有所差別,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最大基底應力出現在基床中部,基底后趾應力大于前趾。
[1]福州港三都澳港區城澳作業區8#、9#泊位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R].福州: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2014.
[2]JTS 167-2-2009,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S].
[3]盧少彥.重力式碼頭換填基槽開挖底寬優化設計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2(10):141-144.
[4]秦川、別社安.重力式碼頭拋石基床應力分析[J].水運工程,2014(3):88-93.